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歌剧收藏之威尔第《茶花女》 [复制链接]

查看: 22860|回复: 80
1#

萨和贝的那版难道不是1964年的么,变成1962的了?萨花腔的确高明,但是就角色把握和张力,我还是听callas版。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11/16 0:50:3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2#

原帖由 小麒麟 于 2010-11-6 12:26:00 发表
在早期录音中,有维也纳夜莺之名的Lorengar的1969年版,也是不错的。不过第一幕的花腔技术要求太高,Lorengar最后也满吃力。

大名顶顶的Fischer-Dieskau唱男中音。


Lorengar被称为“维也纳夜莺”么?没有吧,streich是获得过这个赞誉,Lorengar是个纯粹的抒情啊,花腔完全不是她长项,而且她是西班牙人。她和50年代著名的齐格琳德扮演者brouwentijn一样,vibrato比较过度,虽然应该不是机理不正常或者控制不力的问题,但听起来总觉得摇晃过多。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3#

原帖由 小麒麟 于 2010-11-6 12:46:00 发表
回到现代录音,1992年DG出的帕瓦罗帝和Studer版也不错。

不过帕瓦罗帝的声音已经不是他年轻时的样子了。Studer也并不是我很喜欢的女高音,虽然人们总说她是花腔女高,我总觉得她没有办法和萨瑟兰比,当然我对花腔女高的胃口比较高,在萨瑟兰之后,我也就能听迪里拜尔和曹秀美了。


可能楼主同时注重情感流露,但更看中声乐技巧表现力一些,所以把唱出那个没写的降e3和没唱的分两类,说实话我觉得乔治乌94年没唱的版本比她后来留下的唱出的版本强很多,后来再也找不到那种动情,投入的感觉了。
这个尾音在早期录音很多都是不唱的,现在可能不允许了(我在国外那些岁月,经常听到弄臣女高不唱亲爱的名字的高音,甚至男高女人善变最后的b2不唱的都有),如果说哪位录过全剧的女高这个音最棒,我认为是gruberova(好像80年代留过一版录音,或者听她在她老公指挥下90年代一张歌剧选段,那时她的年纪已经超过老萨和老帕录茶花女时的年纪了),别人包括老萨在内都是从下面托上去甚至挤上去的,唯有gru感觉是从上面夯下来的。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4#

原帖由 chopin 于 2010-11-7 12:04:00 发表
原帖由 小麒麟 于 2010-11-7 1:44:00 发表
竟然没有看到chopin兄的发言,很失望啊。。。

抱歉哦,麒麟兄,这几天忙着装修了,来去匆匆。看了老兄的强帖,发现我居然和老兄的喜好很一致,我也最爱萨瑟兰和贝尔贡奇的版本,听感和录音都很过瘾。可惜这套录音我从未见过正价版,不知道是否出过,我买的是纸盒版,还算满意。茶花女好像有两个不同的


主要是一个意大利作曲家作品改动限度的问题,因为无论是第一幕女高尾音,还是第二幕男高cabaletta尾音c3都是没写的,所以忠实原谱的指挥家(muti为代表)可以理所当然地不加,甚至直接去掉整段,意剧这种cabaletta多而烦,最后都是一高音结尾,可以说听了1/3闭眼都能猜出后面怎么写,多高音结束。

1980scotto是muti,当然不会给她甩尾音的机会,而且那时接近50的scotto早已失去年轻时卡拉斯第二的酣畅本钱了,她62年和G.Raimondi的版本怎没人提呢,后者第二幕龟孙子cabaletta就是o mio rimorso那段没唱,但是scotto在votto棒下肆意发挥,好像在第一幕结尾俩大唱段的前一段(就是estrano那段,不是后面尾音降e3的folie那段)还加了个e3左右的音。

很同意麒麟童说的kraus90年代声音老态,不清楚为何很多评论狂捧kraus说声音到老保持一致,真是无语,跟年轻时相比还是很明显的,推挤用力痕迹处处。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5#

原帖由 MissionLu 于 2010-11-10 17:47:00 发表
那位是不是Lisa della casa?

感觉应该是lisa,但感觉老萨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了,似乎lisa在照片上显现得过于年轻,怀疑会不会是别人,总感觉又像个谁,但一时半会说不出。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6#

应该还是lisa,没有错。MissionLu兄目光超级敏锐。
这里面施瓦明显象祖母了,而年龄排第二的lisa看起来保养得很好。从面相来看,照片应摄于60年代中期。
blog.sina.com.cn/wahnsin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