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伊沙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 [复制链接]

查看: 5151|回复: 33
1#

美國人在倫敦
-RCA Living Stereo(英版)
--薛偉文

     上次已經說過,由於留聲機小狗的商標權在英國是EMI的,所以RCA Living Stereo英國版,便以一個圓圈中寫著大寫RCA的logo來代替。英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在種類上大概只有美國版的四分之一,所以介紹起來狀況單純許多。

     英國版Living Stereo唱片之所以有存在的價值,在於早期(編號SB-2xxx的時期)都是交由DECCA的壓片工廠來生產,品質與DECCA的唱片一樣具有高水準,甚至比美國版更佳。一些需要更為細緻音質的弦樂錄音,更是受到唱片蒐藏家的認同與喜愛。而且,一般來說藝術氣息較高的歐洲人,對唱片都要比粗枝大葉的美國人來得更加愛惜,所以你可以發現買美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常常都刮得像大花貓,而買英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想要光潔如新卻是不難。
     英國版的Living Stereo唱片編號大多都是SB-xxxx(少數不是),所以通稱為:SB系列。除此之外,只剩下商標一事需要辨明。然而,當第二版發行時,第一版時發行的唱片大多已經絕版,也不再發行,少了很多什麼第一版?第二版?的問題。所以事情就更簡單了,根本不必去管他到底哪一版,只要你想買那個Living Stereo錄音的英國版,那就去買吧!因為大家都只有一版!所以絕對是第一版!只不過,具有早期商標的唱片還是要比第二版貴些,也較具蒐藏價值(因為品質較佳)。
     英國版Living Stereo唱片的第一版有暗紅色的商標紙(簡稱:紅標,red label),印著銀色的字體,具有相當的貴族氣息,相當好看(看起來就是很值得珍藏的樣子)。如前所言,在12點鐘方向則是以一個銀色的圓圈(大約1英吋)中寫著大寫RCA的logo來代替。這個商標是用在編號大約SB-2xxx的時期。之後的第二版,商標紙變成橘色(簡稱:橘標,orange label),logo雖然不變,但變得較小,且為黑色。這個商標是用在編號SB-6xxx的時期。
     基於之前所說的理由,所以我們把英國版RCA Living Stereo的推薦名單鎖定在一些協奏曲上。當然,這些唱片也都有發行美國版(括號中註明的,便是美國版的編號),買之亦無不可。
 
·    SB-2002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2129)
·    SB-2006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Van Cliburm),紅標,英國版(LSC-2252)
·    SB-2021/2 馬士康提:鄉間騎士(Tebaldi),紅標,英國版(LSC-6059)
·    SB-2023 聖桑:第二號鋼琴協奏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234)
·    SB-2043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068)
·    SB-2047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1992)
·    SB-2066 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2314)
·    SB-2101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Heifetz),紅標,英國版(LSC-2435)
·    SB-2112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429)
·    SB-2144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ubinstein),紅標,英國版(LSC-2430)
分享 转发
TOP
2#

「紫」 醉 「金」 迷:
E M I   C O L U M B I A   3 3 C X
── 薛偉文

 

      EMI另一個重要的MONO品牌當然就是屬於COLUMBIA系統的33CX。在標籤上,紫色的底,加上金色的字,看起來貴氣十足,一般稱為BLUE/ GOLD(相較於此,ALP系列的第一版稱為RED/ GOLD)。除了中間大大的COLUMBIA LONG PLAYING MICROGROOVE字體,及12點鐘方向小小的MAGIC NOTE音符記號外,沒有什麼圖案,所以33CX系列看起來氣勢上較ALP系列來得沒那麼富麗堂皇。這個標籤和後來COLUMBIA立體聲時期的SAX系列的三種標籤(請參考EMI COLUMBIA SAX的說明),長得一點也不像,所以很好辨認,不至於搞不清楚是單聲道或者是立體聲的錄音。

     這個系列的優點是平均價格沒有ALP那麼高貴,買起來也不至於手軟。像是布萊恩與卡拉揚知名的莫札特法國號協奏曲,儘管演奏是那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LP上聽起來更是動人),又是第一版發行,但價格上非常平易近人,目前市價大約新台幣五百有找。而克倫培勒1955年的《英雄》,被許多愛樂者喻為最傑出的版本,也是差不多這種行情。所以如果您到國外的網站上去購買,大可放心,別以為是瑕疵品才賣那麼便宜而不敢下手。當然,也有些東西的價格不是這麼廉宜,像是李帕第或季雪金的一些錄音就貴得很。

     我們不必刻意去區分,到底哪些錄音?哪些藝人?是屬於HMV或COLUMBIA系統。只要記得您想要的錄音,再去搜尋就可以了,因為基本上兩個系統的發行是不會重複的(但是後來重發的系列就很難說了)。但是如果能稍微了解一下也是有利無害,至少在網站上密密麻麻的資料中,找起來會快一點。

33CX系列的發行也相當多,以下是一些最有名的錄音:

01. 33CX 1032/蕭邦:圓舞曲(Lipatti)

02. 33CX 1058~60/貝里尼:歌劇《夢遊女》(Callas)

03. 33CX 1094~95/普契尼:歌劇《托斯卡》(Callas)

04. 33CX 1098, 1137, 1149, 1261, 1304 etc./德布西:鋼琴曲集(Gieseking)

05. 33CX 1140/莫札特:法國號協奏曲(Brain)

06. 33CX 1321/莫札特:藝術歌曲集(Schwarzkopf)

07. 33CX 1324~26/威爾第:歌劇《弄臣》(Callas)

08. 33CX 1346/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Klemperer, 1955)

09. 33CX 1350~52/拉威爾:鋼琴曲集(Gieseking)

10. 33CX 1499~00/貝桑松最後演奏會(Lipatti)
TOP
3#

搜 尋 困 難 的 大 師 經 典 :
PHILIPS HI-FI STEREO
── 薛偉文

     PHILIPS向來不以發燒級的錄音聞名(因為TAS榜上一張PHILIPS的東西也沒有,其他類似的發燒榜上也是寥寥可數)。可是在演奏家的陣容及詮釋的水準上卻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流,是真真正正以音樂取勝的品牌。
     PHILIPS的歷史和其他古典大廠比較起來並不算悠久,2001年才以發行50張經典錄音慶祝它50歲的生日。可是在唱片標籤、編號、封面、產地及發行年代的複雜程度上,卻可堪稱及各家之大成,尤其是立體聲早期的東西,更經常是變換莫測。而且因為缺乏有效整理的資料,研究起來更是麻煩。
      早期的PHILIPS和CBS因為有合作關係,所以有一些錄音可以在兩邊都找得到。這雖然有助於樂迷蒐藏上的方便,但真要研究起來,實在是更增複雜性。像是李希特1958年2月25日在Sofia的經典演出: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你就可以選擇PHILIPS系統的ABL 3314,或者是CBS系統的ML 5600(均為mono)。
     撇開一些不確定及單聲道錄音的東西不談。PHILIPS最值錢的東西要算是在錄音黃金年代(大約從1958到1964年)間發行的一些經典的立體聲唱片了。這是在唱片及封面上有一個弧形的HI-FI STEREO字樣的系列(也包括一些來自CBS的錄音),編號有的是SABL,有的是SAL,或者是835-xxx AY,甚至有兩種編號或其他編號。所以要買這些PHILIPS的早期唱片,最好從錄音及標籤著手,別去管那可怕的編號了。
     有著HI-FI STEREO標籤的PHILIPS唱片並不多(發行時間很短),能夠好好保存至今天的更少,所以更增它的價值。傳奇性的演奏,加上傳奇性的標籤,價格自然居高不下。以下是最值得優先注意的一些唱片。
01.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全集(Grumiaux)
02.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Oistrakh & Oborin)
03.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全集(Rostropovich & Richter)
04.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Monteux)
05.德布西:《聖塞巴斯丁的殉難》 (Monteux)
06.李斯特:第1、2號鋼琴協奏曲(Richter & Kondrashin)
07.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Grumiaux & Colin Davis)
08.莫札特:第20、24號鋼琴協奏曲(Haskil & Markevitch)
09.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集(Grumiaux & Haskil)
10.華格納:歌劇《帕西法爾》 (Knappertsbusch)
TOP
4#

永 不 凋 謝 的 鬱 金 香:D G
── 薛偉文
 

     DG雖然歷史悠久,寶藏無數,可是在唱片的商標上卻非常簡單(不包括MONO時期)。以二分法分成:大花版和小花版即可。
     不過在說DG的商標之前,得先來說說DG的錄音。傳統印象中DG的錄音和其他幾家古典大廠比較起來應該算是較不入流的,可是一旦您接觸了DG的LP,不管是大花版或小花版,您會發現雖然和一些頂尖的錄音相比有點差距,但整體來說也都還是相當不錯的。許多錄音拿來當音響調教亦無不可,比起重發的CD在錄音上是好很多的,愛樂者絕對可以耳目一新。
大花版(Tulips)
     鮮黃色的商標,外圍有一圈藍白相間的鬱金香。十二點鐘方向有一大花冠,公司名稱為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DGG)。大花版的商標約發行至1968-9年左右,所以恰好在這幾年發行的錄音,都容易令人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大花版。
小花版
     一樣是黃色商標,但外圍的鬱金香簡化成一圈白圈。上方的花冠標縮小(但較複雜),公司名稱也簡化為:Deutsche Grammophon(DG)。
      DG的唱片在蒐藏上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封面多變!姑且不論往後再發行的其他系列,光是採用同樣的編號、商標,就可以看到好幾種封面,尤其是大花版時代的東西。例如知名的穆拉汶斯基指揮列寧格勒愛樂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號交響曲的大花版就至少曾出現過三種封面。一種是藍綠色的底寫上TCHAIKOVSKY及曲目幾個大字,一種是以柴氏的肖像為封面,另一種則是一系列村姑畫像(SPEAKERS CORNER重刻版就是以此重發)。那一種好看?要買哪一種?就看個人觀點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DG唱片封面的黃色大標籤的中下方,不是有一個註明錄音為STEREO的小方格嗎,在一些最早期的大花版中,這方格是紅色的,稱之為red logo,之後才變成黃色。所以一些唱片不僅要看LP是否為Tulips(大花版),還要看看封面是否為red logo。如果你夠挑剔的話。
     另外,德國SPEAKERS CORNER公司發行的一系列重刻片,由於在唱片封面,編號,及裡面的商標(採用小花版商標)上均和原版唱片相同,所以小花版唱片難以辨別是原版或重刻片。倒是大花版因為商標不同,可以由內標清楚分辨(也就是說重刻片沒有大花版啦)。所以如果不想買到重刻片的人,可以從唱片的新舊程度及價格來判斷,要不然您就直接問老闆吧!至於其和原版間音效何者較佳,就有待您自己去評斷了。
      DG一向是古典音樂的重鎮,名盤如林自不迨言。以下依照商標分成兩類,推薦一些堪稱非常重要(但不是最貴)的幾張唱片(不包括歌劇及套裝唱片)。另外,有一些比較冷門的DG唱片,由於珍希程度或其他原因,所以價格可能更甚以下這些名盤,待資料完全再另行介紹。
大花版
01.138 076 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Richter)
02.138 657, 138 658, 138 659 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號交響曲(Mravinsky)
03.138 672 鋼琴小品集(Argerich)
04.138 714 貝多芬:浪漫曲(Oistrakh)
05.138 755 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Fournier)
06.138 999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Schneiderhan)
07.139 044 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Rostropovich)
08.139 270 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Szeryng)
09.139 349 普羅高菲夫&拉威爾:鋼琴協奏曲(Argerich)
10.139 362 歐福:布蘭詩歌(Jochum)
小花版
01.2530 142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Bohm)
02.2530 196 德布西:印象 (Michlangeli)
03.2530 225 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Pollini)
04.2530 258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Gilels)
05.2530 259 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Gilels)
06.2530 291 蕭邦:練習曲(Pollini)
07.2530 359 孟德爾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Milstein)
08.2530 415 德佛札克:第九號交響曲(Kubelik)
09.2530 516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C. Kleiber)
10.2530 706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C. Kleiber)
TOP
5#

古 典 音 樂 的 榮 光 :
E M I  C O L U M B I A  S A X   ── 薛偉文

 

     和一般的EMI系列最不同的是,EMI COLUMBIA SAX的第一版既沒有可愛的留聲機小狗及HIS MASTER'S VOICE字樣,也不是EMI的標準紅色。可是它卻不因此而價值降低,反而因為傑出的演奏陣容,高水準的刻片品質,以及短暫的生產時間(約1958-1964年)而更增蒐藏價值。目前市面上的二手價格自然也是首屈一指。

      EMI COLUMBIA SAX系列中因為有四大天王的傑出錄音才得以造就這個系列的不朽。這包括英國精神力量的象徵「克倫培勒」、正統德奧體系的古典帝王「卡拉揚」、法國的管弦色彩大師「克路易坦」、以及來自CBS,同時代表美國及東歐之聲的「賽爾」。光是這四大天王在EMI COLUMBIA SAX系列中的錄音,就足以讓您買得大失血,想要蒐藏的人可得先有個心理準備。

      EMI COLUMBIA SAX生產時間雖短,但還是可就不同的商標分成三個時期:

一、blue and silver

     這是EMI COLUMBIA SAX系列中最早期,也是整個EMI唱片體系中最特別的商標。原因如前所說,所以看起來根本不像是EMI的東西。採用高貴的淡藍色的標籤紙,上面有一圈圈的銀色線條,所以通稱blue and silver。12點鐘方向有黑色的音符記號magic note及COLUMBIA字樣。

     這珍貴獨特的blue and silver標籤使用到SAX 2500為止,大約只出產了250種產品。

二、black and red

     第二版的標籤恢復成紅色,圖樣大致和之前所說的ASD系列中的半月狗一樣,只是將留聲機小狗變成音符記號,白色HIS MASTER'S VOICE字樣換成白色COLUMBIA字樣就是了。儘管是第二版,品質還是相當優越。

三、郵票COLUMBIA

     商標如之前的郵票狗,將留聲機小狗變成黑白的音符記號magic note即是。EMI COLUMBIA SAX系列中的第三版,價格自然比第一、二版便宜許多,不過反倒是不常見。

以下是一些珍貴的EMI COLUMBIA SAX唱片,光是想到就令人流口水。

01. SAX-2253 安可曲集(Oistrakh)

02. SAX-2269-72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玫瑰騎士》 (Karajan)

03. SAX-2276-77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Klemperer)

04. SAX-2315 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Oistrakh & Cluytens)

05. SAX-2316-17 唐尼采第:歌劇《拉美莫的露琪亞》 (Callas)

06. SAX-2347-48 華格納:序曲集(Klemperer)

07. SAX-2369-72 莫札特:歌劇《唐喬望尼》 (Giulini)

08. SAX-2394 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曲(Francois & Cluytens)

09. SAX-2411 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Oistrakh & Klemperer)

10. SAX-2412-14 貝里尼:歌劇《諾瑪》 (Callas)

11. SAX-2430-31 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Klemperer)

12. SAX-2446-50 巴哈:馬太受難曲(Klemperer)

13. SAX-2451-5 貝多芬:歌劇《費黛里奧》 (Klemperer)

14. SAX-2473-74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Klemperer)

15. SAX-2476-79 拉威爾:管弦樂曲全集(Cluytens)

16. SAX-2276-77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Klemperer)

17. SAX-2582 布魯克納:第六號交響曲(Klemperer)

18. SAX-5258 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Schwarzkopf & Szell)

19. SAX-5283 馬勒:第四號交響曲(Szell)

20. SAX-5288-89 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Klemperer)
TOP
6#

被音效淹沒的老大師:DECCA LXT
- 薛偉文
 
      DECCA向來以傑出的錄音聞名,所以很多老一輩的大師的單聲道錄音,相較之下,就很容易被忽略了。就算是CD發行中著名的HISTORIC系列,也大多為音效絕佳的立體聲錄音。
      DECCA LXT是DECCA主要的MONO系列。早期標籤是橘黃色的底,加上金色的字(字體有點不夠明顯),所以通稱為orange/ gold。12點鐘方向有大大的DECCA字樣(這是專指英國版而言,其他產地則圖案略有不同,但底色均為橘黃色)。晚期則改為銀色的字(還是一樣不清楚),稱為orange/ silver。
     在編號上LXT 2xxx是原始的發行,LXT 5xxx則是稍晚或是針對一些早期唱片的重新發行。說實話,LXT系列的東西不算少。可是許多東西都沒有發行過CD,所以如果不仔細研究,很容易就走寶了。愛樂者,尤其是喜歡老錄音的人,很值得在這個系列中多花些時間。
     另外,在購買時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立體聲的錄音同時也同時發行單聲道的版本於此系列中,像是安賽美等。不用說,這些錄音當然是立體聲版的比較值錢(而且相距甚遠),買的時候可不要看到便宜就匆忙出手。
以下是一些比較重要的DECCA MONO唱片:
01. LXT 2532, 2535, 2747, 2780 etc./貝多芬:鋼琴奏鳴曲(Backhaus)
02. LXT 2553, 2629, 2839 etc./貝多芬:鋼琴協奏曲(Backhaus, Bohm, Krauss)
03. LXT 2546, 2547, 2587, 2851, 2872/貝多芬:第三、五、六、七號交響曲(E.Kleiber)
04. LXT 2646-50/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Knappertsbusch)
05. LXT 2721-22/馬勒:大地之歌(Walter, Ferrier)
06. LXT 2723/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Backhaus, Schuricht)
07. LXT 2954-57/理察史特勞斯:玫瑰騎士(E. Kleiber)
08. LXT 5065-66/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Knappertsbusch)
09. LXT 5255-56/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Knappertsbusch)
10. LXT 5394/布拉姆斯:序曲集(Knappertsbusch)
TOP
7#

英 國 人 在 紐 約 :
L O N D O N  C S
── 薛偉文

 

     和留聲機小狗的情形一樣,當英國的笛卡想要前往新大陸發展時,赫然發現,原來在美國已經有人註冊了DECCA的商標,所以笛卡不得已好改成以LONDON為名發行CS系列唱片。

LONDON CS系列唱片有兩個和DECCA SXL系列明顯不同的地方。

一、唱片封面完全不同

     很難說到底LONDON CS和DECCA SXL的唱片封面哪一種比較好看,各有勝敗吧。我們不知道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反正,就是完全不一樣!喜歡看封面購買的消費者不可不察,或許也可以看自己喜歡哪一種封面就買哪一版吧。

二、商標完全不同

     相較於大DECCA及小DECCA,LONDON CS系列唱片也可以分成大LONDON及小LONDON。大LONDON和大DECCA極為相似,把幾個大寫的DECCA字樣換成LONDON,再把商標紙顏色由黑色換成紅色就是了。

     小LONDON就和小DECCA差別較大了。除了以LONDON取代DECCA字樣,外框由長方形變成梯形外,在Narrow Band中的一大串字樣也簡化成「STEREOPHONIC」。另外,在商標紙的顏色上也由黑色轉為紅色(但也有黑色的小LONDON)。

除此之外,LONDON CS系列唱片尚有幾項必須特別說明。

一、其實不管是大小LONDON,也都是在DECCA的英國廠壓片的,所以品質上並不較DECCA為差。有些人以為DECCA版聲音較佳,有人則持相反意見,實在難以一較高下。

二、相較於DECCA SXL的高價,LONDON CS可以說是便宜了許多。一些經典級的錄音,LONDON版更是只有DECCA版的好幾分之一價格。在品質無庸置疑的情形下,其實這是很划算的蒐藏系列。

三、大LONDON在1958-1964年間發行的唱片,具有淡藍色的封底,也就是一般所謂的「blue-back」,也是許多蒐藏家心目中的寶藏。而且,大LONDON沒有和大DECCA一樣複雜的ED1、2、3的問題,買起來方便許多。

LONDON CS系列中有些DECCA SXL未曾發行的錄音(但有可能發行在其他稍晚的系列),是這個系列中特別值得推薦的東西。以下這些就是。

01. CS-6024/德布西:海(Ansermet)

02. CS-6030/布拉姆斯:序曲集(Knappertsbusch)

03. CS-6059/普羅高菲夫: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Ricci & Ansermet)

04. CS-6060/海頓:鋼琴奏鳴曲(Backhaus)

05. CS-6083/德佛札克:第七號交響曲(Kubelik)

06. CS-6126/鮑羅定:第二、三號交響曲(Ansermet)

07. CS-6181/舒曼:鋼琴協奏曲(Backhaus)

08. CS-6185/德利伯:芭蕾舞曲(Ansermet)

09. CS-6371/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Curzon)

10. CSA-2205/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Knappertsbusch)
TOP
8#

小 狗 + 小 天 使 :
E M I   H M V   S A N
── 薛偉文

 

      HMV SAN系列發行的幾乎全部都是聲樂曲,包括歌劇、神劇、宗教音樂、合唱音樂等等。平均來說,比起HMV ASD或COLUMBIA SAX的第一版,這個系列要便宜點。比起套裝的SLS系列,這又要貴一點。

     這些錄音很多也同時發行於SLS的套裝或其他系列,不過,這些在SAN的發行應該才算真正的第一版。儘管較SLS系列貴,但憑著第一版的珍貴,以及較為精緻美麗的外盒,還是比較值得收藏。

     通常來說,EMI的標籤有小狗(英國體系),就沒有小天使(美國體系)。有小天使,就沒有小狗。唯獨這個系列會同時出現小狗與小天使(另外,ALP系列中也有一個小小的小天使),一般稱為「HMV(小狗)ANGEL(小天使)series」。

     這個系列的標籤在國內市場上並不常見。實際上也有點複雜,而且還可以分成兩種體系。更麻煩的是,這些分類在市場上還有其他說法,很容易看得一頭霧水。不過,不管如何,White Angel(含Red Angel)版是這個系列中最早期,也最貴的東西。

小天使(早期,只發行到約SAN 200左右):

      White Angel:金色底,12點鐘方向除了HIS MASTER VOICE字樣外,還有一個橢圓形白色的留聲機小狗圖案。6點鐘方向還有一個白色小天使圖案。另外,還有一種小狗和小天使都是紅色的標籤(Red Angel),因為稀有,特別珍貴。

      Gold Angel:和White Angel基本上都一樣,只是小狗和小天使都改為黃色。

小狗(晚期):

      Gold Dog:和第一版的郵票狗一樣,不過底色改為金色,郵票兩邊的線條則由Angel Series字樣取代。郵票的上方還多了一個小天使圖案。

      Yellow Dog:和Gold Dog基本上都一樣,只是標籤底色由金色改為黃色。也有人簡稱為Yellow。

這個系列中有一些無可取代的好錄音,以下這些就是:

01. SAN 101~02/雷哈爾:歌劇《風流寡婦》(Schwarzkopf)

02. SAN 103~06/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Bohm)

03. SAN 107/佛瑞:安魂曲(Cluytens)

04. SAN 121~25/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Kempe)

05. SAN 133~34/威爾第:安魂曲(Giulini)

06. SAN 137~39/莫札特:歌劇《魔笛》(Klemperer)

07. SAN 140~42/比才:歌劇《卡門》(Callas)

08. SAN 159~61/普契尼:歌劇《杜蘭朵》(Nilsson)

09. SAN 165~66/貝多芬:莊嚴彌撒(Klemperer)

10. SAN 179/馬勒:《大地之歌》(Klemperer)

11. SAN 195~97/巴哈:b小調彌撒(Klemperer)

12. SAN 207~09/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Nilsson)

13. SAN 215~17/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納索斯島的阿利雅德》(Kempe)

14. SAN 218/馬勒:少年魔號(Szell)

15. SAN 292~96/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Karajan)
TOP
9#

容易被人忽略的蒐藏家品牌-ARGO -- 薛偉文
 
     在DECCA英國版的第一版LP都紛紛變成天價(數十到好幾百英鎊)的時候,收藏DECCA的副牌ARGO,無疑是非常經濟實惠的(大多都在20英鎊以內)。相較於其他LP品牌的種類繁多,例如DECCA或DG,或者是商標之複雜,例如EMI或PHILIPS,ARGO無論在那一方面都要顯得單純許多,尤其對於剛踏入LP的人更是如此,因此特別值得首先拿出來介紹。
ARGO的唱片可以依照編號分成三個系列:
一是ZNF:這是最早期的ARGO唱片,不過發行時間極短,所以種類也很少,一般也不常見(所以可想而知,價格當然較貴)。它的標籤紙是黑色,印刷銀色的文字。在12點鐘方向有一個銀色的橢圓形(oval logo)的ARGO商標。這個系列最有名的就是編號ZNF -1的那張音效驚人的布列頓《諾亞方舟》,而這也大概算得上是ARGO最值錢的唱片了。
二是ZK:這是根據早期的ZNF及ZRG唱片所重刻的系列。既然是重刻,不論蒐藏價值與價格當然不能和第一版相提並論,所以也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不過市面上這個系列的東西也不常見。
三是ZRG:這是ARGO最主要的系列,也是主要蒐藏的對象。它的商標可分為兩種。早期的唱片(根據Audiophile Record Collector's Handbook第五版的說法是大約到ZRG-650左右,不過根據實際蒐藏經驗來看,應該不止,至少到ZRG-669都還是),商標和ZNF系列一樣,只是顏色換成了橄欖綠(olive green),而這就是一般通稱的橢圓標(oval logo)。而後期的唱片顏色不變,但將此商標換成較小的長方形,也就是所謂的矩形標(rectangular logo)。早期的橢圓標,就稀有性,就骨董的年代久遠,就音質與壓片品質(一般看法),都要比晚期的矩形標更具蒐藏價值,當然價格也就較貴。一些比較認真負責的國外LP網站也通常都會加以註記說明,以方便消費者辨識購買。不過要想找到某些橢圓標的ARGO有時得碰碰運氣,像國內LP迷幾乎人手一張的馬利納指揮韋瓦第《四季》(企鵝三星帶花那張),矩形標雖然不能說是隨時可見,但要找到也不難,價格也不貴,三、五百就可到手,但是要找到這張唱片的橢圓標可就不太容易了。
     還有一點,早期的ARGO唱片都是在英國的DECCA廠壓製的(一般公認,品質非常優異)。不過隨著七○年代晚期,LP的逐漸沒落(當初誰又能想得到,到今天,LP不只苟延殘喘了二十多年,居然還起死回生),DECCA英國LP廠的關閉,所以最晚期的ARGO唱片都是在荷蘭壓製的;因為黑膠又細又軟,品質比起早期實在相距甚遠,所以很不受蒐藏家的喜愛,價格自然低廉。不過一些馬利納八○年代初期錄製的傑出錄音,儘管也只有荷蘭版可買,我還是建議大家不要放棄,畢竟音樂比音響更重要不是嗎?
     以下應該可以說是ARGO最具知名度(得獎無數)的十張唱片(至於其他的東西,就看您個人喜好了),不論在錄音、詮釋上、品質上,都有相當的成績,也是一般LP市場上的搶手貨。如您要成為LP蒐藏者,不可不知(尤其是版本),也不應該錯過。強烈建議您在這些唱片還沒漲成天價前(有些現在已不太便宜)趕快蒐藏,以免到時後悔。
·    ZNF-1 布列頓:諾亞方舟(Del Mar)第一版:橢圓標,英國版
·    ZRG-506 羅西尼:第一、三、五、六號弦樂奏鳴曲(Marriner)第一版:橢圓標,英國版
·    ZRG-575 史特拉汶斯基:普欽奈拉(Marriner)第一版:橢圓標,英國版
·    ZRG-584 柴可夫斯基:弦樂小夜曲(Marriner)第一版:橢圓標,英國版
·    ZRG-603 羅西尼:第二、四號弦樂奏鳴曲(Marriner)第一版:橢圓標,英國版
·    ZRG-654 韋瓦第:四季(Marriner)第一版:橢圓標,英國版
·    ZRG-670 德佛札克:弦樂小夜曲(Marriner)第一版:矩形標,英國版
·    ZRG-687/8 巴哈:管弦樂組曲(Marriner)第一版:矩形標,英國版
·    ZRG-696 佛漢威廉士:管弦樂小品(Marriner)第一版:矩形標,英國版
·    ZRG-839 韋瓦第:管樂協奏曲(Marriner)第一版:矩形標,英國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