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3975|回复: 763
1#

S兄举了贝多芬、梵高的例子来类比马勒的不幸,不幸造就艺术家。

而我对马勒的反感,恰恰在于他根本没有什么不幸。少年成名,载誉欧洲(卡拉扬也不过如此),娶得佳人归,可谓名利双收。如果说马勒人生不幸让他痛苦不堪,那他的老师布鲁克纳早该自杀算了。

其实我一直赞同不要用音乐以外的东西影响音乐欣赏,比如不要带着专制独裁的眼镜去听肖斯塔科维奇,不要在听贝多芬的时候总想着乐圣耳聋和恶疾缠身。但是我得承认,对于马勒音乐中巨浪滔天的痛苦,我实在不能把它们理解成为人类广义上的苦难并感同身受。对马勒来说这些痛苦可能是真实的,对于我来说它们是矫情而虚妄的。

我更加愿意听健康的人格所产生的音乐,比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格里格、德沃夏克、舒伯特、布鲁克纳以及所有巴洛克。对于压抑而坚强的人格所产生的音乐,比如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或许算上西贝柳斯,我也愿意去认真体会,因为我也有压抑的时候,他们的音乐往往是最大的宽慰。我很少听的音乐有两类,一类是没有情感的音乐,比如理查施特劳斯,斯特拉文斯基,另一类是矫情虚妄的音乐,比如马勒和瓦格纳。当然不是全部都不听,不过毕竟还是听得少。

以上如有得罪见谅。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29 0:18:5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是啊。我觉得老肖表达痛苦和压抑是最棒的。而且他不像勃拉姆斯、西贝柳斯那样压抑着,他能发泄,能反击。老肖真是个十足的怪物,一方面他的一生(特别是被点名后)就是在想方设法保全自己和家庭,另一方面他又在用音乐不断反击和发泄。

我喜欢老肖,因为他恰恰是马勒的反面,是对一切浪漫矫情的解毒剂。再没有谁能用随便几个简单的乐句就把彻骨的悲愤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老肖音乐里面的慢乐章,虽然还是那么怪腔怪调,但我听来是人世间最感人的片段。(比如第二钢协、15交响曲中的大提琴,太多了)
TOP
3#

Hyben和Shenming兄说得太好了,把我想说的都说了。

Chopin兄说的音乐的真实。其实我也赞同。马勒的音乐也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他这个人。不过对德彪西这些人道德的问题,和我讨论的性格问题还多少不同,比起道德来(这是人的社会性质),人的性格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我觉得人的道德很少影响他的音乐(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不道德,而且说音乐这东西很少表现道德,不是一码事,除非是苏维埃和我们的某些音乐),但人的性格肯定对音乐有影响。艺术家都敏感,都夸张,这我了解,但不是说所有的敏感,夸张都是好的,这是我对艺术的观点。英国人培根的艺术,其夸张的方向就是恶心、猥亵、血腥,这绝对是艺术不可缺的一部分,也绝对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但它不是最高格调的艺术。它们都是个人情绪的表达,但无法上升到人类升华的高度,因此我不认为它们是第一流的艺术。我对马勒的态度同样如此。
TOP
4#

原帖由 yilinliulin 于 2009-9-18 0:04:00 发表
加精置顶了哦!
168史上最雷人的帖子之一,各种的雷人言论此起彼伏,充分发挥了168人群的想象力,实在是语不惊、死不休。
最后,大浪淘沙,汉斯力克最终走向了历史的反面,李斯特、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在他们的身后相安无事了,汉斯力克之流被历史的抛弃,和其短见、极端是那么惨不忍睹!


大师别当真,我们这些普罗乐友,音乐分析不懂,乐理似是而非,还不就是搞些关公战秦琼来玩玩儿嘛。要说汉斯力克,那也是高人,也是拿着谱子听音乐的,咱们怎么能有那样的高度。168最近闷的紧,有这样的帖子多好玩儿。

其实我也不倒马,我只是觉得他啰嗦。如果说幸福,小莫2分钟的慢乐章就说得清清楚楚,且乐而不淫;如果说痛苦,老肖一个简单动机就让人刻骨铭心,寒心寒肺。相同的话,马勒要说上2小时,还得弄一大帮人来说,生怕说不清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