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非丝和鲁宾斯坦合作的贝多芬“大公”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 5035|回复: 29
1#

录音期间发生的事请看鲁宾斯坦回忆录。
分享 转发
TOP
2#

Dr kuang 在 2004-11-9 23:32:10 发表的内容
RCA在50年前后又有一次重量级的三重奏录音——小提琴和钢琴依旧是海,鲁两位大师,大提琴家则换成了皮亚提戈斯基——音乐史上有名的“百万金元三重奏”,这次录制了老柴的《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等几个曲目,录制过程中还穿插了“娇妻事件”。yilinliulin 兄是指这次吗?


鲁宾斯坦对两次录音都有精彩回忆。明天拿上来。
TOP
3#

龙神转世 在 2004-11-9 13:19:25 发表的内容
加肥猫 在 2004-11-8 23:15:57 发表的内容
另一位记得不清,哪位DX有发个图上来;还有什么好的版本,推荐几张,谢!

这也是我一直在找的一张。
借用鹤兄的图:


在鲁宾斯坦65CD大全集中有重发,我认为是整个全集中最重的珍馐,有比鲍翅皇鱼。
TOP
4#

Dr kuang 在 2004-11-9 23:32:10 发表的内容
RCA在50年前后又有一次重量级的三重奏录音——小提琴和钢琴依旧是海,鲁两位大师,大提琴家则换成了皮亚提戈斯基——音乐史上有名的“百万金元三重奏”,这次录制了老柴的《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等几个曲目,录制过程中还穿插了“娇妻事件”。yilinliulin 兄是指这次吗?


弗欧曼去世七年之后,鲁宾斯坦、海飞兹和皮亚第戈尔斯基组成了三重奏。1949年夏,三重奏在芝加哥的拉维尼亚公园举行了四场音乐会。音乐会非常成功,以至于有一个评论家把该组合称作“百万三重奏”(The Million Dollar Trio),该绰号很快就传开了。(三位独奏家本来就是百万身价,所以这个绰号还是很贴切――笔者)。但鲁宾斯坦讨厌这样,立即停止了三重奏的演出。但1950年在RCA唱片公司的安排之下,随后他们又进行了一些录音,甚至还演了一部电影。但排练时,海飞兹和鲁宾斯坦之间不时地出现无休止的音乐方面的争吵,他俩在最细小的乐句处理上,在他们各自不同的速度,以及几乎音乐演绎的每个方面都出现意见分歧。有时候,“讨论”变得相当激烈,结果艺术家们被迫中断排练。他们甚至为三重奏组应该叫“海飞兹-鲁宾斯坦-皮亚第戈尔斯基三重奏”还是叫“鲁宾斯坦-海飞兹-皮亚第戈尔斯基三重奏”而发生争吵,可怜的大提琴家却连机会也没有。不仅仅是关于三重奏的名字,在一次排练过程中,海飞兹中断演奏说“平衡完全不对了,我可以听到大提琴的声音了”。而鲁宾斯坦对此回忆道“他们要我象个老鼠一样演奏!”。鲁宾斯坦和海飞兹就此再也没有一起演奏过,他们迥异的演奏风格还影响了他们的社交关系。海飞兹甚至通过秘书回绝了鲁宾斯坦发给他的宴会邀请,两人自1952年最后一次交谈后再也没有面对面交谈过。(这在音乐家社交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笔者)。我查了鲁宾斯坦RCA的录音目录以及海飞兹在RCA的录音目录,只有他们在1950年的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纪念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拉威尔三重奏录音(可能就是全部了,在鲁宾斯坦全集中已经有重发了)。

[em26][em26][em26]
TOP
5#

(摘自《鲁宾斯坦回忆录》,部分笔者修改过)

鲁宾斯坦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室内乐演奏家………约阿西姆的教导之下经历了最初的成长阶段。然后和二十世纪一些最优秀的独奏家与合奏者成为合作伙伴,这其中,鲁宾斯坦参加的室内乐演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这对许多独奏家来说甚至是从未尝试过的,更不要说取得成就了。他在这一领域中取得最重要成就之一就是他在美国生活初期与雅沙-海飞兹及波兰出生的大提琴家艾曼努艾尔-弗欧曼合作完成的一系列三重奏录音,这些录音最终成了该领域的经典之作。此前,在1937年,鲁宾斯坦与海飞兹已有合作录音过,当时就由海飞兹提出想与弗欧曼合作录制三重奏。而当时Grammaphone公司由Fred Gaisb出面也确实想安排这个录音,但由于后来鲁宾斯坦移居美国及二战爆发而中止。1940年,鲁宾斯坦转至胜利唱片公司,再次提出三人录制三重奏唱片的计划。虽然计划当初是由海飞兹提出的,但此时海飞兹却为鲁宾斯坦是否能和弗欧曼及他自己“融洽配合”感到“担忧”……至少海飞兹的传记作者阿图尔-维施勒-维雷德是这么认为的。勃拉姆斯《B大调三重奏》Op.8、贝多芬《降B大调(大公)三重奏》Op.97和舒伯特《降B大调三重奏》Op.99在三天之内就录制完毕了(1941年9月11日至13日),最后一天的录音时间长达11小时。刚刚开始录音时,海飞兹和鲁宾斯坦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钢琴家经常抱怨小提琴家不错过任何机会将麦克风朝向他自己,另一方面,制作人查尔斯-奥康奈尔则认为弗欧曼的大提琴声经常被钢琴的低音区和鲁宾斯坦过度使用踏板所掩盖。在一些场合,录音师短时间地几次把靠近钢琴家的麦克风转向一边,以使大提琴声清晰地展现……海飞兹埋怨鲁宾斯坦喜欢拖泥带水地演奏浪漫的经过句。钢琴家觉得小提琴家在演奏中过于积极,总是冲在最前面。小提琴家觉得钢琴家的演奏肤浅,他自己则被认为过于冷漠。……(笔者:真实的揭示了海飞兹的演奏实质与其它两人是多么地本质上的不同,但奇怪的是他们的这些三重奏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当所有的录音结束以后,奥康奈尔和两位艺术家坐在录音控制室内,他亲眼看见另外一场争论:海飞兹和鲁宾斯坦在为唱片最终应采用哪一次录音而争论不休。他们俩都觉得对方选择了对自己有力的录音,从而损害了另一方的演奏。当一切都决定以后,弗欧曼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又再度发生。关于那几次录音期间海飞兹的演奏情况,鲁宾斯坦写道:“没有人能够达到他那样的完美,他演奏的音色总是很美,技巧无可挑剔,音准纯净,但当涉及严格意义上的演奏,我们之间经常缺乏根本的和谐与一致性。”另一方面,弗欧曼则是“一位令我中意的艺术家,是大提琴的卓越大师,在我们整个录音过程中,他鼓舞我们继续合作下去。在录制舒伯特和贝多芬时,我不时的和海飞兹发生争执,和弗欧曼却从不”。但据著名中提琴家普里姆罗斯回忆他和海飞兹与鲁宾斯坦合作录音时说,海飞兹对鲁宾斯坦十分忍让,他不记得海飞兹在其它任何场合曾有过如此“自我压抑”的举止。
TOP
6#

Dr kuang 在 2004-11-10 21:28:50 发表的内容
以霍和海的性格,恐怕无法合作,我印象中听霍洛维兹的室内乐合奏录音好象只有一个现场的?


在纪念卡内基落成70周年(好像是7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有海菲兹、霍罗维茨以及(记不清是哪位大提琴家了)合作的柴科夫斯基三重奏,我甚是喜欢这个充满亲情的温暖的演奏。
TOP
7#

[upload=jpg]Upload/200411101843498975.jpg[/upload]

[em26][em26][em26]
TOP
8#

尽管困难不少,最终的录音差不多令三位艺术家都感到满意,这一点在弗欧曼写给鲁宾斯坦的信中已表现得很明显:
(1941年10月24日)“保罗-希夫博士(音乐会经理)在电话上对我讲述了您被我们的三重奏录音迷住的情况。……我接到海飞兹和弗朗西斯(海飞兹的妻子)对我们的三重奏‘表示大加赞扬的电话’。您可以想像得到我们(弗欧曼和他妻子)是多么急切地渴望能听到这些唱片。既然您似乎已经同意让这些唱片出版,那么我现在就期望享受到聆听这些唱片的乐趣。”
(1941年11月18日)“我在留声机上反复播放了我们演奏的三重奏,我发现有些段落非常美妙动听,其它地方则出现默写错误。就最乐观的一方面看,我觉得我自己的演奏还不错(不能再好了),但还是被您和海飞兹的演奏比下去了。然而,我感到您演奏的一些段落有不对的地方,海飞兹演奏的一些段落也有错,至于我自己,正如我所说的,我感到失望……总的来说,我觉得三重奏的演奏极其出色,然而我还是带着一种批评、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听的。我今天下午在城里(纽约)有一点空闲时间,因此我就去了一家留声机商店,这家商店正在播放由科尔托-蒂博-卡萨尔斯演奏的贝多芬三重奏。现在我完全被美国迷住,我被征服了。我发现我们的三重奏演奏――无论是个人还是合奏――完美,分句表现美妙动听。除了少数几个地方速度过快之外,我认为演奏得实在是妙极了。我必须告诉您这一点,如果您在这里有时间的话,请您也亲自听听贝多芬的三重奏。有了今天下午的经历之后,我意识到我们演奏的三重奏是多么的出色。”
(1941年11月24日)“海飞兹并没有告诉我你们俩选择了哪一次录音,我把我的决定告诉了他。……我们现在该怎么做?这三段好像和您所选择的不符。这似乎比我所料想的要匆忙得多,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在明天谈论此事,那会较为适合。”
弗欧曼选定的录音最后终于被海飞兹和鲁宾斯坦接受,但是在发行时出现了一个问题。1941年12月15日,弗欧曼写信给鲁宾斯坦:“您个人和胜利公司发生了争执,而有关我们演奏的三重奏的问题又一次、或者说是永久地被搁置了。想必您和胜利公司的不和现在已经解决,自然是按照您的方式行事;现在,我们的三重奏任何了呢?……”这个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据维施勒-维雷德所述,当唱片准备发行时,RCA公司安排了一场音乐会,在“音乐会上,该三重奏将首都公演,以此作为唱片发行前的部分宣传活动。”但这场演出并未举行,因为1942年5月25日,弗欧曼――该三重奏中最年轻的成员――在一次小手术后身亡了,终年三十九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