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博士 在 2005-9-6 12:58:23 发表的内容 再次回复关于雨果唱片的版本问题 雨果唱片没有“进口版”和“引进版”之称,雨果是中国的唱片公司,所出的唱片也都是“国货”而不是“进口货”.在1997年,雨果与北京正大国际音乐制作中心合作成立了“正大·雨果民族音音乐精品制作中心”,唱片均采用24bit录制。唱片所印的出版社正是“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版权号也是以“ISRCCN—A……”,开头。雨果中的绝大多数唱片都是由易有伍先生亲自监制和进行数码处理。雨果唱片都是“国产”,没有“进口版”和“引进版”。较老的雨果唱片可能没有“正大雨果”的标记,但它们也都是“国产”。包括后来的广东音像出版社,同样的道理,就不多罗嗦了吧。 另外很多人把当年雨果在日本压片的CD称为日本版,这是没有道理的,仅仅只是在日本压片而已,据我所知,雨果并没有在日本发行专门的版本,而是在全球都发行一样的版本,这就是雨果唱片的包装一直都是中英文对照的原因。 识别正版唱片,首先,正版CD、VCD类产品必须印有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 CN-----------/A-J6或者/V-J6。电子出版物的中国标准编码是ISBN,如果是“非卖品”必须用标准三号字印上“非卖品”字样。例如正版雨果《一意孤行》(KG 1002-2)的碟面和唱片封套背面都写有ISRC CN-A26-97-303-00/A-J6。
其次,在光盘的读取面(即无印刷的一面)的碟芯上必须印有国内统一的ifpi码,复制单位代码开头字母从A到Z,后面跟三位数字。例如正版雨果《一意孤行》(KG 1002-2),在读取面的碟芯上,就可以看到很小的一个字样:ifpi Q102。
进口和海外等的光盘的ifpi是大写的! |
不敢同意你关于“国产”的解释,你说的“国产”是政治意义上的,在文化经济范畴内,香港出产的东西都是“进口货”,而且在香港回归之前就更是资格的“进口货”了。
把当年雨果在日本压片的CD称为日本版仅指在日本制片而已,从没人会认为是在日本出版发行,这也是对应雨果后来在香港和国内制片的一种区别,不可否认的是,在日本制片的CD的确要比在香港和国内制片的音质好得多。
还有,识别正版唱片靠识别有无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也是不可靠和不正确的,现在盗版的一样印有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 而进口CD是没有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你列举的《一意孤行》我手里的版本就没有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但它肯定是正版的。还有关于IFPI码,只有1993 年以后出版的CD才会有此码,94年前的CD是不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