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知道超奥1.6的吗? [复制链接]

1#

现代音响美学的展现
李宇凡
Thiel/Marantz/MYRYAD,一个 非常罕见的组合方案。但罕见的搭配方式,并不代表就一定不好声,像这次以Thiel CS1.6、Marantz PS-17SA、 MYRYAD MCD-200组成的系统,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无音染的声音其实也可以很动人;二是CS1.6比以前的Thiel产品好推多了。
Thiel CS1.6是一对小型的落地箱,其与Thiel传统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以那条狭长的缝隙取代了“无源辐射器”,我想这正是CS1.6变得友善了许多的重要原因吧。记得当时用Marantz PS-17SA推CS1.6,音量开到10点钟时,已能获得足够的冲击力。以我的估算,PS-17SA起码有120—150w/声道的输出;但当我知道PS-17SA仅有60W/声道输出时,我不禁为CS1.6的友善程度“改变之大”而吃惊! CS1.6不仅比传统Thiel更易推,而且比市面上其它品牌同价位的产品更易伺候。喜爱Thiel发烧友也许从今以后不必再为挑功放而伤透脑筋了。可惜从厂方的资料来看,这方面的信息并不多,只好留待日后去探讨了。厂方资料更强调的CS1.6所用单元的卖点,正是由于它们的高输出、低失真的特性,令CS1.6可以获得高达90dB的灵敏度。而且由于单元的素质提高,令每个单元负责的频率范围可以更宽,也可以令分频器选择最简单的一阶型,有利于相位失真的减少,CS1.6的低音单元为6.5英寸,振膜材料仍是高刚性的铝合金,但形状就和传统的Thiel有很大差别,视觉上防尘罩的面积比以前大多了,几乎覆盖了整片振膜。原来是振膜背后的音圈直径由原来的1英寸猛增到3英寸,这在传统的设计中并不多见。据厂方资料介绍,音圈直径增大后,可以改善低音单元在中频低段至中段的表现,与高音单元衔接更完美。而且音圈直径增大以后,音圈距离悬边的距离更短,在振摸中心的驱动力起码增加3倍以上。
MYRYAD的MCD-600是本次试听的另一个亮点。MYRYAD一向较为低调,但多款产品在英、美两地同时获奖的事实,却显示出不凡的实力。我最早接触的是MCD-100激光唱机,这台荣登《Stereophile》B级榜的CD机凭大动态、高解析力的特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稍后,就是MCD-200了。这位新秀比MCD-100贵10%,但改善程度却有30%以上,主要是声音中多了“圆润”、“娇嫩”等人性化的元素,既不失欧洲机的飘逸和灵气,又将原来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回听的MCD-600,是MYRYAD旗舰级CD机。该机在《What Hi-Fi?》获得全五星的高评价,结论是这样的:“High level of resolution,great dynanics”。在评语中,《What Hi-Fi?》,的编辑认为:“MCD-600是专为乐迷而备,它使用了192KHZ/24bit crystal DAC芯片,同时MYRYAD针对这枚芯片在数字滤波及电源供应方面作了大幅改善。这是一台和谐、精致的CD机,它可能不是一开始就充满激情,但会愈听愈有味道。如果您想寻找一台拥有音乐味的CD 机的话,第一时间拥有MCD-600吧,它会令你快乐......”。个人认为,这次在音箱、功放音色趋向清淡的情况下,本系统仍有相当的悦耳程度,应该说MCD-600功不可抹。
本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中性、准确,给人的感觉是声音非常干净、能量均衡、细节丰富。个人觉得这样的音色较适合播放爵士乐、乡村音乐,它能将那种热烈的现场气氛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有些亦幻亦真的境界。当然在这套高解析力的系统中,“喂”它的唱片素质绝不能含糊,否则它会毫不留情地将录音的缺陷例如人工残响加得太多等予以暴光。Thiel CS1.6的速度很快,MCD-600的速度也很快,所以听节奏强劲的音乐时,本系统真的是有令人听得“热血沸腾”的能耐。例如播放MILES DAVIS那张《TUTU》,track3的“PORTIA”一曲中的鼓就有一种横冲直撞的狠劲,每一下劈杀均是“捶捶到肉”,颇为刺激过瘾!另一方面,MILES DAVIA吹的小号金属质感极强,因换气时造成的些许颤音上的变化都听得清清楚楚,感觉就象真人在你面前演奏一样。须知只要音箱在瞬态、谐振方面稍有差池,这些宝贵的细节便立刻会消失殆尽,令现场的气氛大打折扣。播放古典乐曲时,本系统动态凌厉、解析力高的优点也令乐曲增色不少。例如,重播Perlman演奏的《引子与回旋曲》,揉弦、跳弓等细节跃然而出,线条清晰而无半点“脂肪”,更不用说什么浓郁的“松香味”了。但就是这样无色无味的声音,仍然让人觉得好听,应为本系统的最大魅力。
本系统的长处在于真实、平衡,它让你知道什么是乐队、人声能量的正确分布,什么是形体凝聚但又不会细小似针点般的音像定位,什么才叫“透明”和“高解析力”......。个人认为,这套系统如果能多添一些温暖感和厚实感会更臻完美,这样对播放放大型交响乐特别有好处,那种交响乐特有“浑然一体”的和谐度将更加突出。建议换一些音色厚暖的功放以达到此目标,可选型号包括:ELECTROCOMPANIET ECI-3、Classe CAP-151、GRYPHON 2100等。
分享 转发
TOP
2#

实价大概2W
TOP
3#

/器材評論 /劉名振
兩音路兩單體的美麗境界
Thiel CS1.6喇叭(音響論壇最佳推薦)

再好的喇叭也無法跟一流的耳機在音色正確性上面相比。CS1.6徹底粉碎了我這種認知。CS1.6的音染之低讓我驚訝!這對喇叭沒有自己的聲音到了種幾乎消失的地步,我常常有忘記自己在聽喇叭的錯覺。
〔外觀〕原廠公佈規格
二音路二單體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頻率響應48-20KHz(-3dB),相位誤差在正負十度以內,靈敏度90dB,平均阻抗4Ω(最低3.0Ω),建議功率50-300W,尺寸902×229×292mm(高×寬×深),重量17.2Kg。參考售價:129,000元(楓木)、109,000元(黑色),進口總代理:博承(02-28376690)。

〔前後面板〕Thiel CS1.6終於首度將喇叭端子提高了點,以後接Y型插喇叭線再也不必滿頭大汗了。萬歲!讓我懷疑的是,Thiel為何過了二十多年才肯做這種改變?

〔參考軟體〕荷蘭錄音師Fritz de With詳盡的寫出了每個測試片段該注意的特色,而CS1.6可以精確的重現所有這張唱片的美妙之處。聲音非常的清澈透明而有實體感,每一軌錄音中不同的麥克風擺位方式透過CS1.6的重播也無所遁形。我認為,這張唱片中每一首聽起來都要美妙無比,音響才能算過關!(STS Digital 611135,絕響)

焦點:與耳機同等級的細節表現、精準的音場呈現、優秀的動態起伏、平直的頻率響應。非常耐聽且深具音樂性。
搭配建議:功率不要太小,驅動力充足的擴大機都好,這對喇叭可如照妖鏡般反映出搭配器材的音色,因此挑自己喜歡的聲音即可。


每個人對音響都有一些堅定不移的信仰。我的信仰之一就是兩音路、兩單體喇叭。兩音路兩單體是可能做到最接近點音源理想狀態的設計,而且也是最能簡化分音器的方式。當然,全音域單體在理論上更理想,但是全音域單體的限制也非常的多,兩音路兩單體則在頻率響應上可以做到適度的妥協。以前我堅信書架喇叭能做到最好的箱體振動控制,因此可以得到最低的音染,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落地式喇叭也可能做到跟高級書架式喇叭一樣的乾淨。沒錯,兩音路兩單體喇叭仍然有著許多妥協,但是就像Leica M型相機、歐洲高性能小鋼炮車一樣,它們沒辦法做到所有事情,但在他們能力範圍之內的表現都讓人迷醉。
這裡要介紹的Thiel CS1.6正是又一對高級的兩音路、兩單體喇叭。對於它在歐美各大雜誌所受到的一致推崇我非常的好奇:TAS給Thiel CS1.6最高等級的Class 1榮譽,Stereophile則在封面寫著:「重新定義此價位兩音路喇叭的表現」。畢竟,這只是Thiel CS系列中倒數第二的小老弟,就連超高級的CS7、CS6也沒有受到過這麼多的矚目,真讓我懷疑是不是美國音響雜誌集體遭到收買?
一致音源為Thiel中心思想
Thiel創辦人兼設計師Jim Thiel對於喇叭的重播理念是:正確的重現輸入的訊號。Jim Thiel說,因為他無法干涉錄音那端(那是錄音工程師的問題),因此他沒有辦法確保你聽到的聲音一定會好聽,他只能做到確保Thiel喇叭所發出的,是「最接近錄音內容的聲音」。這說法跟我自己對於音響重播的觀念剛好不謀而合。
有沒有人懷疑過,Thiel的喇叭為什麼都長同一個樣子?Jim Thiel在1976年左右開始一連串的喇叭實驗,一開始針對相位的實驗中,兩對完全一樣的喇叭,使用正確相位設計的那一對發出了完全不同的聲音,差異的程度大到帶出了其他的問題:由於太準確,很多原來沒聽到的問題如音箱邊緣的繞射,以及網罩的干涉等等,在相位正確的設計上都出現了!因此,之後的Thiel喇叭,都有著傾斜的前障板,以讓單體聲音到達聆聽者耳朵的時間一致。二十五年來,這樣的設計基礎始終沒改變過。Jim Thiel設計的所有喇叭,也都強調相位的一致性,因此採用唯一可以維持一致相位的一階分音線路。這個很不尋常,大部分的喇叭設計者都會告訴你,相位並不是人耳可以輕易分辨的聲音因素。就算極度昂貴的喇叭,通常也不會執意使用一階分音。因為一階分音對於單體的要求極高。時間一致、相位一致,這就是Thiel多年來一直堅持的Coherent Source「一致音源」設計中心思想。
一階分音簡單嗎?以理論來看,一階分音網路非常簡單,但是在實際上則否。因為單體本身都有自然的滾降,所以要達到完美的四十五度斜率,精確的一階分音必須用上許多元件來細微調整。同時為了得到最好性能的單體,Thiel最後也走上了自製單體的路子。以Thiel的規模來看,自己製造單體其實是非常不經濟的做法,這也讓我們看出Jim Thiel一定是個非常固執的設計者。
在用料上,Thiel像是喇叭中的Audio Research:他們不會因為是較低價的產品,就用較次級的零件。較低價的Thiel喇叭妥協的地方是在低頻延伸與絕對動態,而不是設計與品質。在設計方面,Jim Thiel每次設計新產品,都將他所有的新知識傾全力用上,較新的平價Thiel喇叭,聲音很可能勝過早期的高價品!
從頭重新打造的CS1.6
CS1.6雖然是CS1.5的改進型號,但是除了接近的尺寸以及兩音路的設計外,CS1.6是重新打造的一對喇叭。設計上由本來的被動輻射低音式改成低音反射式,兩個單體也都重新設計。金屬振膜的六吋半低音單體有很不尋常的超大音圈設計,Thiel宣稱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單體的頻率向上延伸,與高音單體的銜接會更好。大音圈也讓Thiel採取了磁鐵在音圈內部的內磁式設計,因此CS1.6是可以緊貼電視放置的喇叭。在音圈上Thiel也有特殊理念,採用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方式,讓單體在運動的所有過程中,音圈都在磁鐵磁力範圍之內,可得到最佳的線性表現。高音與低音單體也都採用磁力強的釹磁鐵。在提昇單體性能之後,CS1.6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昇,達到90dB之譜(CS1.5只有86dB)!
CS1.6的箱體形狀與所有Thiel CS系列相同,我發現除了前障板傾斜之外,CS1.6的背板其實也是有些微角度的向後傾斜。木工的水準非常好,。前障板使用兩吋MDF,其他部分則是一吋MDF,加上裡面的支撐,就算在大音量下,用手摸CS1.6的音響也感受不到什麼振動。低音反射孔是非常少見的直線形狀,開口有角度可以降低風切聲。CS1.6有提供四個大型的腳釘,如果你希望進一步改善這對喇叭的穩固程度,可以選購大型的金屬支架。
試聽分別在家中以及雜誌社試聽室進行。家中參考系統是McCormack SST-1轉盤、MSB LinkDAC III/P1000數位類比轉換器組合、Rotel RC-995前級、McCormack DNA-1 Deluxe後級。喇叭線用上了MIT 330CVT。雜誌社內則使用Sony XA-777ES SACD唱盤、Electrocompaniet ECI 3綜合擴大機,喇叭線為Ranko RS1000。
其實擺設Thiel並不難
一開始我將Thiel CS1.6放在聆聽室中架好,放些音樂熱機。再沒做任何擺位調整的狀況下我就發現一件奇怪的事:就算我在臥房看書,兩個房間外的客廳傳來的聲音,仍然清晰到足以讓我分辨錄音的品質好壞!我可以聽到非常充足的細節與空間殘響,並且有極佳的樂器分離度。在我客廳出現過的喇叭也不算少了,這樣神奇的表現我可是第一次聽到。
CS1.6的擺位並不複雜,因為它精確度極高,你馬上可以分辨出擺放的位置是否有干擾。Thiel的建議中,喇叭的最佳擺放位置是離後牆三吋、離側牆五吋,所以擺在開放空間,或是擺放在房間較寬的一面比較合適。在側牆距離遠、干擾少的狀況下,Thiel建議完全不Toe-in,正面朝前的擺設方式以取得龐大的音場效果,如果是離側牆較近的狀況,則喇叭應該做Toe-in以降低折射音的干擾。我發現Thiel喇叭的擺設比一般喇叭更靠近後牆,兩支喇叭間的距離也更近些。只要掌握這些基本原則,要讓Thiel喇叭發出正確的聲音一點都不難。而且CS1.6的音場表現隨著錄音而變化,可以精準的分辨出錄音的空間特色。播放優秀的錄音如RR那張「明信片」時,CS1.6就正確的呈現出無邊無際、左右兩邊深處均無死角的龐大空間感。
一流耳機般的精確程度
在我的認知中,喇叭一直是音響中失真最嚴重的一環。再好的喇叭也無法跟一流的耳機在音色正確性上面相比。CS1.6徹底粉碎了我這種認知。它的音染之低讓我震撼!這對喇叭沒有自己的聲音到了種幾乎消失的地步,我常有忘記自己在聽喇叭的錯覺,它的音質與音色讓我聯想到Grado耳機有著精準、高解析度而且舒適的呈現。
舒適?是的,CS1.6的聲音非常平順,沒有任何的稜角,不強調任何的頻段。你看過BS Digital 1080條水平線的畫面嗎?乍看之下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畫面極為柔順,細看之下就越來越驚嘆於畫面的細緻與豐潤美麗。CS1.6的聲音給我的印象也是如此。初聽之下聲音無啥特色,也缺乏刺激感,但是越聽就越驚嘆於它源源不絕的細節,與優異的微小暫態變化。如果你也一直迷戀於耳機精準的聲音呈現,建議你試試看CS1.6,它可以徹底顛覆你對喇叭的印象。事實上,跟Sennheiser HD580比較下,我認為CS1.6可以讓我聽到更多的細節!FIM推出的藍色薩克斯風SACD版(FIM SACD 050,天碟),薩克斯風的任何細微手指動作不但清晰而且立體浮凸。這張錄音的豐潤殘響,也都讓CS1.6得到最佳的發揮,你可以感受到寬深完整的錄音空間。
優秀的動態起伏表達
喇叭會儲存能量。如何讓能量快速的發散是許多設計師必須面對的問題。Jim Thiel在許多場合都強調這個重要性。CS1.6的優秀暫態同時也帶來極佳的層次感,「決戰猩球」第一曲龐大的動態下,CS1.6卻仍然能夠將各種樂器的層次清楚的分開來,完全沒有含混不清的現象出現。除了大音量下的清晰層次外,小音量的細微起伏更是CS1.6讓我嘆服的地方!這對喇叭幾乎有著接近靜電喇叭般的恐怖微弱起伏,也因此再生吉他、豎琴、貝斯這類撥弦樂器時特別迷人。尤其是貝斯,CS1.6有著平面喇叭般的快速有彈性又清晰的再生能力,而且形體感適中,一點都不會膨脹。
有這種表現細微起伏的能力,CS1.6的管弦樂再生當然沒有問題。葛濟夫的「春之祭」現場錄音,史特拉汶斯基精妙的配器在這對喇叭底下更為明顯,葛濟夫深具戲劇性的指揮能力也更引人入勝。CS1.6往往讓我更深刻的體認到音樂家的優秀演出,我認為這就是更讓人貼近音樂的音響器材該有的表現能力。
正確的高中低頻量感分布
頻率響應的平順是另一個Thiel CS1.6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我花了很多時間希望找出它比較突出或是不足的頻段,卻發現自己徒勞無功。許多喇叭會加強高頻或是低頻,以造成聆聽者開放或是飽滿的錯覺,但是CS1.6卻似乎對這些不平直的頻率響應完全免疫。這種特色讓CS1.6一點都不刺激,聆聽整張交響樂或是歌劇下來,也不會產生任何疲倦現象。很多乍聽之下過癮的喇叭,往往無法通過長時間聆聽的考驗。
剛剛只說到分布,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兩端頻率的延伸。兩音路兩單體的天限在CS1.6身上仍然存在,Thiel選擇了讓低音單體線性的再生較高頻率,讓它與高音單體的銜接達到最佳狀況,但是同時也犧牲了這個單體向下延伸的能力。根據Stereophile Test 3 CD中的測試片段,40Hz仍然飽滿穩定,但是31.5Hz的片段就幾乎什麼都沒有。聽感上我的結論的也與此差不多。如果你追求的是全音域的表現,可能得考慮為它外加超低音。絕對動態也是另外一個CS1.6不得不妥協之處。雖然微小音量的細微暫態表現完美,在大音量的片段下,CS1.6的表現就比一般喇叭來的「平順」些。我也懷疑是CS1.6極為收斂精準的低頻個性,造成這對喇叭聽起來較溫馴的整體印象。
不論價位帶的頂級表現
手邊唯一可以跟CS1.6相提並論的兩音路喇叭就是我自己的B&W Silver Signature SS25。CS1.6的細節、微小動態、暫態、速度感與背景安靜的程度都勝過SS25,但是SS25在聲音的輪廓上呈現更為圓潤的精緻質感,在低頻端也有些微的膨脹,讓錄音聽起來更為飽滿。高頻延伸上兩者都極為傑出,低頻延伸則以SS25勝出。我認為兩者是旗鼓相當的表現,CS1.6做到了中性精確的極致,SS25則多了些更適合享受音樂的音色修飾。但追根究底,CS1.6定價還不到SS25的一半,卻在絕大多數的表現上都能夠大幅超前。
在搭配上,更換不同的擴大機,我只聽到擴大機的表現特色,而沒有感覺到任何搭配的不適。我想只要能夠正常驅動4歐姆阻抗的擴大機應該都可以與CS1.6搭配愉快,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聲音走向即可。以我自己的喜好來說,兩百多瓦的McCormack DNA-1 Deluxe Edition仍然是我認為這次試聽中較突出的搭配。
同樣的預算,你可以選擇許多大場面表現傑出的多單體喇叭,都可以讓人享受到平衡並且過癮的音響炫技演出。但是如果你珍惜的音響特質是正確與細緻,那麼我認為你的尋覓可以告一段落了,CS1.6是我聽過不論價位帶的頂級表現之一,而且,是最低價的一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