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推荐功放推美声782,6000元左右 [复制链接]

1#

买3个BRIDGE R2000SE 4500元
最后编辑leslie
分享 转发
TOP
2#

MYRYAD MI 120不推荐。
TOP
3#

马兰士4300除了有5.1前级输出就没优点了。羽商6.6 和 Audio Refinement,我会选后者。你要想好,到底要AV还是2声道。
最后编辑leslie
TOP
4#

在影院上前者解码好,但推力后者好。
TOP
5#

ARCAM是雅骏型号记不清,YBA副牌只有一款合并的
TOP
6#

解码器带中环功放+两声道功放。或带解码的dvd+三声道后级功放+两声道功放。还有一个有源低音炮
最后编辑leslie
TOP
7#

YBA副牌 Audio Refinement

Onix A-120 合并式放大器

    外型设计简洁的合并式放大器很多时都会使人的漏眼,就好像今期实试的Onix A –120合并机,它的输出功率为 120W×28Ω,从外观上看,打造得相当精致,实物有一种高雅的感觉,17寸黑色亚加力 8mm 厚面版,衬托着3颗巨形而瞩目的19mm 直径镀金纯铜特大旋钮,分别调节讯源输入、音量控制及左右声道平衡,机壳是采用折合式铜片,增加整体的高刚性,还设有耳筒输出作监听,面版确是赏心悦目了,然而Onix并非有头威无尾陈,背板同样精彩, CD输入部份是一对独立设置的高级镀金 RCA插座而最令笔者满意的是那 8只可作双线分音的巨形扬声器接线端子,是 Onix自行制造的,接头还可以甩出,容许粗壮如 5mm直径的裸线直入,接触紧密,而且还可以蕉/叉插二用,合并机有这种插座,确是少有,明显是照顾到用家使用上的方便。

明智的策略方案

    Onix A-120内部是省却了 Phono放大部份的,这点笔者绝对同意,早前已经常在文章里说在数码年代里,听 CD的人非常多,相对听LP者就少得多了, Onix将省下的制作成本放在精心研制的 Line Amp放大线路上,绝对是明智之举,再往内里看, A-120是全原子粒制作,不设集成电路,左右声道完全独立放大,两只高身环形、尺寸像大罐装午餐肉的 Onix电源变压器,少说也有 300W,水塘是 Rubycon 63V/10,000µF×4,音响专用的黑色高身电容,全机均采用 1%电阻,结合精选配对的三极管,令 A-120的表现显出其不平凡的一面,讯号是直通快车设计,途中没有经过继电器的阻隔;少了触点上的讯号流失。令笔者差点走漏眼的原因是 Onix的初试啼声只是不聚不散,没有什么惊喜处,有点纳闷感,总是令人不耐烦坐下聆听,以致当钱大姐问声音如何时?笔者只是唯唯诺诺,没有作出正同回答;如是者让它长开两星期后, A-120的表现竟令人眼前一亮,心中不禁暗暗喝采。试音时,仍然采用王盘 +AA Pro32 +AA3.0解码作音源,扬声器是 AE-100,声音有如下表现。

丝毫毕现,音乐味浓

    笔者得承认 AE-100的表现并非很好,它本身的声音较硬朗,欠缺音乐上的线条美,但某程度上它帮助了笔者监听到不同 CD软件所提供的音色取向。过往很多合并式放大器给人的感觉的幼细有馀的力度不足,但 A-120却鲜有的例外,它播放鼓击或节奏强劲的 Rock&Roll,劲度与澎湃的气势真是一对无俩,有美国机的狠劲典范;又带有英国机的幼细分析力,虽得的是 A-120还带着浓郁的音乐感,推动 AE-100下,为原来稍硬的 AE-100调出多一点音响韵味来,适逢 Triangle的 Comete二路书架扬声器未还给代理,而笔者又对品尝 Comete 的声音犹未尽,何不来个配搭?结果笔者可以借助四个成语来形容,真是“天作之合”!全来笔者认为Comete的声音已经很好,无可否认,用 A-120推动后,简直有如鱼得水两相宜之效,一曲妙韵振人心,舍不得将之除下。所以,以下的试音报告是在这个配搭下得出的,笔者发觉 A-120在处理大型及群奏音乐时有条不紊,而且还很有组织力,在播放 Adam:Giselle/Act 2,Entèe d’Hilarion (Decca 433 007-2) 大量的管乐齐奏时,不但没有将场面弄致实虚般凌乱,而且那零碎起落的三铃还交代得清清楚楚,还有那低音大提琴将整个音乐画面填得紧密细致。再来交响乐Symphony No.3/Fourth Movement (RCA 09026-61500-2)管风琴仿似席地而起般,将笔者100尺的听音间重重包围,定音鼓的敲击再为圣桑的第三交响乐添上堂而皇之的辉煌感。最近笔者在一次公开场合下认识了一位现代音乐家,从他的身上,笔者学会了以另一角度欣赏古典音乐,可以与读者分享。从前我们听小提琴只欣赏其音色是否美艳、是否有松香味、拉弓的力度是否恰当等,原来在A-120 里,每一段乐章,除了包括上述所有外,还可以用另一角度来欣赏,就以Mozart:Violin Sonata No.25 in F/First Movement (EMI CMS7 63994-2)为例, Alexander Lonquich弹奏的铜琴,铿锵有力,刚中带柔,加上 Framk Peter Zimmermann 的小提琴,从另一角度欣赏就是小提琴紧随钢琴的调子,相互牵引带动,配合节奏,时而拍和,时而带领,将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活灵活现的摆放眼前。人声如何?今次选来男中音Schuberter Lindenbaum (From”Winterreise”DG447421-2)A-120的人声厚有肉,表达 Mr.Fischer-Dieskau 充满磁场性的迷人魅力,即使高亢的部分仍然维持那种美自然的声音,使人百听不厌。想想A-120在播放交响乐时既能有板有眼,又能捕捉到音乐间的细致变化,播放其他类型音乐还会有问题吗?

后记

    这篇后记是截稿当日方后补写上的,因为当天大草才告知笔者A-120的售价只为 HK$5,300,吓!笔者还以为听错,再三确定后,心内哗然,以 A-120的声音质素及外型评价,绝对是超值,超班之作,有很多万元级的产品也没有这样正面的效果;经常有朋友询问有没有价廉物美的功放组合(意思是功放加扬声器)推为,笔者一向认为应该很难找到, 因为我确信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但现在笔者可以宣布找到了,就是放在面前今期介绍的这一套组合。过往笔者鲜有以交响乐来测试器材,稍一不慎,便只得一个乱字,哪有发烧友喜欢嘈吵混乱的音乐?如文内所说 A-120 的整体合作性相当高,听大型得杂的乐章全无问题,而且力水足充,带音乐感是A-120的最大卖点,然而 A-120有缺点吗?就算神创造的人都满是缺点,何况是人造的机呢?手上的 A-120内里尚有焊锡的碎粒未完全清除,这还不算什么,最在问题是线路版面都沾有碎锡粒,希望这是个虽事件,只发生在笔者的测试机身上;此外,如能加添遥控功能便理想不过了,纵然如此,笔乾仍然乐于推为A-120给各位读者。
TOP
8#

ARCAM或YBA副牌 5K左右,或onix 1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