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JS又推荐MBL的CDP-2,这个东东多少米?和英国之宝507比较,谁更... [复制链接]

查看: 4166|回复: 11
1#

後只好用比較的方式。除了參考系統 McCormack SST-1 與 Wadia X32 數位類比轉換器外,剛好還有個性明顯的 MBL CDP-2 在家中,兩組對照之下,希望讀者們能夠體會 ART V2 的聲音特色。

 

       在音色上,參考系統是無味的,MBL CDP-2 則是甜美而充滿了泛音的光澤,ART V2 剛好介於兩者之間,有著淡淡的甘甜,卻又不會讓所有的聲音都好像沾上一層糖衣;在音質上,ART V2 的質感密度最高,讓人一下就能夠分辨出樂器的質感,鋼琴聲就是更像琴槌敲著弦發聲,小提琴聲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弓弦交錯的摩擦。

 

       細節三者都很優秀,硬要列出排名的話,參考系統第一、ART V2 次之,MBL 殿後;層次感則是ART V2 最好,MBL 較弱;音像以 MBL 最為龐大,ART V2 次之,參考系統排末座;高中低頻的量感分布也以 ART V2 最為平衡,MBL 在中高頻的優秀表現,讓它的低頻比較之下相形失色。

 

       要怎麼分個高下?我當然欣賞ART V2中性的走向與優秀的音響特性,但是MBL的甜美與龐大飽滿的形體,又不由得讓我產生強烈的好感。就像世上美女何其多,選美選出來的難道就是最美的嗎?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的聲音」,才是態度正確的音響觀念。

 

      最後,關於那個數位濾波,切換前後的聲音個性差異頗大。驚訝的是我比較不喜歡「Audionet」而喜歡「Lagrunge」模式,也就是說明書上說強調高頻的那組。我認為「Audionet」模式讓整個中高頻的活潑與開放都受到抑制。也許在過於明亮的系統上,「Audionet」模式會比較討好也說不定。總之,這次的整個試聽過程,都是在「Lagrunge」模式下完成。
分享 转发
TOP
2#

特性:
取樣頻率:44.1KHz
頻率響應:5Hz-20KHz
解析度:16Bit LPCM
內部DAC:1bit方式
雷射讀取頭波長:780nm
動態範圍:>98dB
訊噪比:>103dB
頻道分離度:>100dB
THD失真:0.0025%
類比輸出:(RCA)2Vrms
輸出阻抗:250歐姆
外觀尺寸:45(W)x9(H)x34.5(D)公分
重量:9公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