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歌剧引起的话题:古典音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 14266|回复: 125
1#


Fever兄又在考我啦,您就给我们简单讲讲吧,一天说一小段。

反正我是不敢再提德国了,更不敢提古希腊,龙兄讨厌的事我绝不再做。
分享 转发
TOP
2#


像龙兄这样想象力如此丰富的人,真应该现身说法,给讲讲想象力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TOP
3#

健身小子 在 2004-1-28 20:27:12 发表的内容
Now stop!Go on our mian topic!


Calm down, calm down, baby.

I am busy with my fingers.
TOP
4#

kick兄,确实如您所说很多音乐家在业余时间是决不愿提他的专业,更不愿碰他的乐器。早就烦透了。像龙兄这样的专业作家倒真是少见,业余时间还到论坛上操笔不辍,普惠众生,难得难得。

发烧友尽管有兴趣,则需要有您这样的大侠指导,特别是硬件,我到隔壁看帖子经常是如读天书。
最后编辑Moka
TOP
5#

威利 在 2004-1-29 15:39:31 发表的内容

由上文想到的“在陕北的大地上,世界好象只有两种颜色,湛蓝湛蓝的天空和黄色的土地,象一幅油画的初稿,如果没有一阵凉爽的微风吹过,你会感到空气凝滞了一般。突然远远的传来了一股股信天游般的歌声,我感到眼前干涩的画布忽然润了!循声追去,远远看见几笔随意的白云散落在沟壑间,在一个高处,一个白羊肚头巾,雪白二毛皮袄的老者,手执发亮牧羊铲向沟里高歌。歌声在山涧里震荡的圆润无比穿流在近乎凝滞的空气里,我默默地看着… …。”*******后记“离开前,我有意识地想再多看一眼,可这最后的回头一瞥,却让我发现了他皮袄口袋里大大的一本乐谱,上写着圆体的“Wolfgng Amadeus Mozart 魔笛K620”和他那张被晒得黝黑布满皱纹的脸。… … 这一刻,我依稀感受到了什么是平凡中的美。”哈哈,SORRY,后记乃搞笑也!



阿龙的风格。
TOP
6#

阿龙 在 2004-1-28 20:04:40 发表的内容
你有没有发现我的头像还是这个耐看?


耐看。

是一种在对你有了认知经验之后产生的快感。

否则,没反应。
TOP
7#

dr kuang 在 2004-1-28 20:39:15 发表的内容
欣赏过几次商业味很浓的演出后,我一直想知道一个问题,对于演奏音乐的音乐家和我们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从音乐本身得到的乐趣相同吗?


对于这样演出和这些音乐家,恐怕没什么乐趣,因为不产生什么新的经验,除非和大师合作一把,对作品产生新的认识和体验。
TOP
8#


人们有意无意地在往歌剧作品中加入新的元素,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有意无意地加入新的元素,是使这种活动复杂化呢,还是在返璞归真?

从人类第一声兴奋的呼叫或痛苦哀鸣起,我们有了音乐。

此后的漫漫历史中,我们既是欣赏者更是创造者、参与者。

音乐虽然在逐渐复杂化,条理化,但是直到不久之前,音乐一直都不仅是让人听的,也是让人看的。

科学技术允许我们把音乐记录下来,所以,有了我们今天对自我享受的探讨。

然而,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社会也不会停滞的,在追求更多元素的动机驱使下,人们利用现代科技和理想的经济条件,使欣赏者一步步向现场走去(音视频模拟技术--数字技术--现场),最终成为音乐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达到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

只是起个头,很不成熟,请大家发表高见。
TOP
9#


我借着小陶兄提到的一个概念“兴趣元素”按照我的逻辑思路接着说下去。

从心理学上讲,“注意”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注意”分两种,官能性的和经验性的。

官能性的注意就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声、光、色、味、温等刺激的反应。在音乐上,无非是对一系列的声音信号的反应,如果合适,婴儿也会感到很愉悦。官能性的快感取决于对刺激的反应倾向和阈限。

经验性的注意则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对事物和环境的认知经验(俗称知识)为基础。认知经验越丰富,对事物注意到的“兴趣元素”就越多,经验性快感的质和量就会越高。

举例来说。
我和小陶兄来看同一幅画。我觉得很好,五颜六色,赏心悦目。这种快感基本上说是官能性的。如果把过去没有经验的我放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进行自我感官享受,我对这幅画会很快失去快感,不再反应。

而小陶兄则看到了线条、结构、明暗、色块、质感、对比等等,以及联想到与画有关的事件,而所有提到的这一切都是他参与特定社会活动所积累的经验。由此,他注意到了更多的“兴趣元素”,产生了更多的想象与共鸣,得到了更多的快感和新的经验。

同样,我在和小陶兄一起听肖邦第一叙事曲时,我会给他讲几年前我拜访肖邦故居时的情景,给他讲当时购得的一本传记中读到的事情。告诉他肖邦第一叙事曲分三个部分:叙事的,抒情的和戏剧的。第一部分中的旋律是肖邦在读了波兰诗人XXXX的史诗之后有感而得。对他说:你要注意这旋律是如何发展变化,把你带入对远古的追思…你能听到肖邦故乡特有的垂柳在风中瑟瑟,听到原野中传来的钟声长鸣,而最终你还会见到叱咤风云的英雄。XXX弹的钟声没踩踏板,XXX弹的英雄还不够英雄。

好了,问一问论坛里的DX,哪一位在独自欣赏音乐时不运用自己从社会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不在产生新的经验?心里不在想着到论坛上交流经验?这种永无穷尽的经验的获得和交流使欣赏音乐的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证明了我的结论:

音乐活动是一种本能的社会活动(第一贴),所有关于音乐活动的知识都是为大众所接受和运用的(第二贴),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是必然的,永无止境的(上一贴)。

我是用我所学,学我所用。言语中定有许多疏漏谬误,请各位指正。

肖邦故居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28022156077.jpg[/upload]


在美好的周末,经常有钢琴家在这间正厅里为窗外的游客演奏。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280245328787.jpg[/upload]

华沙市内肖邦公园的雕像。头顶上是其故乡特有的垂柳,表现出人民对他的爱戴和呵护。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128027365215.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