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RIGON RECALL CD 机 [复制链接]

1#

回复: TRIGON RECALL CD 机

以往在很多系统上听这张专辑,总会觉得交响乐团乐团离聆听者相当遥远,主奏小提琴的言像也比较後退。可是透过Recall的播放就完全不同了,乐团完全拉近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声昌像拨掉一层薄纱般变得更清晰,主奏者乐器的形体感也大了一些,乐团整体演奏时听起来更开放,空间感也适度的被描绘出来。

一组类比RCA输出、一组BNC数位输出、一组全平衡输出,采用飞利浦CDMl2.1/15机械结构,最高输出电平2V,
频率响应20~20kHz(±1dB),
讯噪比>IOOdBA,失真小於0.02%,串音小於80dB(1kHz)。
尺寸440X89X340mm(W×H×D),
重量12kg.参考

售价:98,000元。

      从事音响评论工作以来,只要接手的是来自德国的音响类的制品,心中总是忧喜参半。喜的是自己每次都能亲身体会高水准的工艺水准与声音表现,忧的是这些产品通常要价不斐,只有少数多金的音响迷才有机会一亲芳泽。最近台湾音响市场出现了一个来自德国的新面孔Trigon,当我见到台湾代理商的报价後,只能说:这年头德制的产品卖这种价钱实在难得!以我这次评论的Recall CD唱盘来看,定价十万块不到,跟其他进口品牌相比实在很有竞争力。

设计师非等闲之辈

      撇开售价这项因素不谈,所有音响迷对这个新出现的品牌必定感到陌生,它当然不会给人像MBL与Burmester这两家厂商给人直接而明确的品牌印象。但是若提到多年以前拥有不少拥护者的Restek!,一定还有许多人保有深刻记忆。Trigon的两位创办人一Ralf Kolmsee和Rainer Reddemann都是早年同时任职於Restek的老同事,而Rainer Reddemann当初更是Restek的总工程师,曾经设计出不少精彩作品。由於拥有一位富有深厚技术背景的主事者,我相信大家了解之後,对於Trigon这个品牌的印象应该会加分不少。

      接著把目光转回这次的主角一RecallCD唱盘,定价虽不是很高,但它却是Trigon目前唯一的一款讯源,想必他们对这款产品抱著极大的信心。其实仔细看看这款产品的名字-『Recall』,不晓得是不是想唤起某些音响迷对Rainer昔日辉煌设计的记忆。

电源与避震是两大设计重点

       谈到这部唱盘设计,我们先从外观看起,比起德国双B(MBL、Burmester)华丽的外观,Recall采10mm厚的铝合金面版与承盘外部简单的圆弧收线设计,看来简单朴实许多,但似乎更符合我们心中期待的德国精神,稳重而又耐看。

      打开机器,电源电路板、数位控制电路板与数位/类比输出电路板独立而整齐的安置在底板上。从内部电路上观察,大概可以发现几个重点。首先,就是电源的部分,Recall并未采用传统的电源设计,而是采用了交换式电源设计,所以看不到一般人熟悉的环形变压器。这个部分,请大家不要跟一般采用廉价交换式电源的量贩讯源相提并论,Recall采用的是高价的交换式电源,这种交换式电源的成本要比使用环形变压器的传统电源来得高。当然,交换式电源除了重量轻与效果高的优点,主要就是避免交流产生的电磁干扰,这点对讯源很重要。

       除了电源,避震也是Trigon强调的重点,在Recall的机底板上(主电路板的下方)部黏上了一层黑色阻尼物质,机壳与箱体的交接处也都贴上一层高密度的泡棉避震,再加上四个特殊设计的铝合金脚锥,避震措施相当彻底。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件事,就是上盖的部分,也就是在电源电路板的上方位置也黏了一块与底板上相同的黑色阻尼物,不晓得这种物质除了避震外,是否还有防电磁干扰的功能。此问题我已去信原厂询问,截稿前尚未得到答覆,所以在此无法证实。

并不迷信新技术

       接著我们来看看其他地方,机械结构部分,虽然现在许多同价位带的产品部已经使用DVD承盘,Trigon还是选用了飞利浦CDMl2.1/15机械结构,以求最稳定的读取。至于攸关声音的类比电路部分,D/A转换晶片用的是20bit解码能力的Burr-Brown PCMl710U这颗晶片,并非现在最常见的24bit规格晶片。类比输出部分,每声道使用了四颗Burr-Brown OPA2134 0P晶片组成平衡式的架构,所以可以看到这部讯源是具有平衡输出端子的。除了平衡输出,本机也备有一组BNC输出端子,可将它当作一部数位转盘使用。从总体的电路设计看来,作法中规中矩,没有多余复杂的设计,虽然解码晶片并未使用市场上最新规格的制品,这应该是他们对调音部分的考量,毕竟一颗晶片对于整部讯源制造成本的影响并不大。

声音自然不受污染

       最後进入声音的部分,我搭配的扩大机是Pathos Classic One,喇叭则是Revel Fl2。一开声,我的直觉反应就是好听,至於好听在哪?就先以MA那张『MA on SA』来说好了,第二轨人声的演唱实在太棒了,男歌手中气十足,高亢的嗓音听来凝聚而饱满,演唱时胸腔到鼻腔的传递、共鸣与转折都非常鲜明、自然、直接而真实,听起来歌声好像没有经过污染一般的重现出来,完全听不到一丝过于硬调刺激成分。另外在听第五轨由一种独特弦乐器的独奏时,琴音的密度很高,拨弦时声音线条的描绘异常清晰,弦线在弹奏时的紧绷空气感与箱体共鸣都表现得很好,非常立体。

       在连续听了几首曲子之後,我想运可以用声音很有水分来形容这部讯源的表现。就以胡乃元在Delos唱片公司录制的那张『Romantic Violin Concertos』来说,小提琴的音质很好,声音听起就是那种带有水分的光泽感,感觉完全把他手上那把名琴的温润质感,忠实的藉由这部讯源表达出来。此外,我还发现一件事,就是以往在很多系统上听这张专辑,总会觉得交响乐团乐团离聆听者相当遥远,主奏小提琴的音像也比较後退。可是透过Recall的播放就完全不同了,乐团完全拉近与聆听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声音像拨掉一层薄纱般变得更清晰,主奏者乐器的形体感也大了一些,乐团整体演奏时听起来更开放,空间感也适度的被描绘出来。

      在连续听了多首曲子後,我有一个感想,就是器材在追寻两端延伸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平衡的重要性,而这部讯源似乎要告诉我们,忘掉两端的延伸,回归音乐的本质。

高频细腻、大场面有大将之风

      看到上述那段话,大家可别看轻了RECAll在高低两端的表现,它在这两部份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高频部分,当小提琴拉奏到高把位时,高音的延伸非常顺畅而细腻,即使极细微的高音旋律转折都维持了很清晰的线条,琴音也表现出高贵的光泽感。至於低频部分,虽然称不上狂暴掹烈,但也展现出大将之风。以RR那张『Respighi』中第三轨气势较磅礴的片段,低频的线条相当干净俐落,乐团齐奏时形体感庞大而稳重,大鼓擂击的力度与魄力也不会让人失望。在听这段演出时,我认为背景非常干净(并不是死寂的那种干净),音场颇深且宽广,再加上优异的乐器定位,整首曲子是在沈稳下浮躁的状态下演出,这种表现在此价位带的产品看来,没什么好挑剔的。
  
       最後,还有一点要说明,就是原厂随机附上了一条Trigon同时也在市面上贩售的[Volt』源线,我认为它与Recall相当契合。接上此线後,声音更凝聚、细节更多,还有就是空间感更上层楼,乐器散发的光泽也比我原本使用参考线好上许多。看来原厂不但将Recall价钱定的合理,还顺便帮用家把换线的预算省下来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TRIGON RECALL CD 机

聲音特色

身為德國 Trigon 產品線中唯一的訊源,Recall 從極簡的外觀設計到模組化的內部電路皆有其過人之處。厚達 10 毫米的銀灰色鋁合金面板首先映入眼簾,扎實穩重外更透露出不同於一般平價機型的氣勢;機身方面則採用 2 毫米的黑色鋼質金屬片曲摺而成,搭配四只特殊設計的鋁合金角錐,大幅降低機身在碟片旋轉時所引起的共振,對聲音表現有相當正面的幫助。
至於 Recall 的內部電路則採用模組化設計,轉盤在左供應電路在右,數碼電路位於前中,D/A 處理則置後,減少電路之間相互干擾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外在各模組的下方皆選用吸震軟墊隔離之,同樣是朝減少共振的方向下足工夫。並且為了追求更純淨無染的音色,Recall 避開傳統式的環型變壓器,進而選用相當高階的交換式電源設計,背景的純黑度也因此提升不少。

”不喧嘩的好聲音”,論壇以這樣的標題為 Recall 下了最好的註腳,Recall 的整體平衡性極佳,高頻細膩穩定,完全沒有中低價機型高頻容易聒噪的問題;中音厚實,毛邊感也抑制到相當細微的程度。至於低頻動態方面,Recall 並不是以量感取勝,而是以一派相當輕鬆自然的表情來面對,以達到聲音全面均衡並進的目標。就是這樣由高至低不偏廢任何一頻段,更不以添加調味料的方式譁眾取寵,Recall 再次將德國堅毅質樸的特性展露無疑。

●採用飛利浦CDM12轉盤
●精選Burr Brown PCM1710高bit數解碼晶片
●內建時鐘糾正器以減低數位噪音

頻率響應:20Hz~20kHz(+-1dB)
總諧波失真:<0.02%
Cross-talk attenuation:<80dB(1kHz)
Distance of weighted noise voltage:>100dBA
Exits:Audio - 1 xCinch 1 xXLR
igital - 1 xBNC
Output impedanceine Cinch and XLR each 47ohm
max output voltage:2 Veff
Accessorise:IR-remote control TRF-100
Weight:10KG
尺寸:440 x 88 x 320(bxhxd)
TOP
3#

回复:TRIGON RECALL CD 机

RECALL CD
真正以 [声] 为本的Hi-End优质讯源

还记得RESTEK concert-2 CDP拨放机吗?她曾经是当年音响论坛推荐为该价位五颗星 龙虎榜第一名,年度A级榜高居不下的一代铭机;也曾经是发烧友将krell 高阶分离机CD与burmester 旧旗舰CD反复比较斗机,在A、B TEST后的一段佳话:

[ 测试结果这台concert-2 面对售价高它不少的敌手毫不逊色,声音非常 Q,极具音乐性,音质细致售价又平实,是当时大家对她的极佳评语;当时担任RESTEK的总设计师,一手催生concert-2 CD 的就是现今TRIGON的老板兼设计师Rainer Reddemann,因此这部 RECALL CD 可说是优良血统的再造,完全承袭了Rainer的设计理念。]

典雅的外观

RECALL CD机不但已达到音色细致的效果表现, 而且外观典雅朴实 ,唱盘的机箱线条优美 ,打磨精美细致的银灰色铝合金面板厚达10毫米, 再配衬由黝黑色的2毫米厚钢金属片曲折而成的机壳, 完全给人有一种扎实而稳重的感觉 ,但外型却仍然保持有传统设计的味道 ,虽不抢眼也未能显现出全新突破的前卫视觉效果, 却充分表现出一贯的欧洲设计风范 ,全机所有的精工是经过细致精巧的手工艺处理, 整体箱身采用圆边无角设计 ,底部装设有4颗大型圆柱体铝质承脚 ,有相当良好的卸震能力 ,可将大部分的微震干扰导走, 非常实用。

简洁面板

简洁的铝合金面板呈现长方形, 设计编排井然有序 ,唱碟转盘抽屉式设置于箱体的左边 ,正中央设有显示屏幕, 特别质得一提的是原厂舍弃液晶显示而采用价高但耐用坚固的LED模拟显示电路 ,可见产品的设计理念, 所有的按钮都是圆柱型兼顾美观及实用性, 至于背板接驳端子的设置也十分简洁 ,左边配备分离式IEC电源插座 ,中间设有1组模拟音频RCA输出 ,1组数字输出 ,和1组全平衡输出, 而输出端子也是采用发烧级的WBT镀金端, 另外特别强调遥控器全铝合金机壳制作 ,亦是相当美观有质感, 另外原厂为确保音质随机附送蓝色的医用级插头高级电源线 ,十分罕见。

内部设计

当打开机顶盖 ,发现机内电路板组件均以模块化设计,以利尔后升级和避免电路相互干扰情形 ,各模块电路均以吸震软垫固定于机箱底部,排列整齐有序, 贯彻线路简短而使干扰的机会减到最低的设计效果 ,左边是转盘 ,右边是电源供应电路板 ,中间前方是数码电路板 (Digiboard) , 后方则是D/A转换处理电路板 (DACboard) ,厂家为了降低交流磁干扰数码电路 ,特别采用了较高价之交换式电源设计 ,而舍弃了传统大型变压器 ,就是为了要得到更纯净的音质效果 ,基于此点就值得掌声鼓励 。
声频译码方面选用了8倍取样频率的20-bit美国BurrBrown PCM1710数码译码芯片, 以其出色的处理能力 ,增强声音的线性感,确保音色具有逼真的动态效果和甚佳的分析力 ,清晰忠实地逐一剖白音乐回放的再生能力,加以配合该厂独特的过滤技术进一步强化了音效的回放 ,几乎达到接近为大部分爱乐者所喜爱的LP音色 ,中音浑厚, 高频依然通透高贵, 至于拾讯系统的转盘部分 ,采用了操控稳定的飞利浦机械结构及雷射拾取系统CDM12.1/15 ,电源供应系统方面 ,则以并联一些小容量优质细电容方式, 重复过滤电源部分之噪声及突波干扰 ,以确保得到更纯净的音质。

总结

乐韵悠扬 ,动人旋律 ,充满丰富的音乐性,既能陶醉于音乐之中 ,也可以沉醉感动于自我空间-----这就是每次聆听RECALL CD机出色的回放效果后所感受到的心神体会, 外型设计优美典雅 ,却是处处充满大师设计理念及高度真实内涵的优质拨放机 ,丝毫没有华丽奢侈的浪费设计 ,而且售价亦相当平实 ,值得大力推荐的好器材 ,或许您的预算能力并无上限 ,又或许您钟情更高价的外貌产品 ,但仍然建议用家 ,只要时间充裕 ,一定要抽空听听本机的靓声后再决定(建议自带CD片) 或许您会发现另一种满足的声音演绎 ,让您的音乐人生更觉丰富。
TOP
4#

回复: TRIGON RECALL CD 机

TRV100A
電源:環型變壓器
頻寬響應:1Hz – 200kHz (+/ - 3dB)
諧波失真:< 0.02 %
輸入:7 x RCA、2 x XLR
輸出:1 x Pre、1 x XLR、1 x Record、2 x Tape
最大輸出電壓:8.5V
重量:10 kg
尺寸(W x H x D):440 x 88 x 340mm
TOP
5#

回复: TRIGON RECALL CD 机

Dwarf 單聲道後級

TRIGON(德國精工)推出最新款後級放大器,以歐洲流行的時尚設計和精緻外型概念為主流。後級放大器DWARF為單聲道式設計,並且為了能陳列於喇叭附近,盡量縮短喇叭線的長度,因此設計之初就限制DWARF體績必須小巧精緻,因而也增加了許多困難度;本機輸出功率達60W RMS (8Ω),並且配置大型環型變壓器,中置晶體散熱片同時可隔離變壓器之磁干擾;並且內置自動監控系統,若發現過量DC(直流)輸出或過熱現象時,放大器會自動啟動保護電路,或是經過第二重保險絲保護放大電路不至受損,面板前指示燈亦會告知用戶出現問題。
DWARF亦可選用自動開關模式,當有訊號輸入時,就會馬上啟動及運作。這樣能長期處於準備工作狀態,令放大器即時獲得最佳表現,不需因「熱機」而浪費欣賞音樂的時間。
不要單看其細小外型和輸出數據就以為DWARF只是一般泛泛之輩,當我們搭配連接SNOWWHITE一起使用來驅動靈敏度較低的Dynaudio Focus 110書架喇叭,可以在18呎內的聆聽房間,獲得相當足夠的音壓,重播大型交響樂或者強勁的流行音樂也綽綽有餘,單體驅動能力及低頻的控制力極佳,豐厚的飽滿度令您不相信是從那小型放大器製造出來的聲音。要求一套方便擺設,充滿時尚外型設計,而又有相當驅動力及高度音樂質感的前後級,那麼SNOWWHITE加上 DWARF絕對是當之無愧。


電源:環型變壓器
頻寬響應:5Hz – 150kHz (+/ - 3dB)
輸出功率:120W x 1 / 4 Ohm
諧波失真:< 0.02 %
輸入:1 x RCA
輸出:1 x Speaker
重量:5.2 kg
尺寸(W x H x D):200 x 58 x 350mm
TOP
6#

回复: TRIGON RECALL CD 机

SnowWhite前級

TRIGON(德國精工)推出最新款前級放大器,以歐洲流行的時尚設計和精緻外型概念為主流,儉樸的外型更顯露出一種高雅的氣質。前級名為SNOWWHITE,雖然外型纖小,但卻擁有上級大型機種TRV-100前級的大部份功能和技術應用。設有五組RCA訊號輸入,而輸出均有RCA及XLR平衡各一組,輸入5可切換成TAPE OUT輸出,方便作為同步錄音使用,遙控器亦可與自家訊源操作,增加便利性。

其他功能包括光暗調節,每個輸入±6dB增益和衰減微調,開機時之音量設定等;另外特別值得一提是採用分離式電源設計,放大電路部分完全以直流輸入,除了獲取最穩定電壓輸入,更將變壓器產生之磁場及共震完全杜絕,避免影響干擾放大電路。因此能有濃郁乾淨的聲底,尤其背景音樂清晰動人,細節超多,音樂性非常好,音場呈現也相當開闊自然。


電源:DC直流供應,外置變壓器
頻寬響應:1Hz – 1MHz (+/ - 3dB)
諧波失真:< 0.02 %
輸入:5 x RCA
輸出:1 x Pre、1 x Record、1 x XLR
最大輸出電壓:4.8V
重量:2.1 kg
尺寸(W x H x D):200 x 58 x 330mm
TOP
7#

回复:TRIGON RECALL CD 机

TRIGON SnowWhite前级与Dwarf单声道后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响论坛218期/刘汉盛

TRIGON SnowWhite前级与Dwarf单声道后级
体积小、重量轻、声音好

这套前后级的音质听起来有什么感受呢?在此我要说像是刚出蒸笼的香甜馒头,柔柔的还有带有淡淡的甜味。馒头是庶民食物,每个人都吃过,刚蒸起来馒头软棉中带有柔柔的Q劲,入口绵密。咬嚼之后嘴里会泛出淡淡的甜味。没有杂味,没有刺激,任何人吃了都不会引起不快,也不会有强烈的好恶,这就是馒头的本性,刚好也是TRIGON这套前、后级的本质,也是它们的音质。


Trigon是德国品牌,根据此间代理商给我的资料,它是由Rainer Reddemann与Ralf Kolmess两人在1996年创立的。在创立Trigon之前,两人都在德国已经停业的一家Hi End音响厂Restek工作了16年,其中Ralf负责业务,Rainer则负责设计,许多当年Restek的产品都是出自Rainer之手。当时Restek曾经推出输出功率2000瓦的后级,可见Rainer设计实力之一班。

白雪公主与二矮人的故事

几乎每一位Hi End音响设计者从小就喜欢听音响。Rainer也不例外,他12岁就开始迷上音响了13岁父亲送他一部手提录放音机,从此走上拆拆装装自己的研究路子,后来还按照杂志的线路图自己完成一部综合扩大机,大学时主修电子由于需要实习,进入Audiolabor与Restek,毕业后就留在Restek继续上班,从一般设计人员开始,由于表现杰出,一路升到总工程师,可惜Restek因为发展过速、财务周转困难而停业了。
Trigon成立之后,第一件产品是Vanguard 1MM/MC唱头放大器,1998年推出第一部前后级与单声道后级。从一开始,他们就将目标设定在一般人都负担得起的Hi End器材上,做出声音超值、售价大众消费得起的器材。从这次我写的SnowWhite前级(白雪公主)与Dwarf单声道后级(小矮人,如果使用七个就成了七矮人)整套售价19万8千台币来看,Trigon的产品的确一般人都负担得起。但是,它的声音表现如何呢?以下将见分晓。

后级体积虽小,但采用传统AB类设计

来,让我们先从比便当盒大不了多少的Dwarf单声道后级看起吧!Dwarf后级的外观简单到底,面板上只有一个Standby电源开关与三个灯号。中央那个灯号在正常运作时会亮起红灯。当您按下关掉Standby按钮时,并不是所有的灯都会熄灭,而是最左边那个红灯会亮起,此时后级转为自动Standby模式,只要有音乐讯号输出,后级就会自动开机。至于最右边那个灯号是失真过荷或喇叭保护线路启动显示,只要您看到右边那个灯亮起,就要特别小心,看看是否您开太大声了?或者有其它问题。
背板上只有一组喇叭线端子以及两个RCA端子,其中一个标示输入端,另一个标示输出端。为什么会有输出端呢?实在有点不懂?难道用来连接另一部后级,做「双单声道」使用吗?嗯,不无可能,因为这部后级名为侏儒小矮人,可以使用五部或七部当多声道使用。
Dwarf后级体积虽小,但却非常结实,箱体采用很厚的金属制成,而且顶盖做成ㄇ字型套入,这样的结构坚固扎实,可以抵抗振动。要拆顶盖就必须将底下那四个圆形垫子拆掉,这四个圆形垫子并没有采用避震胶,而是以毛毡材料做成缓冲避震。抽出盖子,可以看到前半部有一个相当大的环形变压器,再来是六个50V/4700µF Nippon Chemi Con滤波电容。中央安置一片散热片,功率晶体采用Toshiba 2SA1943与2SC5200双极晶体各一个(可以做到100瓦功率输出),就锁在散热片上。再来半个内部就是输入级与驱动级线路,线路板上并未采用微型表面黏着组件,而是一般传统组件。

白雪公主内部都是表面黏着组件

再来看SnowWhite前级。为何命名白雪公主呢?我猜是因为这部前级面板雪白细致之故。SnowWhite的电源是外接的,拿起那个塑料壳电源时,心中会怀疑那么轻的电源能够让SnowWhite发出好声吗?由于前级供应的电压电流都很低,因此连接线竟然采用我们连接网络的那种「电信」端子。唉!德国人就是死脑筋,虽然用这种端子就足以输送前级使用的电源,但你至少也假一下,用那个比较「专业」的连接端子,让用家增加一些信心不是更好吗?
SnowWhite前级的面板很简洁,左右各一个旋纽,中间则是显示窗。左边旋钮负责输入切换,右边则是音量开关。显示窗所显示的是以红色LED组成的数字。显示窗下则是一个Standby开关。来到背板,可以看到一组XLR输出端子,此外还有五组RCA输入端与一组RCA输出端子。
抽出SnowWhite前级的顶盖,您会吓一跳。为什么呢?因为里面的线路太简单了。由于电源部分外接,机箱内部的前面三分之一处是空的,而那片占了一半多的线路板上放眼望去,竟然都是IC与微型表面黏着组件,而且组件数量还不多。线路板上最明显的可说是负责输入输出切换的继电器,总共有八个。仔细看,线路板上有BBOPA134PA三个,BBPGA2311P一个,显然SnowWhite是利用OP Amp来做平衡放大,不可否认这是最省事又有效的设计方式。

采用运算放大器一样好听

由于SnowWhite前级的电源外接,经过整流滤波的直流电直接送入机内,所以线路板上的电源部分只看到一个简单的稳压装置而已。像SnowWhite这样的设计,可以说已经接近IT工业的做法,而非传统Hi End音响前级的惯用手法。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不过先决条件是产量要够大,否则恐怕很难找到代工厂来生产。或许读者们会怀疑:这么简单的前级声音会好吗?其实SnowWhite前级并不简单,它是因为使用运算放大器以及微型组件,所以体积才能做得那么小,如果运算放大器拆开来以独立组件来完成,它跟一般前级的复杂程度差不了多少。MBL6010不也是采用运算放大器做的吗?它的声音表现评价却那么高。我的意思是:好声是由无数个细节累积而成的,我们不能粗糙的将好声或衰声的功劳责任归于某几个组件。
聆听空间选在我家,搭配的讯源为Micromega Aria,喇叭用AER Momentum。在此告诉读者们,小功率扩大机只要搭配高效率,一样可以让我们听到气势磅礡的音乐规模感,重要的是扩大机本身够不够好。否则,如果扩大机的音乐活生感很差,声音也不会好听。AER Momentum的效率高达94dB,而且是落地式大型喇叭,可以承受大功率,非常适合当作评论器材的参考喇叭。拿它来搭配SnowWhite、Dwarf,可以很清楚的听出它们的原来面貌。此外,Snow White、Dwarf声音特性温和中性,因此最好搭配如Micromega这种甜美活泼的讯源,才能在温和耐听之中添增活泼生动的魅力。

刚出蒸笼的香甜馒头

这套前后级的音质听起来有什么感受呢?在此我要说像是刚出蒸笼的香甜馒头,柔柔的还带有淡淡的甜味。馒头是庶民食物,每个人都吃过,刚蒸起来馒头软棉中带有柔柔的Q劲,入口绵密。咬嚼之后嘴里会泛出淡淡的甜味。没有杂味,没有刺激,任何人吃了都不会引起不快,也不会有强烈的好恶,这就是馒头的本性,刚好也是Trigon这套前、后级的本质,也是它们的音质。
或许有人认为我用馒头来模拟SnowWhite、Dwarf的音质,看起来好像这套前、后级是不值钱的东西。其实不然,SnowWhite、Dwarf这种柔带淡淡甜味的特性非常适合台湾硬调空间,可以淡化硬调空间所产生的过多高频反射音,对于音乐的正确再生有莫大的帮助。再加上如柔美灯的音色,让我在听这套前后级时心情一直很宁静,也很舒畅,这种宁静舒畅的感觉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

琴音没有侵略性,拥有淡淡香甜

这套前、后级的高频表现如何?我以曾耿元那四张CD小提琴演奏为例。您可以听到很细微的擦弦质感,琴弓在琴弦上的轻轻跳动也可以听出来,而且琴音一点都没有侵略性,耳里所听到的就是淡淡的甜味与香味,声音线条细细的,但相当圆润,不是扁扁尖锐的那种琴音。此外,拉到双弦合声时,琴腔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也很美,还可以让我感受,琴音一点都不吵杂急促,一个个音符很清晰的展现在眼前。虽然柔性的小提琴听起来有点不够刺激,但我想对于一般人的硬调空间而言,这种小提琴的特性应该是更受欢迎的。
可以这么说,SnowWhite、Dwarf的高频表现相当讨喜,它是属于没有侵略性的,不会飙出来,怎么听都好听的高频段。柔细的程度刚刚好、有光泽、有甜味,但并不会太浓太过,总之就是耐听的那种高频表现。

手指接触质感太棒了

SnowWhite、Dwarf的低频表现如何呢?我先以Jacques Loussier Trio那张「The Best of Play Bach」(Telarc SACD-63590)为例。这张SACD/CD中有很精采的Bass与脚踩大鼓噗噗声,这些都是低频段的表现。此外,当钢琴演奏到低音键时,也有许多低频段的表现,特别是低音弦振的尾音。先说脚踩大鼓的噗噗声,这套前后及所表现的是软Q适中、量感丰富的噗噗声。不仅劲道够,弹性足,那噗噗声的扎实程度好像超过60瓦所能表现者。
再来听Bass。同样的那把Bass的音阶清晰无比,即使弹到很低音域时,Bass的音粒依然凝聚清楚,不会散形混浊。在此我不必指出是那一首才有这种表现,因为每一首曲子中的Bass都是这么棒。老实说,我还必须告诉您。那Bass的音质也是那么美。听着这么好听的Bass演奏,我的脑海里真的浮现出刚蒸好热腾腾的白馒头。我想有许多读者一定无法体会热腾腾的馒头跟这张软件中的Bass有什么关联?不怪您,等您听过这张SACD/CD之后,就会跟我的想法比较接近了。
接下来是钢琴的低频段表现。您可以听听第三首,此处的钢琴低音键与Bass演奏的是相同的音阶,您听听那低音弦的振动尾音是多么自然,多么的美。而Bass也不跟低音弦混在一起,而是相互烘托,一齐散发着迷人的低频音响效果。您也可以听听第六首,此处有非常强烈的钢琴低音键表现。配合Bass的低频音量,那钢琴的低音键展现出「超现实」的规模感与震撼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现实,听起来也很过瘾。

层层弦乐听出细微木管

SnowWhite、Dwarf的解析力、层次感、定位感表现如何呢?只要祭出大型管弦乐,听听看是否能够很清楚的分辨出管弦乐团各种乐器的演奏细节以及该有的音质音色,这三样「音响二十要」的要求大概就了然于胸了。我用的是小泽征尔指挥巴黎管弦乐团的柴可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悲怆」(Philips),整首曲子听下来,这套前后级能够把层层弦乐群掩盖的细微木管表现得相当清楚,也能够在庞大铜管出现时还能听出底部的弦乐群在进行,就解析力与层次感而言算是相当不错的表现。至于定位感,SnowWhite、Dwarf的表现相当好,乐器位置虽然不是浮凸得如探照灯照射。但位置明明确确,这也表示这套前后级的相位失真应该相当低。

空间感浮现出来

SnowWhite的细节表现与空间感再生能力如何呢?我用杰利毕达克那张布拉姆斯「第四号交响曲」彩排(DG)来试。测试什么呢?只要能听到跟音乐厅演奏或讲话所产生的那种空间感觉,那就代表空间感的表现很好。此外杰利毕达克在告诉团员要怎么诠释时,舞台上也发出许多各类细微的杂音,这些杂音一般而言都听得到,重点是要像真的。如果听起来像真的,那也代表细微表现相当好。反之,如果只听到杂音,但却不像真的(例如团员弄出来的乐器杂音),那就代表细节再生的能力还不够好。
SnowWhite、Dwarf在此的表现如何呢?以它们的售价而言,表现算是相当好的,音乐厅的空间感觉、大小都可以清楚听到,各种杂音也可以辨识出是什么声音,实属难得了。

音乐活生感是对的

再来,SnowWhite、Dwarf的音乐活生感如何?我说过多次,音乐活生感如果不佳,就好像现场音乐会的演奏不生动,或演讲不精采,听了会让人想打瞌睡。当然,您在家里听音乐,应该不会打瞌睡,但如果器材缺乏音乐活生感,任何音乐、任何录音听起来都不好听,无法吸引您继续往下听。
在此我先用Telarc那张「The Sax Players」来试,这张CD如果听起来乏味,也不觉得录音时有什么精采时,那就可能是器材的音乐活生感不佳。这套前后级听起这张CD来并没有让我感觉乏味,片中的萨克斯风吹得很精采,爵士套鼓也很活,Bass不会笨笨的,这都代表SnowWhite、Dwarf的音乐活生感相当好,至少已经达到「对」的地步。
听过「The Sax Players」,我继续听「艺妓回忆录」电影原声带。这张CD如果细节表现不够多,音乐活生感不够好,演奏的精采程度就会失去大半,剩下的仅是旋律感人而已。如果音乐活生感能够表现出来,您所听到的不仅是旋律感人,更会觉得演奏者把艺妓的内心情感都表现出来了。这套前后级的音乐活生感如何?与空间感以及细节表现一样,都已经达到对的程度,代表SnowWhite、Dwarf这套前后级的声音是相当准确,并没有太多音染的。

体积小,重量轻,声音好

以前,我不认为音响界可以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声音好。但自从上次听过Jeff Rowland102后级,以及这次听过SnowWhite、Dwarf之后我认为已经看到曙光了。以体积、重量来论Trigon这套前、后级的售价不算便宜(因为是德国制造)。但如果以表现能力来衡量,我却可以说Snow White前级与Dwarf单声道后级并不贵。再以我的偏好来说,体积小、重量轻、声音好是我的最爱,我希望全世界Hi End音响都朝这个路子前进。在此,我愿意向不玩音响器材的音乐迷推荐这套友善的前、后级,无论您想再哪里听音乐,它们都可以轻松的跟您走。


原厂回函

Q:为何要将前级取名为白雪公主?后级取名矮人呢?
A:多年前,一位德国的经销商要求我制造一部小功率的单声道后级,当我开始研发时,需要给计算机CAD一个工作文件名,因为这部单声道后级的体积那么小,所以我想到「矮人、侏儒」这个名称。后来我跟销售经理讨论正式推出的型号名称,我们都认为这个名字很好,所以就正式采用Dwarf了。
当我们销售Dwarf一阵子之后,有些顾客要求我们设计出一部搭配Dwarf的前级,很快的我就完成线路设计。同样的问题来了,到底要为这部前级取什么名字呢?我们为此讨论了一阵子。突然间,我们想到德国古老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与七矮人」,而这部前级的外观与颜色也很适合「白雪」这样的形容,于是我们就决定将前级称为SnowWhite,与Dwarf搭配成对,这就是全部的故事。

Q:你能不能够告诉我们的读者有关你的背景,还有公司的历史?
A :Trigon成立于1996年,当初我跟伙伴Ralf Kolmsee合作成立的。我们两人是很好的搭档,Ralf是个很棒的生意高手,而且对于管理也很在行,而我是技术人与设计者。在Trigon之前,我们在另一家高级音响公司已经一起工作很多年了。我们在音响领域至少拥有20年资历,现在我们有十个员工一起工作。

Q:为何你喜欢将扩大机的箱体设计得那么小呢?
A:正如我在第一个问题中提及,这是德国经销商要求的,而我也喜欢这个想法,于是将它付诸实现,结果非常成功。许多欧洲的音响迷喜欢不占空间的高级音响器材,而大部分Hi End音响器材的体积都不是那么小,于是我们看到这个机会,推出体积小的Hi End音响器材。SnowWhite与Dwarf不仅在顾客之间得到非常好的反应,德国音响杂志也给我们许多好评。

Q:SnowWhite内部采用表面黏着微型组件与运算放大器,这有什么好处?
A:我不喜欢独断的想法,例如只有分离独立的线路设计才会好声,或只有真空管或OP Amp才好听。我曾经设计过许多不同类型的扩大机,当我开始设计时,一定会先考虑这部产品的价位带与箱体大小。例如,SnowWhite虽然体积很小,但已可满足Hi End前级需求,简洁而没有什么花招。我也经常找寻电子组件的规格与线路,发现有些OP Amp的规格特性非常好,并且实际拿来设计线路测试。经过几次不同的尝试,我找出SnowWhite的最佳解决之道,这就是它目前的设计。或许以后有机会时我会以分离独立线路来设计前级。

Q:Snow White前级有XLR输出,但Dwarf后级却没有XLR输入,怎么会这样呢?
A:答案很简单,因为Dwarf推出时间比SnowWhite还早。而我设计SnowWhite时,我想要为将来预留一些功能,例如SnowWhite可以搭配其它后级,或者使用主动式喇叭系统。或许明年春天我们会推出拥有XLR输入端子的Dwarf,不过目前尚言之过早。我们有些顾客以SnowWhite前级搭配我们更大的TRE-50M后级,这部后级就拥有XLR输入端。

Q:Dwarf背板上有RCA输出端,这个端子有什么好处呢?
A:有些用家想要用双扩大机,一部推低频段,另一部推中、高频段,甚至它们的多声道系统想要每声道用一部Dwarf。有了这个RCA输入端,用家可以不必外接转接器,就能够如此使用,这是很方便的。


Rainer Reddemann


音响知识:扩大机输出多少瓦重要吗?
想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扩大机的输出功率是如何计算的?首先,您必须从扩大机的输出端「实际量测」输出电压有多少,在依输出功率的计算公式:「输出功率=输出电压的平方除以喇叭负载阻抗」来计算。我们都知道喇叭负载阻抗是会随着频率或共振而变化的,不过一般都是以固定的8奥姆或4奥姆来计算,所以只要将负载阻抗带入公式,很容易就可计算出扩大机的输出功率。
不过,除了可以用数字计算出来输出功率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很重要,那就是输出电流的大小。由于驱动喇叭的是电流,不是电压,所以,想要有效驱动与控制喇叭,扩大机到底能够「真正」输出多少电流甚至比输出多少功率还要重要。许多扩大机标榜大电流设计,号称输出有几十安培云云,这些「号称」有很多是功率组件的最大电流承受能力理论值,而非扩大机真正的电流输出能力。真正大电流输出的扩大机,电源供应一定巨大无比,而且功率级的讯号路径也会以个别粗大的讯号线或铜棒等做为讯号通路。大电流要用在什么场合呢?庞大而持续的低频再生非常要大电流,这也是音乐底部基础扎实的来源。



个性焦点

中性偏软调,声音柔细,但该有的力道还是不缺,可说是柔中带刚、软中有劲的个性。高频段柔美带有适当的光泽,甜味不浓,但跟馒头依样越嚼越香甜。中频段松软中带有适当的凝聚力,形体不是非常庞大。而是比例适当匀称。低频段量感相当丰富,延伸性也好,但不是带有重量感那种。整体平衡性很好,听起来很舒服。

搭配建议

馒头拥有淡淡的香甜,多吃不腻。不过,如果在馒头夹上一个荷包蛋、或一些味道比较重的配菜,会让整体的满足感提高。建议使用比较活泼、拥有甜味与光泽的数字讯源或喇叭,这样可以在淡淡的香甜中加入活泼活生的个性,让音乐魅力更难挡。

参考软件

「美声礼赞Voices」是一张很好听的歌曲精选集,就是因为销售成功,所以后来才有第二集、第三集出现。片中第一首Queen为1992年西班牙奥运所写的「巴塞隆纳」可说气势惊人,震壁碎瓦,很少音响器材可以完全过关。其它曲子更是支支动听,感人至深。小音量听,可以享受绝美音乐;小音量听,可以测试音响器材,可说是一举二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