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离音乐有多远? [复制链接]

查看: 13401|回复: 84
1#

wine 在 2004-7-25 18:14:26 发表的内容
音乐是人类一种共同语言。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其中一条创作准则是——雅俗共赏。

欧洲在巴赫、贝多芬的时代,聆听音乐演奏会就是普罗大众一般生活中的一项消遣。难道当时每个人都懂得看五线谱,懂得乐曲的结构等知识?我看不是那样。懂得专业知识的人在那时也是小部分。任何人,都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创作者、演奏者想传达什么,得出个人的体会。

如果某首音乐非要看懂五线谱才听得懂,不听也罢了。


兄一席话尤胜我一本书啊。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对于五线谱,我连5岁时的外甥也不如,但对于音乐的认识和个中乐趣我从不怀疑。
学音乐的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知道不少学音乐专业的朋友,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不过尔尔,实在不比我等连业余的强。
上山砍柴兄,听你喜欢的音乐吧,没什么值得困惑的,理他呢。
TOP
3#

Moka 在 2004-7-25 17:16:30 发表的内容
克兄虽然表现得洒洒脱脱,其实人家正是与你比较才有此困惑。

妙就妙在这个对音乐的认识,它是怎么来的呢?


Moka兄见笑了,对于音乐的认识我一直认为是极其主观的,做乐评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音乐不是文章,真实的情感在于你,不在作曲家,也就是为什么同曲而不同版本认识会有不同,奇怪的是音乐会因为我心情的不同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真要说到音乐的认识,可能很长编,还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没什么对或错,但这肯定和是否专业学习过音乐无关,当你把贝九听了千遍,版本听了不下十部的时候,你可能根本不会理会“评论家”是怎么“描述”贝九的了。同样所谓的认识和一个人的年纪、阅历、阅读等等都有莫大的关系,虽然这么说有点牵强,但也有少许道理的。
Moka兄,把音乐的认识叫我用笔写出来,苦也、难也,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原谅我。
最后编辑小克
TOP
4#

和专家的思想相左我死定了。
TOP
5#

上海kevin 在 2004-7-26 13:13:18 发表的内容
绝对没让音乐玄化,不知楼上何有此想。主观意识的存在绝对不代表你能进入他。并且足球,3国,毕加索,对于专业与非专业看到,理解的绝对是2种结果。“如果喜欢一样东西要把内在和外在都研究透彻才有意思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99%的半桶水将死无葬身之地。”————有能力去理解,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兄弟并没有体会过其中的乐趣,就枉下定论,是不是冒失了一点?


我主观认为进入了,对我来说就是真正进入了;把谱读个烂熟,也很有可能就是赵国的赵括。专业与非专业看到,理解的绝对是2种结果?这么说吧,专业的米卢、哈恩、根宝,带出了三种风格的足球队;毛泽东、鲁迅、余秋雨(余秋雨的水平当然是低劣的),对“煮酒论英雄”会有三种用法;席夫、古尔达、里赫特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各有不同,他们的主观是什么?客观又是什么?谁对?谁错?所以无论专业或非专业看到、理解到的绝对是无数种结果。
TOP
6#

上海kevin 在 2004-7-26 16:38:46 发表的内容
那么最懂音乐的又是谁呢


你、我,所有的爱乐者。
TOP
7#

上海kevin 在 2004-7-26 13:58:48 发表的内容
这么讨论就没什么意思了,饭天天要吃,想你说的这样去厨房弄明白,是不现实的,在业余层面上这只是美食爱好者的事。音乐是精神食粮,是对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补充。完全不是一码事。何况2种人的比例又是何等悬殊。


说的好,既然是意识形态的补充,钱中书先生说的好,鸡蛋好吃,你理生蛋的鸡干甚?
美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TOP
8#

上海kevin 在 2004-7-26 15:17:09 发表的内容
读谱的最大优点就是仅从音乐表述中,你能判断谁的演奏是忠于原作的,并且伴随着视觉上的快感。翻译文学作品也一样,我不懂法语,可是我真的想学,虽然傅雷的翻译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但我是希望自己能够读懂法语版的巴尔扎克和丹纳。对位,配器,没人能完全掌握的,包括最伟大的作曲家。


这还不够好,自己就是巴尔扎克才完美。
TOP
9#

ddw 在 2004-7-26 16:10:47 发表的内容
上海kevin 在 2004-7-26 15:17:09 发表的内容
读谱的最大优点就是仅从音乐表述中,你能判断谁的演奏是忠于原作

读谱还有个优点就是看看谁的演奏最离谱:)


音乐的作用是什么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