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想做一对吸音柱,请各位前辈给点经验(制做尺寸)谢谢! [复制链接]

查看: 4510|回复: 12
1#

谈谈砂子的吸音作用
摘自《音响发烧站》
作者:j   发布时间:2000-06-09 09:41:37  来自:202.98.166.252  

与LDH兄在电话里谈到聆听室装修的问题,他告诉我说,他的吸音柱里填的是砂,效果非常之好。当时,我很诧异,按理说填玻璃长纤维是公认的效果最好的方法呀。后来一想,觉得是很有道理的。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还说自己对聆听室装修有过研究呢!真是惭愧难当了。于是,赶紧去查资料,可是本本上都没有它的吸音系数测定,这里只有根据声学原理,将一些看法贴上来,供大家参考,建议大家不妨一试。

    按照美国声学协会的方法,物体的吸音作用是以单位面积上的声阻抗(声压从法向通过物体
时两表面的压力差)的大小表示,阻抗越大吸音效果越好。该公式分三项,为声音的流阻、声
扭、声容所产生的声压损耗之和。

    从流阻来看,与砂对声音的传导有关。砂是岩石细粒,其本身的声阻很小,但由于砂粒是不
规则的多面体,相互之间多为点接触,在声波振动下将产生微小位移,使声压能量转变为机械能和热能,起到吸音作用。另外,在砂粒还有许多空隙,在声波通过时,不同介质间也有一定的表面声发射损失。所以砂子能够有较高的流阻。

    砂的声扭由其传播速度和密度决定,比较一下空气中声传播的情况可知,它应当比空气要
小。

    声容决定于砂的孔隙率,一般约20-30%,与砂粒的平均直径有关,所以砂由孔隙造成的声压
损失也比较高。

    因此,用砂作为吸音材料,用于聆听室装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这里需要提
醒的是,砂必须洗净,否则粘有泥土的砂将因摩擦力较大,降低吸音作用;在选择砂的粒径方面要注意,不要过粗,也不要过细,我认为1mm左右的比较适宜,既能保证产生足够的摩擦耗能,也有适当的声容损失,可以得到较高的声阻抗;再就是,砂的粒径与吸音频率也有一定关系,有条件的朋友可做下实验,再决定用什么样的砂更合适。

    补充一下J兄的帖子:沙子的吸收频段主要是在300 Hz以下效果好,500 Hz以上还是玻璃纤
维的吸音系数大。——LDH
分享 转发
TOP
2#



 

对装修聆听室的讨论
                          J and GG


问:我刚才在《视听论坛》那儿已经看到了《聆听室的声场效应测定与改善措施》一文,正在琢磨装修聆听室这事呢!
我试过把音箱在比较靠墙的一侧和墙角摆放,按说应该能够提高低频的,可不知怎么搞的,我感觉音箱靠墙的距离同低频量的增加并不是很明显,对音场的深度倒有些影响。最后将音箱内拗后倒感觉低频明显增加了(也有可能是因为高频减少了的原因),只是这样放,可能对音场的宽度有影响吧?现在只能先这样放了,等以后再改进吧。
这篇文章对我很有用!我已经将它打印出来,准备作为以后布置新房子时参考用。

答:我见过一本英国文献上这样说,可用音箱内拗的方法,通过墙角反射来扩大声场,改善低频。当然,你这样做,得到的是声音的虚像,声舞台也会后靠,加宽。这种方法我试过,满有效果的,但高频会有损失,低频因墙角驻波影响在某些频率上会被加强,从而造成声场响应不平直,带来负面影响。

问:对!说得太对了,我是感觉有驻波。正要想办法呢。依您之见,如何较好?

答: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用吸音柱。可用一段15—20厘米的PVC管(长度与你的房间高度差不多),密钻6—8毫米的孔,内部充填好玻璃纤维(别填紧实了)即可。也可用40厘米的五层板,钻孔,内填玻璃纤维,封掉墙角的方法。
玻璃纤维是绝热吸音材料,吸音效果要比羊毛、矿棉等其它材料好。虽然,玻璃棉也可以用,但它的纤维短,吸音柱又不密封,可能会污染房间。而玻璃纤维长丝则不会。
玻璃纤维长丝在一些玻璃厂里应当可以找到。若没有,用玻璃纤维布填充也行。

问:用PVC管会不会很难看?如果只用板将墙角封成斜角或弧型而不钻孔,行不行?

答:不过这样的话……,只用板将墙角封成斜角或弧型也可以,但不钻孔,没有吸音作用,效果就要差多了。
即使这样,也需要填充,否则空腔会产生亥姆霍兹共振,造成共鸣音。

问:我以后布置新房子时尽量试一下,就怕家里人不同意。
我太太虽不控制我在设备上的投资,但如果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影响美观的话,还是要说话的哦!
还有您在文中提到的“应当在发生声干涉的墙壁上安装有声散射作用的吸音装置”。用什么材料较好?挂壁毯如何?

答:可以这样做。挂壁毯是个好方法,但散射作用较小,可以多挂几块,中间留10—30厘米缝隙解决。位置可具体调整决定,以使声干涉减到最小。

问: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文中提到在声干涉区“放音能级均衰减呈低谷”,如果在这区域再搞吸音的话,不会使能量损失更多吗?

答:那是墙壁反射声波干涉的结果。所以需要将声波进行散射,并通过吸音措施减少墙壁反射,来减弱墙壁反射声波的干涉,使干涉区内有更强的直接声辐射,从而达到均衡室内声场、改善频率响应平滑性的目的。

问:原来如此,那么产生干涉的反射声波的墙面是在干涉区吗?如果不是,是不是找出产生干涉声波的墙面作吸音处理效果更好呢?

答:应当说房间的所有墙壁都能反射声波,产生干涉,但最主要的、最强烈的反射声波干涉,就在石井伸一郎测定的声干涉区范围内。所以这才需要采取散射吸音措施。国外的“发烧”聆听室,有的采用椭圆结构,有的将所有墙壁贴上吸音材料,悬挂上声散射体……,这都是为了减少声反射造成的干涉而采取的措施。
很高兴,你已经弄明白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