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河钢琴协奏曲在国际上的地位 [复制链接]

查看: 7189|回复: 20
1#

回复:黄河钢琴协奏曲在国际上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很多音乐,比如一些古琴曲,其意境往往和莫扎特、贝多芬他们颇有共通之处。音乐由心而发,虽然略嫌单薄但是纯粹可喜。


可惜好苗子没能延续下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学李斯特这一路,音乐非得和什么别的东西挂钩,或描写景物、或描写战役、或描写历史,或描写什么活动和人物。写的人固然要这么写,听的人也得这么听。。。。。。这类音乐好是好,可是保险听不了20遍就有些厌烦了。或者说,这类音乐最适合的地方是现场而非斗室;它们要传递的感情是真切的,但并非普遍的。你可以在一个晚上听到《黄河》,并为高扬的民族情绪激动不已,可是谁也不可能每天晚上都这么着激动一次。更多的时候,是带着一肚子郁闷回到家里,安排好老婆孩子以后,在勃拉姆斯的室内乐里和那个同样郁闷的老人产生共鸣。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黄河》里面蕴涵的真实感情,偶尔听听也很激动。我想对一片音乐作品来说,其作者应该感到足够欣慰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