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沸腾时代(一)------《黄河大合唱》(原创) [复制链接]

查看: 7319|回复: 29
1#

xinxin92 在 2005-6-27 13:57:18 发表的内容
代表性錄音推介六款

  《黃河》大合唱的錄音版本不少,個人喜愛的代表性錄音有六款,前三款是「中國唱片」產品,都是現時被視為「古董」的「黑膠唱片」錄音。

(一)五十年代解放軍部隊版
  五十年代三十三轉黑膠唱片的年代,由時樂濛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合唱團演唱,孟貴彬及寇家倫對唱《河邊對口曲》,風格較粗獷,保持硝風血雨的戰爭時代氣息。

(二)六十年代中央樂團版
  六十年代三十三轉十吋唱片,嚴良指揮中央樂團演唱,王冰朗誦,黎信昌獨唱《黃河頌》,郭淑珍獨唱《黃河怨》,全曲處理有較強的戲劇性,歌聲充滿激情,聲調鏗鏘,氣勢磅礡。

(三)八十年代中央樂團版
  一九八二三年推出三十三轉十二吋長壽唱片(LP),嚴良指揮中央樂團灌錄,重視樂曲的整體結構的完整性和音樂性,合唱重視修飾及內在與含蓄,句法營造更細緻,壓軸合唱《怒吼吧!黃河》莊嚴純和,尤有西方藝術合唱意味,男中音演唱的《黃河頌》改以男低音岳重演唱,使音色更為渾厚飽滿。可以說是一個強調藝術性的錄音版本。

三個CD碼錄音版本

  以上三個黑膠唱片版本,早已在錄音市場上消失,但其中卻滿載了無數人成長的記憶,對筆者來說,現今亦已同樣是感情上的紀念作用,多於實際欣賞的作用了。至於現今用作實際欣賞的,則推荐以下另外三個在現時錄音市場上仍可以找到的CD數碼錄音版本,供作參巧。

(四)香港版
  一九八五年八月在香港舉行的《黃河音樂節》的現場錄音(PHILIPS 416621)嚴良指揮中央樂團合唱團,聯同香港交響樂團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的演出,經過錄音過濾、剪裁、加工後,合唱及樂隊的層次、音量都較現場分明和平衡,弦樂份量亦顯得較為有力,合唱聲音亦變得較柔軟,較現場演出更為「完美」,但現場的氣氛則大大減退,《保衛黃河》及《怒吼吧!黃河》有令人振奮的排山而來的氣勢,汪燕燕獨唱的《黃河怨》感人肺腑,合唱的處理藝術味較濃,較細膩,追求聲音上的和諧與加工,但卻少了原曲產生時代所具有的那種粗獷辛辣風格。唱片在演出後三個月便推出,效率很高,但唱片的文字資料則極多疵漏。

(五)北京版
  一九八七年五月,嚴良指揮中央樂團合唱團及交響樂團在中國劇院的錄音(PHILIPS 422013),是一個將全部八首歌曲收錄的完整版本,包括一般很少演出的第三曲《黃河之水天上來》,但伴奏的三弦改用琵琶。《黃河頌》由男中音楊洪基演唱,擔任朗誦的是八五年赴港參加《黃河大合唱》的新加坡歸僑瞿弦和,《黃河怨》由汪燕燕獨唱。這個錄音在合唱的藝術性和管弦樂隊的配合效果來說都顯得更為完美,更接近歐洲合唱藝術的和諧純和聲音。

(六)上海版
  一九九五年紀念冼星海誕生九十年的「上海版」(HUGO HRP7117)。不僅在上海中國唱片公司錄音棚錄音,參與錄音者亦是上海的班底,由曹丁指揮上海愛樂合唱團及上海交響樂團錄音,獨唱《黃河怨》的女高音余佩敏、朗誦的岳彩富都是上海的歌唱家,僅有獨唱《黃河頌》的袁晨野來自北京,這個錄音的合唱聲音和管弦樂隊的層次分明,音響效果最為突出,隨同CD刊印的小冊子內容資料亦最豐富。這六個錄音以外,當然還有不少錄音,這僅是個人的選擇而已。

 



现在还能买到北京版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