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卡洛斯·克莱伯的一些唱片,以此怀念一代大师仙逝 [复制链接]

1#

走了,著名的未知人  










    楚天

    几乎是悄无声息的,卡洛斯·克莱伯驾鹤西去了。

    作为一名世界乐坛的著名指挥家,克莱伯如隐士一般的行踪一直成为乐迷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特别是最近几年,每逢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开始前,有关谁来挥棒这一年一度的喜庆音乐会,往往成为乐迷们的话题,而几乎众口一辞的热门人选就是克莱伯,因为克莱伯行云流水般的指挥风格与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呈现出的是一种天然浑成般的水乳交融,而他曾经两度挥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给观众留下的美妙陶醉,让人们期待着能第三次、第四次被他征服。但在一次次的等待中,我们等来的是穆蒂、哈农库特、小泽征尔……虽然,等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但每一次都会想:明年一定是克莱伯;明年,我们再等明年!然而,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不是明年,而是永远,我们再也等不到克莱伯了。

    克莱伯的名扬天下至少是与以下3个方面有关:

    他的父亲埃里希·克莱伯是与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等老一辈指挥大师齐名的佼佼者。老克莱伯原本不让儿子干指挥这一行,然而遏止不住的天才光芒最终还是让小克莱伯走上了指挥台。而对当代的乐迷来说,他们对小克莱伯的崇拜甚至超过了老克莱伯。父子同为指挥界中的翘楚,并且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在乐坛上非常鲜见。此其一。

    纵观克莱伯几十年的指挥生涯,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洗练而又严谨,而且善于即兴发挥。他自律性极强,要么不演,演必精彩;要么不出唱片,出必精品。对剧院和乐队来说,能邀请到他非常不易。克莱伯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按分钟收费的客席指挥家。此其二。

    最后就是他那出名的“怪脾气”。如果他在排练时不满意,或者在演出前没感觉,或者其他什么等等的原因,只要他不想登台指挥了,哪怕票已全部买出,他照样飘然离去。对这一乖张之举,乐坛议论最多,然而,这就是克莱伯,他指挥出的音乐之所以每每出神入化,有超人之处,正是缘于他在艺术唯美上的毫不妥协;当然,他也必然为此承担牺牲和舆论的压力。到了克莱伯的晚年,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

    当今社会,资讯高度发达,作为一个世界名人,他的全方位的曝光往往是纤毫毕露的,最典型就是卡拉扬,连他喜欢什么车,车号是多少等等,媒体都会报道得一清二楚。然而,克莱伯在这方面却是个罕见的异数。他晚年长期隐居在自己的山庄别墅,远离尘世,离群索居。他在想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他是那么的闻名,却又是一个未知人,所以当他一旦逝去,人们先是惊愕,进而有些迷茫。他一贯神采飞扬,风度翩翩,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就好比在解一个谜,还没解开,谜面就没有了,于是这个迷就越发难解了。其实啊,这又未尝不可呢?世界上的有些事和人,也许是要留点谜一样的空间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