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计算芯片的发展将让普通CD战胜LP [复制链接]

查看: 50949|回复: 320
1#

阿龙 在 2004-11-22 17:50:21 发表的内容
越说越远了,结论到底是CD战胜了LP没有啊?我想知道答案


等老大门吵完后就差不多战胜了。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个贴子是我看见过的关于硬件的最发烧的贴子!
对立的两方都显示出了极高的水平!
小F兄的贴子都很有水平!!

说点自己的看法:
关于泛音,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基音的泛音是极多的,一个10K的基音,3次的泛音就是40K了,这种泛音确是是人听不见了,但并不是人感觉不到,实验早已证明这点。因此才会有后来的音频记录格式从44K升频到96K甚至更高,这是基于对生理学及心理学的研究。
从数学上来讲问题很多事情会很简单,但是,音频的重放不仅与数学有关,也与太多的科学领域有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音频技术还在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在Dr Kuang处听过他的LP,必须得承认,还没有听过CD可以相比的,我也有听过很贵的CD机。仅管你我都不想承认这一点。
TOP
3#

felixcat 在 2004-11-20 3:01:50 发表的内容
可能有朋友就觉得奇怪了:“你不是说插值多项式对于任何音频曲线都有极小的误差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任何音频曲线不等价于任何曲线——音频曲线是由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余弦波线性叠加而成,由误差公式可以证明,把正余弦函数代进去算,它的误差数量级前面的系数(也就是f(x)的n+1次导数)是很小的有界值,它是收敛的;但是假如随便代进一条不是音频曲线的曲线,那么那项系数在某些点就可能会变得十分大,可能是发散的,使得最后的误差值变得不可以忽略(就像在这个例子里面的头尾两个点那样),这种现象在数值分析里称为Runge现象。

所以说,为什么我这么强调插值多项式对于音频曲线的奇妙作用,而不把它推广到其它范围,就是是因为音频曲线的特殊性质。


F兄,你有一个小小的错误,音频曲线分两种,一种是噪声,曲线可以不是正弦波,一种是乐声,曲线是正弦波。但是,由于音乐的发展,许多“噪声”也被加到了音乐当中。
TOP
4#

go o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