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磁带:40岁的你还记得吗?20岁的你见过吗? [复制链接]

1#

巴比罗利/BPO的《马勒第九》的双卡带是我最早认识巴比罗利及其马勒的开始,而且其中的介绍及其详尽地记录了这份录音诞生的经过。说明书的详尽是远远胜过后来的CD说明书的,就算今天的“世纪伟大录音”重发了这个录音,说明书也没有磁带说明书来得详尽。对这盒磁带,我是很有感情的,见到王先生的这些图片,不禁勾起了久远之前的美好回忆。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2/1 16: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超级歌剧迷
TOP
2#

RCA这个金色封面系列中最优秀的应该是海飞茨的几张,她们引领了我认识了海飞茨,就在这几盒磁带中,海飞茨演奏的格拉祖诺夫a小调和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都是具有典型的天鹅绒般音色、热烈的音色,实际上,磁带很好地传达了录音的大部分音响效果,至少优于同期RCA终末期的LP。记得Buget Classic是个廉价系列,其中一张布尔特指挥的沃恩·威廉斯的《绿袖子幻想曲》、《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等几首作品,是我最热爱的,甚至于超越了后来听的巴比罗利和马里纳。
超级歌剧迷
TOP
3#

怀旧加凑热闹

这个帖子将中年一代的爱乐人的记忆一下子汇集起来。
确实,我们这一辈爱乐者从收音机开始,然后是卡带(当然中图进口的虽然对学生仔仍然是不菲的一笔开销,但很多人还是将这些磁带捧在手心甘之如饴,我还外带从电台、别人的磁带、CD转录了大约400来盒磁带)、CD。当然对我,一开始还经历了LP掺杂其间,还有一些LD、MD、HVS等。那些年,每年的音像展都是人头攒动、趋之若鹜,其盛况俨然也已成过眼云烟,成为一片逝去的温馨的记忆。
如今手边还能找到的就这些卡带了,其余的都散尽于历史的烟尘之中了。
Cassettes.jpg (, 下载次数:187)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Cassettes.jpg

cassettes 1.jpg (, 下载次数:186)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cassettes 1.jpg

cassettes 2.jpg (, 下载次数:185)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cassettes 2.jpg

cassettes 3.jpg (, 下载次数:181)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cassettes 3.jpg

cassettes 4.jpg (, 下载次数:179)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cassettes 4.jpg

cassettes 5.jpg (, 下载次数:180)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cassettes 5.jpg

Mahler Sym.No.9,Beethoven 9 Sym.-BPO,Karajan(DGG 2+6 cassette).jpg (, 下载次数:177)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Mahler Sym.No.9,Beethoven 9 Sym.-BPO,Karajan(DGG 2+6 cassette).jpg

Beethoven Misa Solemnis-Gewandhauser Orch,Kurt Masur(Eterna 2cassette).jpg (, 下载次数:177)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Beethoven Misa Solemnis-Gewandhauser Orch,Kurt Masur(Eterna 2cassette).jpg

Mahler Sym.No.9-CSO,Solti(Decca 2Cassette).jpg (, 下载次数:177)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Mahler Sym.No.9-CSO,Solti(Decca 2Cassette).jpg

Mahler Sym.No.9-CSO,Solti(Decca 2Cassette,box).jpg (, 下载次数:171)

jpg(2009/1/6 19:52:21 上传)

Mahler Sym.No.9-CSO,Solti(Decca 2Cassette,box).jpg

超级歌剧迷
TOP
4#

自录的磁带

原先有这样的整盒磁带大约40几盒,总共400多盘,如今绝大部分都处理掉了,剩下还有100多盒。封面是用很工整的印刷体写的,外文功底就是那时候练的。
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本人是国内第一号的乐迷,大概不会有别人拿得出这样的磁带了吧?
cassettes 6.jpg (, 下载次数:168)

jpg(2009/1/6 20:13:43 上传)

cassettes 6.jpg

cassettes 7.jpg (, 下载次数:166)

jpg(2009/1/6 20:13:43 上传)

cassettes 7.jpg

cassette 8.jpg (, 下载次数:161)

jpg(2009/1/6 20:13:43 上传)

cassette 8.jpg

cassette 9.jpg (, 下载次数:159)

jpg(2009/1/6 20:13:43 上传)

cassette 9.jpg

超级歌剧迷
TOP
5#

台北有些烧友将LP记录成数码格式,然后刻成光碟或是转成磁带欣赏的,我也很想干这事,可能力不够。
从电台转录磁带很费神、费时间。好的节目需要事先拿好节目表,等在录音机旁,有时需两台录音机同时录,尤其是歌剧就是这样。由此,知道当年干风衣版盗录现场音乐会的“烧友”干的是一件体力活和脑力活。
最气恼的是电台的讯号不佳,有时需要等重播,反复录,才能录到满意的效果,好在那时电台一般都重播三遍。所以,为了录这些东西,有时尽干逃课、逃学的事。
薛金颜那时制作了几期很好的节目,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了连续几期卡拉斯的专题,但苦在节目讯号传到上海,已经五味杂陈了,在没有调频广播的年代,只好将就了。就是通过这几盘录得很差的磁带,一下子喜爱上了卡拉斯马不能自拔。
斯苔方诺的那波利歌曲在20年前市面上根本见不到有磁带和唱片,有一回在电台里听谭冰若教授的节目,知道了有斯苔方诺这位男高音,后来偶然一次在上广的节目中录下了他立体声时代的大约十来首那波利歌曲,喜欢得不得了。把转录的这盘磁带反复听得掉了磁粉,后来有一次在学校里被一位年轻的带教老师发现,讨了去,原来他也是斯苔方诺的“粉丝”。此后,这盘磁带虽然离开了我,但对这盘磁带的美好回忆时时泛上心头。真希望老师又把这盘磁带转借给其他人,让更多的朋友热爱上斯苔方诺。
那些年,几大音乐电台好的广播节目几乎都一次不拉地转录下来,这样的活一直干到大约95年前后。以后,开始有经济能力买CD了,开始慢慢告别磁带了。这些磁带中封存了我整个高中和大学时代的青春记忆,
感谢王峰先生的新年话题,让我们有机会聚在一起回忆美好的青年时代。
超级歌剧迷
TOP
6#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09-1-6 22:58:00 发表
^_^
看看是些什么东东?


在上音图书馆见过,那时还属于资料不外借呢。
超级歌剧迷
TOP
7#

那时候,有“十大”男高音、“十大”女高音之说,不知今天的人们还能数得上来吗?
超级歌剧迷
TOP
8#

我来数一遍,不知还对不对?
十大男高音:卡鲁索、吉利、斯基帕、(麦科马克)、(劳里-沃皮)、比约林、盖达、莫纳柯、科莱利、斯苔方诺、贝尔贡奇、帕瓦罗蒂。括号里的两位可能不同的人说法不一,这里面应该还有多明戈,但绝没有卡雷拉斯。可能还会有维克斯,但经典的说法就是除了两位瑞典男高音其他人都是意大利男高音!
十大女高音就更复杂了:好像是从卡拉斯开始的,卡拉斯、苔巴尔迪、斯科托、萨瑟兰、卡巴耶、弗雷尼、尼尔森、普赖丝、施瓦茨科普芙、洛丝-安杰莱斯、里恰蕾莉或卡纳娃,没有把卡拉斯之前的上世纪初到40年代末活跃的女高音算进十大女高音的说法。
还有“十大”小提琴家的说法,那就更见仁见智了。
最后编辑yilinliulin 最后编辑于 2009-01-06 23:45:23
超级歌剧迷
TOP
9#

邵义强编译的这本《世界大演奏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开眼界的好书,直到今天,我还时不时地拿出来翻一下,每每还能给人教诲。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有些虎头蛇尾,后面介绍的稍微二线的演奏家有些太简单了资料性不够。
超级歌剧迷
TOP
10#

邵义强的这后面一本书的精彩之处是介绍了活跃于6-70年代以后的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以及各大乐团的情况。可以说,里面的内容,有些至今还十分冷僻。像Peter Serkin,至今也还很少人关注他的演奏,像里面介绍了一位专门花大力气演奏李斯特全部作品的老太太,就是很有一番作为。这本书的资料性很强。
超级歌剧迷
TOP
11#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09-1-6 23:56:00 发表
还有这个,一套有20多本,当时舍不得买,只买了交响曲部分。
PC170031.jpg (, 下载次数:183)

jpg(2009/1/7 0:07:07 上传)

PC170031.jpg

PC170033.jpg (, 下载次数:182)

jpg(2009/1/7 0:07:07 上传)

PC170033.jpg

超级歌剧迷
TOP
12#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09-1-7 10:13:00 发表
砍柴兄上的第一张图,瓦格纳的那盒,封面头像是瓦格纳?
怎么就发型像,其它都不像?
^_^


因为这张是索尔第为电影《瓦格纳》所录的配乐,都是瓦格纳的音乐。当然,封面头像是演员扮演的瓦格纳,当然不是很像瓦本人了。这张我见过CD。
超级歌剧迷
TOP
13#

80年代末期上海的中国唱片厂引进了一条大型的胶片压片生产线,同时通过Decca、CBS等几家公司引进了版权,生产过一批引进版的古典黑胶,以CBS的“伟大作曲家”系列为多。我买过几张:迪图瓦的《天方夜谭》、《拉赫》、《科普兰》这几张。我买的时候中唱已经差不多要倒闭了,宛平南路上的门市部几本门可罗雀,这些唱片以¥11的价格“倾销”。当然,最后还是卖不掉。古典音乐产业在中国之不兴盛从那时起就初露端倪了。
超级歌剧迷
TOP
14#

对CD几乎不感兴趣了,几乎有一年没买过CD了。
爱乐到今天,似乎觉得自己已经不爱乐了。
超级歌剧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