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届冠龙杯有奖征文活动,"胆味"为何物?现已隆重结束了.得奖名... [复制链接]

查看: 25821|回复: 154
1#

电子管从1904年诞生直至现在,在某些领域还保持着其特有的利用价值,尤其是在音响这个独特的领域,仍大量被使用。其特性是晶体管所无法比拟的。仅从技术角度来看,能从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对比中发现很多不同之处。为什么电子管会适合于音频设备,而且能让人在听音时感到柔和、温暖、醇厚。
 音色  音色即声音的特点,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和包络决定。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声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而在泛音当中,唯有二次、三次谐波产生的泛音强度相对最大,直接影响到听觉感受。人耳对于偶次谐波是欢迎的,基音的偶次谐波越多,表现出的听觉感受就越“柔和、温暖、醇厚”,就是大家常说的“讨好耳朵”或者“听感好”;而对于奇次谐波来说,人耳则很排斥,基音的奇次谐波成分越多,表现的听觉感受越“刺耳、生硬”,即不耐听。电子管所具有的特性,恰恰能迎合人耳的喜好,对声音进行许多修饰。因此,音响发烧友更喜欢电子管音频放大器的声音,这就是俗称的“胆味”。
人耳感知力  对于声音波形的不同包络,人耳的感知能力也不同。人耳感知的能力随着包络的变化性增强而增强。简而言之,就是人耳对于曲线的声音波形感知能力超过直线的声音波形。而电子管过载失真时,产生的是曲线的波形,而晶体管产生的是直线的削波。这样,人耳就能感知更多的电子管的声音信息,细节也就变得丰富起来。
两种放大器的主要区别  晶体管功放的电声技术指标(主要是静态指标)已经明显超过电子管功放,但事实上晶体管功放的音质却不如电子管,总觉得声音硬一些,特别是高频发刺、发燥,其中存在着一种“晶体管声”或“金属声”。这是数十年来发烧友长期争议的问题,现在已基本澄清。
电子管功放与晶体管功放所需的功率储备很不相同,后者需要很大的储备功率量。电子管的过载曲线比较平缓,而晶体管功放在过载点后非线性畸变迅猛增加,而对信号产生严重削波。换言之,对同等功率的功放而言,电子管功放可以保证回放的音质,而晶体管功放的音质相比之下就显得较差了。
    另外,晶体管功放的开环增益量往往很大,开环指标往往不如电子管功放。而它的优良的电声指标是依靠施加了很大的负反馈达到的,为了抑制寄生振荡,晶体管功放中往往采用滞后补偿。这使得晶体管功放存在着发生明显瞬态互调畸变的机会,造成音质变坏。
    声音的软与硬  电子管放大器的核心部件是电子管,电子管放大是通过控制栅极上的电压变化从而改变由阴极到阳极上电子束大小而实现的,而晶体管的放大是通过基极控制由发射极到集电极的载流子量来实现放大的,这一点可以从电子管和晶体管的特性曲线上一目了然地看出,同时,由发射极到集电极“漏掉”的载流子也是极少的,声音在听觉上不会有“软化、柔和”的表现。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电子管音频设备音色温暖、醇厚的原因已完全展现。电子管放大器具有平滑波性的特性,可以降低数码味,使声音顺滑;而且中频表现突出,在播放人声、室内小品乐曲时,具有晶体管无法比拟的感染力;不过,播放大动态的交响乐、打击乐,或现代摇滚乐就不是电子管的强项了。
分享 转发
TOP
2#

阿胆 在 2005-10-6 1:27:38 发表的内容
准备推出一台超贵的T-200特别纪念版,由音乐名人监制,亲笔签名(世界名人录名人).稍后公布.

预想

这台机子全铜镀金机身,里面用料十足,全手工银线搭棚,电容电阻用尽猛料.输出牛电源牛特别精选...

看看大家还有什么建议,谢谢了




胆兄又要放毒了啊!
TOP
3#

胆味就是:当你偿了胆味再吃其他(指晶体管功放)就不知其味;胆是毒品,她让你一试就中招,想戒掉她就像戒毒一样的难!
TOP
4#

david 在 2005-10-16 0:27:46 发表的内容
恭喜lwm、科研级旗舰和rokey2三位!!!

另外也有些看不过眼,好好一个帖子,偏偏就有人来捣乱,什么心态啊,



同贺三位得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