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版的神话 [复制链接]

查看: 27655|回复: 164
1#

angY 在 2006-6-13 14:09:35 发表的内容
其实是‘物以稀为贵’想法在捉弄吧。

想一下,若两个版本都有卖,我想更多人会选择新版。科技在进步,cd转录效果不至于越来越差吧。


事无绝对,老版的确不一定胜出,新版音质出众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但是CD的制作并非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反而正是因为技术的进步,给了后期制作以更大的自由发挥的范围,所以往往技术被滥用.例如,早期的发行的CD(我说的早期是87年左右之前的制作),很少利用NR (Noise-Reduction).而现在抑噪在翻制早期专辑的时候被使用的比较普遍.早期CD大多电平比较低,这样会少有动态失真,而现在动态限幅器使用的比较广泛.当然使用得当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但能够把握的好的制作人是很少的.最后最重要的,一张CD制作的是否出色,使用什么母带,第几代母带有非常大的影响.并不是说老版一定会使用原始母带,有些个别情况,反过来,新版倒是原始母带制作的也有.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老版CD在母带这方面会占有一些先天之利.
分享 转发
TOP
2#

新版,老版CD的讨论虽然看上去好像是个单一的问题,但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他涉及了很多方面.

1.是否有计较版本的必要,还是只要是一个录音,随便拿一张听都一样.
2.老版的优势在哪里,是否因为技术的发展,新版的音质就胜出老版.
3.新版的优势在哪里,是否越老的东西越好.
4.现在老版CD有没有所谓的"神话"存在,是否只要是老版一定是涨价的.看看ebay,98%以上的老二手CD是低价的.而20年前如果是100元人民币买的一张CD,现在卖200元人民币是否就真得意味着涨价了.20年前的100元和现在的200元,能比吗?
5.市场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TOP
3#

公牛 在 2006-6-14 11:13:52 发表的内容
大家全在讨论唱片老版新版的音质问题,可忽略了唱片本身的真正价值------------------音乐!
我的唱片有百分之三十都是单声道的,可我听的比立体声的还要让我感动,因为我听的是音乐!


没有人忽略,但讨论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讨论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自然有着重点.否则范围太广无法讨论.现在也没人说要见一张老版,不论什么内容就要买.

所以别人听的也是音乐,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境界特别高.
TOP
4#

我觉得说老版(早期CD),不要只集中在西德版,日本版也是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做工非常好.一些极早期的日版CD(大约84-85年前的),还有使用Pre-emphasis的,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的CD都不使用这项技术了.
TOP
5#

我觉得现在网络时代,大家可以方便的交流看法,观点,也是一种幸福.15-20年前,那时候我也是觉得,同一张专辑,买什么还不是一样的.现在回头看看,当时在上海花132元买的所谓正版CD,好多都是奥地利版,还有不少是美国的俱乐部版,让奸商以次充好,还把只能直销的低价俱乐部版拿出来当零售版销售,如果当时有人指导一下,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同样的钱,完全可以买另外一些选择.那现在积累下来的片子也完全不同了.
TOP
6#

楼主的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我以前也提到过多次,讨论老版,新版离开具体专辑很难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但是,为什么老版会好, 为什么新版会好,大概的原因还是可以列举出1,2,3,4等等数个因素的.

有人觉得老版拿来是主要当摆设的.这就是一些接触不多的人想当然了.既然是老版,那么肯定有新版,只有热门的,经得起考验的,得到大家认同的专辑才会一版再版.老版CD多了,到目前为止发行过多少CD数得清吗?少说几百万吧,但能够大家都要的有多少?这是大江淘沙刷选下来的.当然可能有个别是商家炒作上去的,但如果你是长时间观察留意的,有至少数年经验的,那么就不会轻易受骗.只有刚进市场的才容易被骗.而且CD当时推出的卖点是什么,就是重复播放不会磨损,为什么当摆设呢?CD买来就是听的,就因为你自己没有, 就觉得别人买来是当摆设的?这个依据不足吧.

当然,有部分人对老版CD有抗拒心理,一部分是因为目前部分老版CD在国内被价格炒高.那么这个我就没有办法了.我主要是上国外网站买CD的.淘CD也是一种乐趣,好的CD,好的老版CD不一定代表价格一定是高昂的.事实上有许多老版CD都可以用低于新版CD的价格购买到.如何在ebay上面发现你需要的CD,如何可以发现一些别人没有留意的拍品,从而让和你竞争的买家更少,也是一种经验.

我重复一下,我完全同意,老版新版,究竟哪个好,要看具体专辑而定.但是觉得老版CD压片质量不行的,不要老盯着几张有孔的所谓银芯.老版CD种类多了,看看日本早期CD的质量,把CD拿在手上掂掂份量,这么轻的东西,你造样可以感觉到差别.所谓的银芯CD也是国内的叫法.其实在国外要分得更细.例如WEA就是在铝层上面再涂一层油漆的.
TOP
7#

上山砍柴 在 2006-6-18 23:03:42 发表的内容
对流行音乐的版次问题不了解。
不过据说流行音乐的早期与后期出版的同一录音制做质量相差非常明显。
我有过一张ABBA乐队的专辑,此专集中的一首歌与后来收进精选集中的同一录音,相差是很明显。这种差别相当于古典中的正价发行与劣质廉价发行的同一录音的差距那么大。


实在是巧,就是前天我刚收到在amazon.co.uk上面买的ABBA Greatest Hits 30周年精选.封面不错,用的是当年瑞典LP版本的封面.但碟片使用了香港流行CD复刻的那种黑碟,这点不怎么喜欢.音质的话,电平明显高.我的simaudio p5,听这张音量开到16,用以前西德版放同一首歌曲,音量要打到22.ABBA其实有许多歌曲,高音都是有点炒,有点刺的.相对而言,还是旧版好一些.我记得我比较了一首歌,好像是waterloo(可能会记错),虽然老版音量低,但里面几下鼓声更扎实,更实在.而新版虽然音量高了,但觉得动态变小了.



TOP
8#

xxpv 在 2006-6-19 0:56:03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6-18 23:31:08 发表的内容
上面是西德版.下面是刚发行的30周年精选.而且这个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绝大部分的新版CD都有这个问题.


请教一下:从这个图看出什么问题?


你在国外的,英文应该没问题,自己看这里吧.

http://www.mindspring.com/~mrichter/dynamics/dynamics.htm


从这个图来看,如果没有动态的削平(需要把图进一步横向放大观察),就一定用了动态限幅器.不论哪种都是有害于音质的.通过高音量,来让使用普通播放设备,(例如随声听),获得悦耳的感觉.但在hifi音响上,音质是降低的.
最后编辑Raxel
TOP
9#

同一首waterloo

上面是西德版.下面是刚发行的30周年精选.而且这个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绝大部分的新版CD都有这个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