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武”---英国CR626功放与中国艺术家6.6功放同场切磋!!!!... [复制链接]

查看: 15252|回复: 58
1#

艺术家6.6的用料要让英国人去做机.不知价格会升几倍,音质提高几档.
分享 转发
TOP
2#

英国人的音响也是一中文化,器材里面简单明了.但又令人啄磨不透他们是怎样校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渗透到器材里,着实历害.
TOP
3#

阿泰 在 2003-11-27 10:55:31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2710534217146.jpg[/upload]

先来比试小提琴,薛伟《乡梦》、《四季》、《MASTERS OF THE Violin小提琴大师》。
--CR626表现出瑰丽的音色,琴音圆滑泛音丰富,琴腔的共鸣感不是很强烈,但是听得十分舒服。
--艺术家6.6重播小提琴是较为弱的一项,只是琴腔的共鸣感强烈一些,但琴音有点生硬,缺少华丽的美感。

再来张大提琴《The Artistry of Teresa Perez》。
--CR626表现的大提琴较为宽松,低频下潜很深,牛筋味比艺术家6.6要差一些。
--艺术家6.6表现的大提琴弹力十足,牛筋味不错,就是下潜得不够深。

人声激斗,《凤凰于飞》第二首‘五月的风’、蔡琴《机遇》、纳京高《坠入爱河》。
--《凤凰于飞》第二首‘五月的风’中的女声,在CR626中的表现无疑是天籁之音,圆润清澈,感人肺腑,肉质非常。这首曲因为艺术家6.6在飘逸清丽方面是弱项而显得有心无力了。
--蔡琴《机遇》就各花入各眼了,CR626中的蔡琴略显秀气、深沉而带有点轻松。艺术家6.6中的蔡琴唱出的是那种苍桑感和凝聚感。
--纳京高的《坠入爱河》,CR626的表现出纳京高的声音相当有磁性和感情丰富,但略少了艺术家6.6那样的深沉、凝聚和重最感,在深沉、凝聚方面艺术家6.6无疑是拥有优势。

钢琴选择了《上海梦》、《David Osborne》。
--播放钢琴,清澈、圆滑、悠扬不失饱满、下潜深是CR626的优点,如能再多点力度就完美了。
--琴音饱满有力、干净利落是艺术家6.6的优点所在。多来点清脆和余韵就更如意了。

鼓乐当然是齐劈《炎黄第一鼓》了。
--CR626的表现已是有板有眼,但在艺术家6.6良好的控制力之下也就无话可说了。哈哈!!!不禁想起三国时周俞的一句长叹:“既生俞,何生亮呢”。

最后比试交响乐少不了《阿依达进行曲》、《Tutti》。
--CR626表现得场面壮观,管乐嘹亮,雄赳赳、气昂昂,低频潜得下去,也收得住,只是力度层次感比艺术家6.6稍差。
--艺术家6.6表现出的层次感和控制力不错,只是因为高频较暗,感觉动态、场面不足,欠了点激情和振奋。

CR626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2710541641409.jpg[/upload]

艺术家6.6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2710544313916.jpg[/upload]
总上所述,6.6以推力见长,国货早就做到了.626以音乐味见长,若银子相差不是很大的化.还是626 好啊.ok,准备买626.网上查查,看哪里代理.
最后编辑laoxuan
TOP
4#

ybl1992 在 2003-11-27 20:07:04 发表的内容
八达HIFI 在 2003-11-27 19:57:35 发表的内容
8341????什么意思?钱?什么单位??美钞?盾?欧元?还是RMB?

伟大领袖的御林军.明未?
偶的爷爷说:毛主席万岁!那时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8341,好!
TOP
5#

阿泰这样的DX让人信服,不管比较试听是否准确,但毕竟去实践了,欣赏音乐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爱与不爱在个人.但器材的特点说出来,就说明耳力到家,论坛的诸位DX应少说空话,多听,多介绍器材特性,在音响领域,有很多理论解释不清,就像中医,西医,究竟谁好,谁孬,试了才知道.
TOP
6#

特此声明:好友的第二台6.6又出现躁音了.第一台是买后三月出现的噪音.换了一台(经销商还算讲信).这一台是半年后出现的,越来越大.是不是跟里面的元件的稳定性有关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