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洲音乐文化之旅 [复制链接]

1#

这个行程不是累死也是撑死,到头来还是走马看花,花得眼睛都应接不暇,况且和音乐似乎也没搭上什么界,拜罗伊特和新天鹅堡只不过是个噱头。
以我的经历,奉劝不要参行。花费不菲但挤金枪鱼罐的团游。
可以设计一个时间大概在10天左右的纯西班牙深度游或意大利深度游,花费也省一点,得到的实际效果也会是一辈子的记忆。
分享 转发
超级歌剧迷
TOP
2#

所谓的不是赶鸭团,也仅仅是一地停留1-2天的行程,相对于维也纳、柏林、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巴塞罗那这些城市蜻蜓点水都不够时间,更不用说巴黎至少也得5天。07年我花了一个月只游历了西班牙的格拉纳达、瓦伦西亚、巴塞罗那、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巴黎这总共七个城市,回过头来觉得远远没有接触到这些城市的精髓,那时的开销在2万以内。
超级歌剧迷
TOP
3#

威尼斯的那些小巷你没有3、4天的功夫是永远不会摸着门道的,同样圣·马可广场一天里的不同时间段和相邻两、三天内的味道也会是决然不同的,所以,威尼斯是要花4-6天去逛的,这里突出的一个字是“逛”,是悠闲地去“逛”,去徜徉。
佛罗伦萨也绝不是在一天之内能体会的,你花在乌菲济的时间就要大半天,琵提也要半天,圣玛丽亚修道院那一干文艺复兴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圣地”级的教堂是要一家一家用心思去朝拜的,那少说也要2天。河对岸的大花园又要花一整天去细细品味。
罗马嘛,你花三、四天都觉得好像还没找到雷斯皮基笔触下的景致,而且雷斯皮基所描绘的那些景致即便被你找到了,你说看到和能体味到的时间段也不能是音乐中所描绘的是恰巧同一个。学美术或爱好艺术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大概要去两次。
而这三处在前面所列的行程中只是一天之内,能用金枪鱼罐头来形容就不错了。
超级歌剧迷
TOP
4#

威尼斯的桥---威尼斯纪游(一)

威尼斯的桥——威尼斯纪游(一)



水城威尼斯,留给人最深印象的是她那各式各样古朴精致的桥。
十多年前,看过电影《最后的贵族》,里面那段在圣马可广场拍摄的李彤投海自尽的戏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威尼斯的阴霾和灰色记忆。对威尼斯的印象还有一幅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名画,那上面阳光明媚,圣马可广场面前的运河千帆竞发,色彩在跃动,那上面的威尼斯又是心潮澎湃的威尼斯。
两年之前的差不多现在的冬日时节,我和几位朋友从西班牙一路驾车来到意大利,最后到了水城威尼斯。一出车站,迎面是一张热情的面孔,小伙子是旅游集散中心的服务人员,他热情地问我们有没有订过旅馆,我们行前在网上查询过几间旅馆,一问他才知道那几家旅馆都是在威尼斯离岛上,离开景点中心很远。小伙子询问了我们大概需要什么价位的住宿条件后,立即为我们推荐了几家离开火车站不远的旅店,还一家家为我们电话前去询问,由于临近威尼斯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旅店几乎都被事先预订一空,所以很不好找。终于,他通过旅游集散中心的网罗替我们找到一家不错的旅馆,两星级,距离火车站才5分钟路程,到威尼斯主要景点都很方便。细心的小伙子还替我们画了张地图,让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旅店。
旅店的前台是一位典型的意大利姑娘,热情喷张的大嘴,打扮得很时髦,发型也很漂亮,使得你忍不住要盯着她多看几眼。查看了一下我们的房间,虽然旅店很小的门面,但有五层,只剩下两件空房,房间都不大,但设备一应俱全,窗口还有一个全封闭的小院子,院子里郁郁葱葱,感觉挺不错的。由于我们欧洲一路走来都操法语,所以改不了口,用法语询问她我们能住几天。没想到这位意大利姑娘竟用纯熟的法语带着意大利人的热烈语调告诉我们,由于所有的房间在狂欢节期间都已经被预定,所以,我们最多只能住一星期。一星期,正好我们能在狂欢节之前的宁静气氛中难得地好好端注一下威尼斯!
出门转角就是一家意大利餐馆,简单地吃了点,就趁着夜色去逛街了。这一夜是夜雾蒙蒙的,一切都在黄朦朦的雾色笼罩之下。转过几条小巷,就跨过了来到威尼斯的第一座小桥,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桥,桥的一头是一座电话亭,另一头是一个小广场,广场的另一头就是运河,实际上,慢慢迷雾就是从运河边阵阵浸渍过来的。桥头的路灯把远处的迷雾照得泛出陈旧的黄色,好似威尼斯空灵的尽头,在无人的夜晚,这座小桥孤零零地突兀在小河上,有点瞋人。再往前穿过几条稍热闹点的小巷,巷边有几家出售玻璃工艺品、皮包和威尼斯假面具的工艺品小店,夜晚还亮着橱窗和店堂的灯。出得这条巷子,眼前一片开阔,我们回到了主运河码头和火车站对面的沿河大街,正对着火车站就是一座文艺复兴式样的华丽的单孔大跨径石桥,桥面十分宽阔,两边分散着几位拉着手风琴、弹着吉他的卖艺者和几位兜售小工艺品的小贩。桥上也是阵阵迷雾,但并不觉得冷风袭来,这种迷雾,好像轻纱裹着你,轻揉着你,海风裹着海腥气吸入你的鼻翼,清润着你的心脾,好新鲜的感觉!
火车站广场前有一个玻璃罩子罩着的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圣母哀悼》,不过圣母玛丽亚膝盖上换成了一面星条旗,这不知是哪一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后来又再次经过这座雕塑,也没细细察看。运河边集中了好几处运河巴士的码头,威尼斯是没有一条笔直马路的,由于被大大小小的运河及小河分割,在主岛上是不通行汽车的,所以也没有公共汽车,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巴士汽船,有多达十几条线路,几乎是四通八达,是旅游者和当地人的主要代步工具。这些码头边是一行行的伫立在运河中的木桩,尖尖的插在运河里,白天可以看见木桩上还好看地画着蓝绿相间的横条。这些木桩在威尼斯四处可见,因为它们是用来停船时系住缆绳的。阳光明媚时,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荡漾着这些蓝绿相间木桩的倒影,煞是好看,威尼斯就是在这些细节上打动了你!
沿着这条沿河大街一直往前,一路上是一长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商店,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好好地逛了个底朝天。街的尽头又是一条小河,河上一座精致的横跨小桥,铁的栏杆,简单而秀气,小桥另一头是一个小公园,不远处就是长途汽车站,边上又是几座大小不一的桥,迷雾天看不出他们的好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我又多次来这里游荡。这里宁静的清晨,晨曦打破树林间的薄雾,晨风吹过站在小桥上的行人的发梢,桥的一边是宽阔的大运河,运河的两边宏伟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厦鳞次栉比,在明晃晃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桥的另一边是一条寂静的稍宽的小河,河上还在很短的距离中静卧着好几座小桥,有一座是木结构的,采用的是几何算式式的结构,古老而结实,河中飘着几条两端尖尖的、船头高挑着的小船,穿上安者豪华舒适的座椅和茶桌,船夫穿着统一的黑色夹克,那就是著名的威尼斯的招牌——“贡多拉”,船夫和小船还有这条小河一样悠闲,在微波中悠悠荡荡。
第二天早餐是旅馆里的自助早餐,已经很不错了,还是免费的,这样的旅馆实在是价廉物美的,如果能早点在网上预定的话,可能还会便宜点。我们几个出了旅馆,沿着和昨晚相反的方向的小巷一直往北走,弯弯绕绕,中间经过了几座教堂和规模小一点的几处广场,由于是冬季,还处于狂欢节前一周中难得的寂静中,所到之处很少见到游客。本地的威尼斯人好像还没这么早出门的,沿巷子的店铺都还紧闭着橱窗。前面到了一座面开宽阔的文艺复兴式样的大教堂,前立面的山墙上有一面硕大的花窗。教堂前面是一条静静的小河,教堂门前有一座别致的小桥,和教堂前小广场以及面前的小河一样的雅致。冬日的灰色调被小桥边泊着的两条花哨的“贡多拉”挑拨得一下子鲜活起来,威尼斯运河中流淌的是亚得里亚海灰蓝色的带着墨绿色的海水,平静得像一汪墨玉,瓷白色的石桥,砖红色的教堂墙面,眼前是黑色的两头尖尖的小船,小船中的躺椅上铺着华丽的酒红色的镶着金丝的靠垫,靠垫上有着大大的金色的流苏,划船的船夫带着的平顶礼帽也是镶着金色,一袭黑衣,在这个无人的清晨,这样的景致着实令人遐臆。
一路上走来,经过不知多少不知名的小巷,迈过不知多少座各式各样的小桥,有时为了找到地图上的一条小巷,走到小巷的尽头,看似一堵墙挡在巷子的尽头,正在疑惑,走近一看,原来尽头的建筑墙面中开出一个狭小的门洞,穿过黑乎乎的门洞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建筑的另一边俨然已经是紧挨着河道,出得门洞就跨上了一条再小的小桥,一跃而过就是到了另一条小巷了。威尼斯的这些迷宫似的小巷,窄的仅能容得一人通过。想必,到了狂欢节时分,真是会万人塞巷了,那摩肩接踵、举步维艰的程度实在是能够想象得到的。
威尼斯就是一座建在木桩和石基座上的城市,整个威尼斯被纵横如阡陌的约480多条小河分割,又被总计400多座的桥梁联为一体。这些河道和桥梁就构成了威尼斯独一无二的别致风景线。在不断向圣·马可广场进发的途中,一定会见到横跨在主运河上的一座体量巨大的单孔石桥——瑞阿尔托桥,这座桥因为出现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而为世人熟知,如今俨然也成为了威尼斯的象征,1617世纪威尼斯画家的笔下也多次出现这座石桥的身影。石桥的桥拱上现在是一字排开的一溜小店铺,现实中的威尼斯商人们接待者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们,这里每天的旅游纪念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收入是很可观的。桥下也是一字排开的商铺,出售的物品比桥上来得档次略低一些,价格上也便宜一些。转过这个市场,跨过几排廊柱,见到一个闹中取静的鱼市,据说这是威尼斯两大鱼市之一,可能已经接近十点,鱼市已经人群稀少了,相反,旁边的花市倒是人头攒动,在清晨的雾气之中,鲜花鲜得分外鲜得妖娆欲滴。
这时,你身边的行人和各种肤色的旅人逐渐多了起来,小贩的叫卖声也开始此起彼伏,耳边临海的涛声也响了起来,因为,这时距威尼斯的中心——圣·马可广场不远了。广场三面为各种商家、店铺包绕,一面即是金碧辉煌的圣·马可大教堂。这是一座融合了拜占庭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风格的装饰栏杆,体量虽不大,但从建筑外表、雕饰到外墙的壁画到建筑内金碧辉煌的天顶画,无不极尽奢华、瑰丽无比。旁边高耸的圣·马可钟楼,洁白的四边镶嵌着热烈的砖红色的楼体,显得圣洁而高贵。广场的一边通向威尼斯港的码头,这里,就是出现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李彤越海的水岸。这里,竖立着密密麻麻的木桩,石砌的岸边,惊涛拍岸,木桩上系着停泊在此的一条条贡多拉小船。一座座狭长的木板栈桥一直通向海中,游人们就是从这里登上贡多拉游览威尼斯波光粼粼的水城的。
我一共先后四天来到圣·马可广场。一次是清晨的薄雾中钟楼透出婆娑隐约的身姿,岸边鲜畅的海风带着雾气吹向面颊,远处对岸的宫殿隐约乍现;到了下午,再次来到这里时,整个广场是一派浓雾紧锁,巍峨的圣·马可钟楼不见了踪影,广场上人影稀疏,只有不多的几处鸽群在咕咕鸣叫,这时的石岸边最接近电影中那愁雾紧锁、寒气逼人的氛围;到了第二天中午,云开雾散,来到威尼斯几天来难得一见的金灿灿的阳光终于拨开云雾,撒满了威尼斯的河道和大街小巷,这时圣·马可广场上如同节日,摩肩接踵的人流,鸽子也不知从哪里一下子冒出许多,从游人手中争抢鸽食,这些鸽子丝毫也不怕生,肆无忌惮地停在游人的头顶、肩头和臂膀上,一个穿着粉红色大衣的小姑娘和同伴开心地嬉戏者鸽子,冬日温暖的阳光洒在她的面颊上,这时,你会觉得威尼斯是最开朗的微笑的威尼斯;夜晚时分,华灯初上,广场这边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柔和的黄色的灯光映射着深蓝色的天空,衬托出广场四边的空灵和深邃,有种神秘的绰约气氛。
威尼斯的桥最著名的有两座,几乎是游人必到。一座就是前面提到的瑞阿尔托桥,另一座就是那座饱藏着昔日悲情的“叹息桥”。 “叹息桥”建于1603年,这是一座其貌不揚的桥,但又是那么有名气。她不像其它的桥横跨在河岸上,她是高高地悬在两栋夹河的建筑之间,桥的一面是总督府, 十五世纪的时候那里是审讯犯人的地方, 不过到这里受审的犯人,都不会再活着出去,因为他们都是被判了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人。 行刑之前, 他们走的最后一条路就是这座桥, 从桥的这一头走向另一头的监狱行刑。 那时候,桥上有窗户,犯人可以看这个世界最后一眼,过桥的时候,看着即将离去的世界,犯人会发出后悔的叹息,久而久之,连桥都受了感染,然后叹息。每年有无数的恋人会跑到这座桥上来接吻, 因为传说在“叹息桥”上接吻, 爱情会永生永世。我走了上去, 站在桥上,看着下面平静得沉沦的河水,透过雕刻精致的花窗看向远处河道尽头的运河,时空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那令人窒息的宗教桎捁的年代。

对我来说,威尼斯还有一座十分重要的桥,这座桥和一位伟大的女性关联在一起,我也并不知道她的确切名字,这是位于威尼斯著名的凤凰歌剧院的后门边上的一座十分俭朴的石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全盛的年代,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初,是凤凰歌剧院的常客,她从这里声誉鹊起,卡拉斯对凤凰剧院有着特殊的感情,她在这里先后演唱了《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女武神》、《图兰朵》、《诺尔玛》、《茶花女》、《拉美摩尔的露琪亚》等歌剧,195437日是卡拉斯最后一次在凤凰歌剧院登台演唱,她演唱了凯鲁比尼的歌剧《美狄亚》。卡拉斯在费尼切演唱的七年也正是凤凰剧院最辉煌的鼎盛时期,威尼斯见证了卡拉斯的辉煌。如今,在费尼切剧院的前厅中还陈列着卡拉斯当年的剧照,常年有售卡拉斯的唱片。对于卡拉斯的粉丝,很多人来此凭吊缅怀卡拉斯,由于费尼切歌剧院在1996年的一场大火中几乎被焚为灰烬,现在的凤凰剧院是后来重建的,所以如今剩下来的原始建筑几乎就只剩下这座位于凤凰剧院后门边上的石桥。当年,卡拉斯演出结束后就是从这座石桥上走过回公寓的,不知有多少热情的观众和紧追不舍的记者在此等候卡拉斯经过。这座小桥令人无限伤感,怀念着这位空前绝后的伟大女伶。如今,这座小桥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热闹,很少有游人到此驻足,多少显得空空荡荡。但对于永远记着卡拉斯的那些追随者来说,这里的氛围是再好不过的了,站在空空的石桥之上,四周的水面波平如镜,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卡拉斯那幽怨、悲切的歌声似乎又浮荡的威尼斯的天空之中了……




                                            (摘自我的博客:metamophore的博客)

超级歌剧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