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v8.com/dvd/disc_show.asp?id=10247
http://www.mov8.com/dvd/disc_show.asp?id=18369
《钢琴师》Vs.《辛德勒名单》
作者:不详
同是描写二战时犹太人艰苦求生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拿了美国最高的奥斯卡奖,《钢琴师》拿了欧洲最高的戛纳奖,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名声不相上下。
两部电影都是美国资金拍的英语片,都在波兰拍摄,《钢琴师》的一些情节在《辛德勒名单》里也出现过:犹太社团保护自己的音乐家,党卫军听犹太人弹钢琴等等。
乍看起来,两部电影只要拍一部就行了。但看完《钢琴师》,我就是觉得里面有些什么地方跟《辛德勒名单》大大不同。从技术上说,我崇拜《辛德勒名单》,但比较影片立意,《钢琴师》远远胜出。
《辛德勒名单》是部简单的英雄电影,《钢琴师》是在没有人性的年代寻找人性光芒。
看《辛德勒名单》,其实是很愉快的经历(犹太人和德国人除外),大部分观众会很自然地把自己代入到辛德勒的角色中,翻云覆雨,点石成金,然后救人一千多命胜造五万来级浮屠。
为了成全一个英雄,斯皮尔伯格不惜让本·金斯利在电影里做广告:“这不是名单,这是生命,这名单外面的世界,都是深渊。”
《钢琴师》在二战中华沙的废墟上徘徊了两个半小时,全是悲剧,没有喜剧。
罗曼·波兰斯基使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制造节奏。他先来一点悲惨的东西,跟着再展示一点恶劣环境中的人性,然后再来点更惨的。比如先讲犹太区传言德国人要把没有工作卡的人送走,男主角就满世界替家里人找工作卡,后来终于凑齐,但给他卡的德国人或者波兰人却说“这东西帮不了你们”。果然,他们全家都被送到火车站,要运走。就在他要上开往灭绝集中营的火车时,一个犹奸救了他,让他去找地方躲起来。
甚至直到结尾,波兰斯基也不肯温暖一下,我们看到主人公重新西装笔挺地坐在广播电台里弹琴,然后跟着他的一个朋友去临时战俘营寻找那个最后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这里来了压轴的一笔:他们始终没有找到,直到德国人在五十年代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里后,人们才终于知道他的名字:威姆·豪森菲德上尉。这短短一行字幕,却带出了二战结束后仍然无处不在的冷酷现实:各国各层政府官僚接到报告却不努力寻找,苏军报复性地虐待德国俘虏,等等等等。
在波兰斯基看来,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灭绝人性的地方,所谓人性,只是天知道什么时候灵光一现,当不得真的。
不过技术上比较,《辛德勒名单》就比《钢琴师》胜出太多了。
沾了题材的光,《钢》的音乐跟《辛》各有所长,那段手指虚点琴键的独奏很出彩。视觉方面,《钢》比《辛》晚了差不多十年,可以利用电脑技术制造华沙犹太区废墟等很壮观的全景,也算有点新东西。不过说到摄影和剪辑水准,仍然比不上黑白片的《辛德勒名单》——斯皮尔伯格的班子堪称“好莱坞梦之队”,技术活儿天下无敌。
比较剧本,除了两段肉麻的广告语之外,《辛德勒名单》的剧本其实很成功。片中好人坏人非常单纯,忠奸分明得好像京剧,但影片节奏清楚,叙事流畅,有喜有悲有扣子,三个主要角色也很鲜明,让人看着津津有味,容易入戏。
《钢琴师》的世界就混乱得多,人物众多,忠奸模糊,投靠纳粹的犹奸数次救钢琴师一家性命;抢救犹太人的波兰地下组织成员,居然打着钢琴师的名头到处募捐,然后卷款私逃;德国军官为一首曲子感动,包庇躲在德军临时司令部的犹太人,又送衣服又送食物。没有一个由头至尾的配角或者副线,完全是靠男主角一个人独角戏这么跑来跑去,不仔细看很容易不知所云,我看了两次,每次都听到有人打呼噜。
最要命的是,本片节奏上极度缺少喜剧元素——让观众坐住的关键之一就是,隔上十几二十分钟得说个笑话,至圣先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哪个没有小丑?就连美国愤青迈克尔·摩尔的《科伦拜恩的保龄》,一样有搞笑的段子。
总之,《钢琴师》是更贴近历史真相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是更好看的电影。
而对于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