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如今怎样才能找到“英国声”?
从“丝不如竹”谈起
文:陈正生 (2001/11/11)
--------------------------------------------------------------------------------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丝”,当然是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肉”指美妙的歌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都懂的:弦乐器不如管乐器美妙,而管乐器又不及歌喉美妙。我们且不谈“竹”与“肉”谁的表现力强,却想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讨论一下“丝”与“竹”的表现力。
丝弦乐器的表现力,是否真的不及管乐器强?看来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涉及到弦乐器的发展过程。
人们都知道,弦乐器最先出现的是弹拨乐器,然后才出现弓弦乐器。尽管都是弦乐器,可它们之间的振动形式是大不相同的:弹拨乐器的振动形式为阻尼振动,而弓弦乐器却与管乐器一样属于自持振动。
阻尼振动与自持振动的区别在于何处?阻尼振动是当振动物体受到外界的力作用后即产生振动。这种振动的特点是外界的力作用到振动物体上时,物体即振动,并很快衰减,要保持音量,必须继续给予力。因此,各个音之间是断续的。这类振动模式的乐器有各种弹弦乐器、击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自持振动的乐器,其振动方式是,当振动体受到外界的力而产生振动后,由于振动的能量可以及时得到补充,不仅可以保证音的延续,甚至还可以增强,这两点是弹弦乐器和击弦乐器所无法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持振动类乐器的表现力理应比阻尼振动类乐器强。由于弓弦乐器是自持振动,因此弓弦乐器的丝就未必不如竹--尤其是如今弓弦乐器的演奏水平得到充分发展以后。
至于“肉”(歌喉)这件“乐器”的控制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其表现力当然是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