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暮秋悲歌——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版本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20780|回复: 118
1#

谢谢公子。:)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612141552816055.jpg[/upload]

第四交响曲

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我常常这样想:
如果勃拉姆斯能象乐圣那样也写九首就好了。
勃拉姆斯在完成这部作品时只有五十二岁。
这部作品体现了一种近乎严峻的矜持以及一种忧郁,
然而并非浪漫的愤世疾俗,
而是一种伤感与理解融为一体的少有的情绪。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具有悲壮浩大的气势。
一开始便由弦乐器呈示宁静伤感的主部主题。
反复变奏中情绪激烈。
副部第一主题在号角般引子后由贺号和大提琴奏出,
明朗而宽广。
副部第二主题由部分管乐器吹出,
平静而柔和。
第二乐章中速的行板。
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是支优美的浪漫曲。
主部主题委婉明净。
副部主题在小提琴装饰音型的背景上由大提琴奏出。,
深沉诚挚, 经过一系列变奏,
充满了生活的温馨,
宛如一首无伴奏的合唱曲。
第三乐章欢快的快板,
在奔放中有优美也有幽默的插入。
主部主题具有粗犷的舞曲特点,
副部主题则柔美抒情。
第四乐章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快板,
变奏曲式,满含壮丽的英雄悲剧性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首宏伟的变奏曲,
尤如一支圣咏旋律,
整个乐章共三十二个变奏。
小克里伯的版本充满内在张力。
他表达出了勃拉姆斯全部的孤漠与忧郁,
转折处理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TOP
3#

若飞公子 在 2006-12-20 18:50:38 发表的内容
shinelb 在 2006-12-14 15:54:32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12141552816055.jpg[/upload]

第四交响曲

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我常常这样想:
如果勃拉姆斯能象乐圣那样也写九首就好了。
勃拉姆斯在完成这部作品时只有五十二岁。
这部作品体现了一种近乎严峻的矜持以及一种忧郁,
然而并非浪漫的愤世疾俗,
而是一种伤感与理解融为一体的少有的情绪。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具有悲壮浩大的气势。
一开始便由弦乐器呈示宁静伤感的主部主题。
反复变奏中情绪激烈。
副部第一主题在号角般引子后由贺号和大提琴奏出,
明朗而宽广。
副部第二主题由部分管乐器吹出,
平静而柔和。
第二乐章中速的行板。
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是支优美的浪漫曲。
主部主题委婉明净。
副部主题在小提琴装饰音型的背景上由大提琴奏出。,
深沉诚挚, 经过一系列变奏,
充满了生活的温馨,
宛如一首无伴奏的合唱曲。
第三乐章欢快的快板,
在奔放中有优美也有幽默的插入。
主部主题具有粗犷的舞曲特点,
副部主题则柔美抒情。
第四乐章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快板,
变奏曲式,满含壮丽的英雄悲剧性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首宏伟的变奏曲,
尤如一支圣咏旋律,
整个乐章共三十二个变奏。
小克里伯的版本充满内在张力。
他表达出了勃拉姆斯全部的孤漠与忧郁,
转折处理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S兄,我能否将此文转载一下,发到我博客上?


可以,是公子看得起。:)
TOP
4#

勃拉姆斯交响曲都喜欢,雄伟,深沉,大气。犹如德国北部的浓雾笼罩的奇异风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