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场音乐和HIFI音响音乐的对比 [复制链接]

查看: 9235|回复: 40
1#

动态压缩是录音过程都会有的,一般发行的CD,除了特别定制的发烧CD,一般都是在合理的动态范围之内。

但是这样的CD如果在自己的器材上播放感觉动态范围太大,那就是器材的问题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关于“小音量美学”,我努力实践过,对于人声、小编制室内乐,甚至一些流行节目,都是可以的。交响不行。


抱歉没有说清楚,我的意思是通过《小音量美学》的文章证明我的论点“细节表现好了,小音量也可以听得很清楚很过瘾”。


其实很多交响乐中都有很柔和的片断,只有一个小笛子或者一把小提琴在哼鸣,这时候虽然动态很小但是器材也应该可以表现好这个质感。
TOP
3#

“在弱音的时候他总要加大音量,在全体齐奏的时候还要减小音量”
这是因为器材对小细节信号的表现不好,需要开大音量把细节逼出来。参见老关的《小音量的美学》

事实上,由于我的功放和CD机的一再改进,在我的系统里面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甚至让我感到有些迷惑,因为我切切实实的分不出来声音的大小了。

我的意思是说,白天不论我开多大,我都感觉不到吵闹,根本不觉得是音箱在发声,因此开再大的声音只会感觉离演奏者更近了。而到了晚上,为了不影响四邻要关小音量,可是我一再的关小音量,无论我关到多小,都感觉所有的东西听得一清二楚,一点不觉得声压不够,和白天大音量听感没啥区别。
最后编辑sprs
TOP
4#

我说一个很有意思,但含义深刻的问题。

有没有人拿现场音乐的“速度感”、“解析力”或“通透度”来和HiFi器材比过呢?  

看似玩笑的一个问题,其实需要很深功力去理解,真正理解这句话就会明白,HiFi路哪条是正的,哪条是偏的。
最后编辑spr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