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評論 /劉名振
兩音路兩單體的美麗境界
Thiel CS1.6喇叭(音響論壇最佳推薦)
再好的喇叭也無法跟一流的耳機在音色正確性上面相比。CS1.6徹底粉碎了我這種認知。CS1.6的音染之低讓我驚訝!這對喇叭沒有自己的聲音到了種幾乎消失的地步,我常常有忘記自己在聽喇叭的錯覺。
〔外觀〕原廠公佈規格
二音路二單體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頻率響應48-20KHz(-3dB),相位誤差在正負十度以內,靈敏度90dB,平均阻抗4Ω(最低3.0Ω),建議功率50-300W,尺寸902×229×292mm(高×寬×深),重量17.2Kg。參考售價:129,000元(楓木)、109,000元(黑色),進口總代理:博承(02-28376690)。
〔前後面板〕Thiel CS1.6終於首度將喇叭端子提高了點,以後接Y型插喇叭線再也不必滿頭大汗了。萬歲!讓我懷疑的是,Thiel為何過了二十多年才肯做這種改變?
〔參考軟體〕荷蘭錄音師Fritz de With詳盡的寫出了每個測試片段該注意的特色,而CS1.6可以精確的重現所有這張唱片的美妙之處。聲音非常的清澈透明而有實體感,每一軌錄音中不同的麥克風擺位方式透過CS1.6的重播也無所遁形。我認為,這張唱片中每一首聽起來都要美妙無比,音響才能算過關!(STS Digital 611135,絕響)
焦點:與耳機同等級的細節表現、精準的音場呈現、優秀的動態起伏、平直的頻率響應。非常耐聽且深具音樂性。
搭配建議:功率不要太小,驅動力充足的擴大機都好,這對喇叭可如照妖鏡般反映出搭配器材的音色,因此挑自己喜歡的聲音即可。
每個人對音響都有一些堅定不移的信仰。我的信仰之一就是兩音路、兩單體喇叭。兩音路兩單體是可能做到最接近點音源理想狀態的設計,而且也是最能簡化分音器的方式。當然,全音域單體在理論上更理想,但是全音域單體的限制也非常的多,兩音路兩單體則在頻率響應上可以做到適度的妥協。以前我堅信書架喇叭能做到最好的箱體振動控制,因此可以得到最低的音染,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落地式喇叭也可能做到跟高級書架式喇叭一樣的乾淨。沒錯,兩音路兩單體喇叭仍然有著許多妥協,但是就像Leica M型相機、歐洲高性能小鋼炮車一樣,它們沒辦法做到所有事情,但在他們能力範圍之內的表現都讓人迷醉。
這裡要介紹的Thiel CS1.6正是又一對高級的兩音路、兩單體喇叭。對於它在歐美各大雜誌所受到的一致推崇我非常的好奇:TAS給Thiel CS1.6最高等級的Class 1榮譽,Stereophile則在封面寫著:「重新定義此價位兩音路喇叭的表現」。畢竟,這只是Thiel CS系列中倒數第二的小老弟,就連超高級的CS7、CS6也沒有受到過這麼多的矚目,真讓我懷疑是不是美國音響雜誌集體遭到收買?
一致音源為Thiel中心思想
Thiel創辦人兼設計師Jim Thiel對於喇叭的重播理念是:正確的重現輸入的訊號。Jim Thiel說,因為他無法干涉錄音那端(那是錄音工程師的問題),因此他沒有辦法確保你聽到的聲音一定會好聽,他只能做到確保Thiel喇叭所發出的,是「最接近錄音內容的聲音」。這說法跟我自己對於音響重播的觀念剛好不謀而合。
有沒有人懷疑過,Thiel的喇叭為什麼都長同一個樣子?Jim Thiel在1976年左右開始一連串的喇叭實驗,一開始針對相位的實驗中,兩對完全一樣的喇叭,使用正確相位設計的那一對發出了完全不同的聲音,差異的程度大到帶出了其他的問題:由於太準確,很多原來沒聽到的問題如音箱邊緣的繞射,以及網罩的干涉等等,在相位正確的設計上都出現了!因此,之後的Thiel喇叭,都有著傾斜的前障板,以讓單體聲音到達聆聽者耳朵的時間一致。二十五年來,這樣的設計基礎始終沒改變過。Jim Thiel設計的所有喇叭,也都強調相位的一致性,因此採用唯一可以維持一致相位的一階分音線路。這個很不尋常,大部分的喇叭設計者都會告訴你,相位並不是人耳可以輕易分辨的聲音因素。就算極度昂貴的喇叭,通常也不會執意使用一階分音。因為一階分音對於單體的要求極高。時間一致、相位一致,這就是Thiel多年來一直堅持的Coherent Source「一致音源」設計中心思想。
一階分音簡單嗎?以理論來看,一階分音網路非常簡單,但是在實際上則否。因為單體本身都有自然的滾降,所以要達到完美的四十五度斜率,精確的一階分音必須用上許多元件來細微調整。同時為了得到最好性能的單體,Thiel最後也走上了自製單體的路子。以Thiel的規模來看,自己製造單體其實是非常不經濟的做法,這也讓我們看出Jim Thiel一定是個非常固執的設計者。
在用料上,Thiel像是喇叭中的Audio Research:他們不會因為是較低價的產品,就用較次級的零件。較低價的Thiel喇叭妥協的地方是在低頻延伸與絕對動態,而不是設計與品質。在設計方面,Jim Thiel每次設計新產品,都將他所有的新知識傾全力用上,較新的平價Thiel喇叭,聲音很可能勝過早期的高價品!
從頭重新打造的CS1.6
CS1.6雖然是CS1.5的改進型號,但是除了接近的尺寸以及兩音路的設計外,CS1.6是重新打造的一對喇叭。設計上由本來的被動輻射低音式改成低音反射式,兩個單體也都重新設計。金屬振膜的六吋半低音單體有很不尋常的超大音圈設計,Thiel宣稱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單體的頻率向上延伸,與高音單體的銜接會更好。大音圈也讓Thiel採取了磁鐵在音圈內部的內磁式設計,因此CS1.6是可以緊貼電視放置的喇叭。在音圈上Thiel也有特殊理念,採用短音圈、長磁隙的設計方式,讓單體在運動的所有過程中,音圈都在磁鐵磁力範圍之內,可得到最佳的線性表現。高音與低音單體也都採用磁力強的釹磁鐵。在提昇單體性能之後,CS1.6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昇,達到90dB之譜(CS1.5只有86dB)!
CS1.6的箱體形狀與所有Thiel CS系列相同,我發現除了前障板傾斜之外,CS1.6的背板其實也是有些微角度的向後傾斜。木工的水準非常好,。前障板使用兩吋MDF,其他部分則是一吋MDF,加上裡面的支撐,就算在大音量下,用手摸CS1.6的音響也感受不到什麼振動。低音反射孔是非常少見的直線形狀,開口有角度可以降低風切聲。CS1.6有提供四個大型的腳釘,如果你希望進一步改善這對喇叭的穩固程度,可以選購大型的金屬支架。
試聽分別在家中以及雜誌社試聽室進行。家中參考系統是McCormack SST-1轉盤、MSB LinkDAC III/P1000數位類比轉換器組合、Rotel RC-995前級、McCormack DNA-1 Deluxe後級。喇叭線用上了MIT 330CVT。雜誌社內則使用Sony XA-777ES SACD唱盤、Electrocompaniet ECI 3綜合擴大機,喇叭線為Ranko RS1000。
其實擺設Thiel並不難
一開始我將Thiel CS1.6放在聆聽室中架好,放些音樂熱機。再沒做任何擺位調整的狀況下我就發現一件奇怪的事:就算我在臥房看書,兩個房間外的客廳傳來的聲音,仍然清晰到足以讓我分辨錄音的品質好壞!我可以聽到非常充足的細節與空間殘響,並且有極佳的樂器分離度。在我客廳出現過的喇叭也不算少了,這樣神奇的表現我可是第一次聽到。
CS1.6的擺位並不複雜,因為它精確度極高,你馬上可以分辨出擺放的位置是否有干擾。Thiel的建議中,喇叭的最佳擺放位置是離後牆三吋、離側牆五吋,所以擺在開放空間,或是擺放在房間較寬的一面比較合適。在側牆距離遠、干擾少的狀況下,Thiel建議完全不Toe-in,正面朝前的擺設方式以取得龐大的音場效果,如果是離側牆較近的狀況,則喇叭應該做Toe-in以降低折射音的干擾。我發現Thiel喇叭的擺設比一般喇叭更靠近後牆,兩支喇叭間的距離也更近些。只要掌握這些基本原則,要讓Thiel喇叭發出正確的聲音一點都不難。而且CS1.6的音場表現隨著錄音而變化,可以精準的分辨出錄音的空間特色。播放優秀的錄音如RR那張「明信片」時,CS1.6就正確的呈現出無邊無際、左右兩邊深處均無死角的龐大空間感。
一流耳機般的精確程度
在我的認知中,喇叭一直是音響中失真最嚴重的一環。再好的喇叭也無法跟一流的耳機在音色正確性上面相比。CS1.6徹底粉碎了我這種認知。它的音染之低讓我震撼!這對喇叭沒有自己的聲音到了種幾乎消失的地步,我常有忘記自己在聽喇叭的錯覺,它的音質與音色讓我聯想到Grado耳機有著精準、高解析度而且舒適的呈現。
舒適?是的,CS1.6的聲音非常平順,沒有任何的稜角,不強調任何的頻段。你看過BS Digital 1080條水平線的畫面嗎?乍看之下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畫面極為柔順,細看之下就越來越驚嘆於畫面的細緻與豐潤美麗。CS1.6的聲音給我的印象也是如此。初聽之下聲音無啥特色,也缺乏刺激感,但是越聽就越驚嘆於它源源不絕的細節,與優異的微小暫態變化。如果你也一直迷戀於耳機精準的聲音呈現,建議你試試看CS1.6,它可以徹底顛覆你對喇叭的印象。事實上,跟Sennheiser HD580比較下,我認為CS1.6可以讓我聽到更多的細節!FIM推出的藍色薩克斯風SACD版(FIM SACD 050,天碟),薩克斯風的任何細微手指動作不但清晰而且立體浮凸。這張錄音的豐潤殘響,也都讓CS1.6得到最佳的發揮,你可以感受到寬深完整的錄音空間。
優秀的動態起伏表達
喇叭會儲存能量。如何讓能量快速的發散是許多設計師必須面對的問題。Jim Thiel在許多場合都強調這個重要性。CS1.6的優秀暫態同時也帶來極佳的層次感,「決戰猩球」第一曲龐大的動態下,CS1.6卻仍然能夠將各種樂器的層次清楚的分開來,完全沒有含混不清的現象出現。除了大音量下的清晰層次外,小音量的細微起伏更是CS1.6讓我嘆服的地方!這對喇叭幾乎有著接近靜電喇叭般的恐怖微弱起伏,也因此再生吉他、豎琴、貝斯這類撥弦樂器時特別迷人。尤其是貝斯,CS1.6有著平面喇叭般的快速有彈性又清晰的再生能力,而且形體感適中,一點都不會膨脹。
有這種表現細微起伏的能力,CS1.6的管弦樂再生當然沒有問題。葛濟夫的「春之祭」現場錄音,史特拉汶斯基精妙的配器在這對喇叭底下更為明顯,葛濟夫深具戲劇性的指揮能力也更引人入勝。CS1.6往往讓我更深刻的體認到音樂家的優秀演出,我認為這就是更讓人貼近音樂的音響器材該有的表現能力。
正確的高中低頻量感分布
頻率響應的平順是另一個Thiel CS1.6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我花了很多時間希望找出它比較突出或是不足的頻段,卻發現自己徒勞無功。許多喇叭會加強高頻或是低頻,以造成聆聽者開放或是飽滿的錯覺,但是CS1.6卻似乎對這些不平直的頻率響應完全免疫。這種特色讓CS1.6一點都不刺激,聆聽整張交響樂或是歌劇下來,也不會產生任何疲倦現象。很多乍聽之下過癮的喇叭,往往無法通過長時間聆聽的考驗。
剛剛只說到分布,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兩端頻率的延伸。兩音路兩單體的天限在CS1.6身上仍然存在,Thiel選擇了讓低音單體線性的再生較高頻率,讓它與高音單體的銜接達到最佳狀況,但是同時也犧牲了這個單體向下延伸的能力。根據Stereophile Test 3 CD中的測試片段,40Hz仍然飽滿穩定,但是31.5Hz的片段就幾乎什麼都沒有。聽感上我的結論的也與此差不多。如果你追求的是全音域的表現,可能得考慮為它外加超低音。絕對動態也是另外一個CS1.6不得不妥協之處。雖然微小音量的細微暫態表現完美,在大音量的片段下,CS1.6的表現就比一般喇叭來的「平順」些。我也懷疑是CS1.6極為收斂精準的低頻個性,造成這對喇叭聽起來較溫馴的整體印象。
不論價位帶的頂級表現
手邊唯一可以跟CS1.6相提並論的兩音路喇叭就是我自己的B&W Silver Signature SS25。CS1.6的細節、微小動態、暫態、速度感與背景安靜的程度都勝過SS25,但是SS25在聲音的輪廓上呈現更為圓潤的精緻質感,在低頻端也有些微的膨脹,讓錄音聽起來更為飽滿。高頻延伸上兩者都極為傑出,低頻延伸則以SS25勝出。我認為兩者是旗鼓相當的表現,CS1.6做到了中性精確的極致,SS25則多了些更適合享受音樂的音色修飾。但追根究底,CS1.6定價還不到SS25的一半,卻在絕大多數的表現上都能夠大幅超前。
在搭配上,更換不同的擴大機,我只聽到擴大機的表現特色,而沒有感覺到任何搭配的不適。我想只要能夠正常驅動4歐姆阻抗的擴大機應該都可以與CS1.6搭配愉快,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聲音走向即可。以我自己的喜好來說,兩百多瓦的McCormack DNA-1 Deluxe Edition仍然是我認為這次試聽中較突出的搭配。
同樣的預算,你可以選擇許多大場面表現傑出的多單體喇叭,都可以讓人享受到平衡並且過癮的音響炫技演出。但是如果你珍惜的音響特質是正確與細緻,那麼我認為你的尋覓可以告一段落了,CS1.6是我聽過不論價位帶的頂級表現之一,而且,是最低價的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