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Q学堂扫盲节目——xrcd?K2?是什么使人神魂颠倒? [复制链接]

查看: 19121|回复: 145
1#

有人分明在找茬!!!
分享 转发
TOP
2#

B兄又不是ABC公司的,怎么有可能回答你的问题。
你愿意怎么理解是你的事,ABC确实用了XRCD的技术,标XRCD也不能说错。
全世界所有的公司或多或少的都在干这类事,有什么奇怪!!
TOP
3#

明明只花了50元,偏偏想买200元的东西!
我觉得ABC并没有错,错的是某些人永远想占便宜的心理,还有一些人别有的用心!!
为了表示支持,我会去买一张ABC的碟!我以前拿过一张了,是他家的钢琴,非常喜欢!
TOP
4#

终于看见图片了.
[upload=jpg]Upload/200551812355679559.jpg[/upload]

大家看看看这张图片,我总是感觉以为这碟是xrcd碟去买然后认为自己上当的人确实自己或多或少也有问题.而且我相信JVC也不会去告ABC侵权,告了也没用.
反正,我自己是怎么都不会认为这是张xrcd的.(在此次事件以前我也看见了,也没错误理解过.)
TOP
5#

tigerkiller 在 2005-5-16 13:20:13 发表的内容

因为你现在已经令人确信你是出版方的官方发言人了,或者说你已经主动请缨成为“编外官方发言人”,那么,人家作为既成或者未来的消费者,就完全享有要求你出示你回答“YES”所依赖的物证的权利——这样的物证,必须是来自JVC xrcd中心方面,比如他们签发的xrcd之LOGO使用许可书,甚至xrcd制作合同···


"我喜欢争论,但是不喜欢这样的话.我相信,B兄绝不可能是什么ABC的发言人!!T兄这样说有点不太对."


    xrcd的生产制作过程是从母带处理开始的。母带中的模拟信号在特制的母带控制台上被读取,然后工程师以JVC发明的K2型20比特模拟/数码(A/D)转换器将它数码化,产生的20比特数码信号随即通过JVC的K2数码介面被传送到SONY 的PCM-9000型MO录音机中,并被储存在一张MO磁光盘内。xrcd这种做法很好地发挥了MO在稳定性上的长处和20比特的大容量优势,将它作为音频储存媒介,以便将信号传输到制造工序。JVC在横滨有家xrcd中心,在那里,上述20比特SONY  PCM-9000  MO磁光盘被K2数码介面重放出来。这个步骤消除了任何在数码信号重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时基误差和失真。重放出来的20比特信号随即被K2超级编码系统转换为16比特信号,以确保其具有真正16比特的动态范围。接着,16比特信号又经过EFM编码,被传送到K2激光压片系统,该系统再读取EFM信号,然后把它送到玻璃母模蚀刻激光处。这一步骤则能够将有可能出现在数据流中的任何时基误差消除得几乎一干二净。玻璃母模制作出来后,就可以用它作母盘,以JVC的xrcd压片生产线来压制xrcd唱片了···

    以K2制作普通CD又是怎样一个程序呢?工程师以JVC发明的K2型20比特模拟/数码(A/D)转换器将母带中的模拟信号数码化,输出的20比特信号随即被K2超级编码系统转换为16比特信号,接着,16比特信号又被传送到K2激光压片系统,蚀刻出玻璃母模。K2制作就这样简单完成了,客户再拿制成的母模去任何CD生产线压片量产。

    xrcd与K2 CD的制作有多大差异?为什么xrcd的LOGO不是轻易可以打上唱片的?看到上面说的流程对比,大家应该都心中有数了。



"我仔细对比了下, K2 CD的流程除了最后不是由JVC压碟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是详细些,一个简单些.偶不知道理解有没有错."




    我本来懒得淌这个浑水,所以这个THREAD我看了很久一直没吭声。不过楼主你太过分了,自以为是且虚妄莫名。以你的一点可怜认识和莫测用心,还想在这里搞什么“阿Q学堂扫盲教育”?那岂不是对这里众多老烧友的侮辱?说实在的,不是因为你这个可笑的“扫盲”帖子,我还不屑跟你的帖。



"这个话不太友好,大家都是争论"



    P.S.:

    杰长老,你说到的CD音质与价钱多少是见仁见智的,这个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这些CD上面标的“XRCD”字样纯属欺诈才是无可置疑的。楼主的对手们所不忿的正是这些唱片所包含的诚信问题,而不是在争论它的音质与价钱。你说呢?



我在一个贴子上说过了,ABC这样作确实不好.不过,更不好的是JVC,一个小技术申请专利就卖这么天价!我不喜欢ABC这样的作法,不过更憎恨日本人这种作法!!
我仔细看了看其实所谓的XRCD中JVC真正的技术只是个K2的编码技术!!!然后就是JVC自已的压片.如果光是这个压片的不同就要150元,我去TMD的日本人!!!
我搞过6年左右的技术,也同日本人打过无数的交道,没有比日本人更卑鄙和贪婪的了!!!!
TOP
6#

VV 在 2005-5-18 17:02:35 发表的内容
zjize 在 2005-5-18 15:31:39 发表的内容

我在一个贴子上说过了,ABC这样作确实不好.不过,更不好的是JVC,一个小技术申请专利就卖这么天价!我不喜欢ABC这样的作法,不过更憎恨日本人这种作法!!
我仔细看了看其实所谓的XRCD中JVC真正的技术只是个K2的编码技术!!!然后就是JVC自已的压片.如果光是这个压片的不同就要150元,我去TMD的日本人!!!
我搞过6年左右的技术,也同日本人打过无数的交道,没有比日本人更卑鄙和贪婪的了!!!!





------------------------------
小日X坏是人所共知的!!!

中国人不应有别鬼子吗??更应光明正大吗!!!???能用小日X坏为借口,去“混”自已的同胞吗???!!!

可以化憎恨日X人为动力啊!我们不也在搞ECD吗?收小日X更高的专利费不就行了??!!

日本人如此的可恶你都要去买,而且认为理所当然,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有日本人一点点的坏呢。反正我知道他家用了XRCD的技术,还只卖50元,我明天就去拿他几张去以示支持!
TOP
7#

当然是好事!这也是我支持ABC的原因!
可气的是,一些人偏偏要装着不知道。不知道是不认识字呢,还是理解能力有问题。
我再次说,ABC这样作有点不对----但是并没有错!否则JVC早告他了。
即然JVC都没有意见,你凭什么有意见!不要以为上面印了个采用XRCD技术,就非得付50元要人家卖200元的东西给你。
TOP
8#

tigerkiller 在 2005-5-18 22:10:50 发表的内容
       楼上各位,还是请看看我前面提供的技术资料吧:

    “xrcd的生产制作过程是从母带处理开始的。母带中的模拟信号在特制的母带控制台上被读取,然后工程师以JVC发明的K2型20比特模拟/数码(A/D)转换器将它数码化,产生的20比特数码信号随即通过JVC的K2数码介面被传送到SONY 的PCM-9000型MO录音机中,并被储存在一张MO磁光盘内。xrcd这种做法很好地发挥了MO在稳定性上的长处和20比特的大容量优势,将它作为音频储存媒介,以便将信号传输到制造工序。JVC在横滨有家xrcd中心,在那里,上述20比特SONY PCM-9000 MO磁光盘被K2数码介面重放出来。这个步骤消除了任何在数码信号重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时基误差和失真。重放出来的20比特信号随即被K2超级编码系统转换为16比特信号,以确保其具有真正16比特的动态范围。接着,16比特信号又经过EFM编码,被传送到K2激光压片系统,该系统再读取EFM信号,然后把它送到玻璃母模蚀刻激光处。这一步骤则能够将有可能出现在数据流中的任何时基误差消除得几乎一干二净。玻璃母模制作出来后,就可以用它作母盘,以JVC的xrcd压片生产线来压制xrcd唱片了···

以K2制作普通CD又是怎样一个程序呢?工程师以JVC发明的K2型20比特模拟/数码(A/D)转换器将母带中的模拟信号数码化,输出的20比特信号随即被K2超级编码系统转换为16比特信号,接着,16比特信号又被传送到K2激光压片系统,蚀刻出玻璃母模。K2制作就这样简单完成了,客户再拿制成的母模去任何CD生产线压片量产。”

    XRCD是一种“一条龙”化的CD制作技术,其中就包含了K2编码和K2激光母模蚀刻技术,但K2这两方面技术都只是整个XRCD技术中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XRCD可以说是K2技术的制品,但在制作中只使用了K2编码、K2激光母模蚀刻技术的普通CD绝对没有资格叫做XRCD。XRCD必定是在JVC的XRCD中心完成除录音以外的全部制作的,而K2制品则只由JVC用K2进行母带处理和母模制作,其它的事JVC完全不管,任由出版商自行解决。

    这就是XRCD与K2 CD的根本区别。就像SACD必定是DSD技术的制品但DSD CD却绝对没有资格叫做SACD一样。

    如果谁都可以把K2 CD假称为“XRCD”,或者把DSD CD假称为“SACD”,那各位在碟市中看到的还会有真东西么?恐怕你看到的所谓“XRCD”、“SACD”品种早就数以万计了,因为现在的K2 CD和DSD CD的品种数量真的已经数以万计了。

    DR. PAN前辈转贴了唱片说明书,其中关于XRCD技术的介绍谬误多多,比如它说的SONY PCM-9000“光碟录音机”实为“MO录音机”之误。MO即是磁光盘,是早年常用的大容量电脑存储载体,现在在很多专业领域依然沿用,特点是非线性,且性能比较稳定。

    杰长老一说起小日本就怒火满腔,呵呵。我也痛恨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右翼混蛋,但我还是很欣赏某些日本技术和产品,相信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争论——既恨日本鬼子又喜欢日本产品的人多着呢。不过问题的症结不在这里。咱们现在是说XRCD与K2 CD的区别,或者是说K2CD为什么不能自欺欺人地打上个“XRCD”的标志,这个跟谁恨不恨日本鬼子没关系。要不,都像这样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求产业自强、肆无忌惮地违反经济法规和游戏规则的话,咱们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咱们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最终害的还是咱们国人,而人家经济强国会在规范的市场运作中继续高歌前进,把我们中国甩得越来越远···这样可以预料的结局,谁愿意看到?杰长老,你愿意看到吗?

    自尊,自信,自强,还有自爱——这是为人之道,也是国家图强、民族图兴之道。在跟我们有关的唱片产业中,也应该有这样的“自”字精神贯穿始终。


好文采!!
我基本搞懂了这两者的区别了。谢谢!
不过,就我搞过技术的经验,我觉得JVC自已吹的一些话也过份了。他以为别人都没有搞过技术似的!我不想过多的解释,因为一旦涉及技术层面,就会变得极其专业和复杂。我是学激光的,这点你相信我好了。
另外扯远点,我痛恨大部分日本人。因为军国主义和右翼主义者在日本绝对是多数!仅管我从心底也非常欣赏日本人的某些地方,尤其是团结/上进/自强,还有他们的技术和一些产品。我认为我们需要很谦虚的向日本人学习这些!但是我还是B4 JVC这种作法,我认为他的这项技术根本不值把一张普通CD搞到200多的高价,他们是在利用专利垄断谋取暴利!所以我绝对不会购买200多一张的XRCD!但是我会购买ABC的产品,虽然在我购买时也会有钱进日本人的口袋,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
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不会因为国产彩电里面有日本人的IC就不购买一样。但是我不会购买日本品牌的彩电。
再说句大实话:日本人很多时候比ABC作得过份得多!T兄为什么不那样认为呢,呵呵
TOP
9#

VV 在 2005-5-18 20:43:46 发表的内容
Dr.PAN老Z兄
针对的是这行为呀:XRCD 20bit K2 Super Coding 的系列产品,XRCD大大个字,20bit K2 Super Coding 小小个字,有误导!!!

不标这个DD,您卖多少也没人说啊!!!!
制作这个DD、卖多少钱、消费者付出多少完全是你情我原。根本没人理会。问题出在误导标记上,你不写上XRCD不也AXX喜欢卖出价是多少就多少!!!!!!



所以我也说,ABC这样作不对,OK!我们在这个前提下讨论问题。
这种推销手法严格讲确实误导了消费者。其实,只在表面上贴应用XRCD技术,应该不会误导,同样也达到了吸引消费者眼光的作用。
希望ABC公司以后能更加尊重消费者!同时,我也同样支持ABC,毕竟他是我们民族的产业,并且我认为比另外几家发烧公司强。而且他用一个较低的价格让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音质。
最后编辑zjiz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