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复制链接]

查看: 52244|回复: 229
1#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9-23 18:19:00 发表
原帖由 子英 于 2007-9-23 11:32:00 发表
"红移"!? 严重了吧!



红移————天文学上星体高速远离地球而去的光谱现象;
兰移————天文学上星体高......

据计算,假定低音振幅+-4mm,
10Khz调相+-40度。
2。5Khz+-10度。
250Hz+-1度。
到不了一个周期,达不到调频的程度。更不会有显著的红移或蓝移。
比较大的问题是高频方向性,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扩散方式,
扩散角30度频率与口径的关系:
3“:5Khz
5”:3Khz
6。5“:2。5Khz
频率与口径反比。
如果采取扩散措施,能量就会分散,强度会降低,这是需要解决的。
其他问题:
大口径纸盆的高频分割震动问题---超硬盆。
震动质量过大---采用超轻材料。
超轻盆低频谐振频率降不低的问题:超大的迷宫音箱。
采用指数型盆也是一个办法,越高的频率在更靠近中心的部位发声。
最后编辑yulihua 最后编辑于 2007-09-24 11:19:07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9-24 14:09:00 发表
欢迎yulihua兄参加讨论!
据计算,假定低音振幅+-4mm,
10Khz调相+-40度。
2。5Khz+-10度。
250Hz+-1度。
到不了一个周期,达不到调频的程度。更不会有显著的红移或蓝移。

能不能进一步说明白些呢?

声音的波长是多少?+-4mm对波长的相移,计算一下。
TOP
3#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红茶 于 2007-9-21 17:32:00 发表
分频有严重的红移现象

请明鉴。
TOP
4#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9-22 8:16:00 发表
纸盆运动速度则为:V=4s/Hz*f                                   (1)
多普勒效应频率改变量:fa=C*f/(C-V)                          (2)

注:s是纸盆最大线性位移(Xmax);fa是多......

利用一下你的公式再推导一下:
假定有一个低频100Hz,振幅+-4mm。
A=(4×10E-3)×cos ωt
V=A'=(4×10E-3)×ω(-sin ωt).
Vmax=(4×10E-3)×2×π×100=2。512M/S
C/(C-V)=340/(340-2.512)=340/337.488=1.0074.
10000Hz×(1.0074-1.0)=74Hz.
这个是按速度计算的,我原来以为可以按位移计算,可能不对。
1.0074可以乘以任何频率得到频偏。
这样的频偏应该是可以听出来的。就此更正我原来的说法。


最后编辑yulihua 最后编辑于 2007-09-24 15:23:15
TOP
5#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gaoch 于 2007-9-21 19:43:00 发表
大学读书时是读到过多谱勒效应的,但是用它来理性分析一个喇叭的声音,我看声学专家也难.恐怕多谱勒本人也建立不出数学模型.LPD的店明天开张,松香味兄不妨前去听一听全频喇叭,胜过你在这里的一百次讨论

不会吧,模型很简单啊,松香味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这里只是进行一下探讨,喜欢哪个是个人的自由。
全频,小编制作品还是不错的,大编制作品,也请全频大师给作个试验和评价。
最后编辑yulihua 最后编辑于 2007-09-24 15:41:33
TOP
6#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icyblue 于 2007-9-24 16:43:00 发表
有没有考虑过音圈实际上是不动的,因此高音音盆的受力频率与低音音盆的震动无关?

相对的,也可以考虑分频情况下,哪个单元不是所有震动频率叠加在一起的?不要忘记磁场是同步的,哪里来的运动的叠加?

是呀,即使频率较高,振幅很小,计算出速度可不小,都会有相当的多普勒效应(即,分频的箱子各种成分的互作用也相当可观)。
我们直观的感觉是振幅小就问题不大。
到底是按速度计算还是按幅度计算,还是有点糊涂。
最后编辑yulihua 最后编辑于 2007-09-24 17:33:08
TOP
7#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9-24 20:37:00 发表
“1、纸盆最大线性位移s,通常出现在“理想活塞运动”的低频区域内。为什么?
2、同一个扬声器单元,(正常情况下)较高频率的最大线性位移速度会超过“理想活塞运动”的低频区域内的最大线性位移速度吗?为什么?

较高频率下,纸盆运动当然在线性区。
我们在讨论多普勒效应,是线性失真,没有涉及非线性失真的问题。
速度=振幅×ω,较高频率下速度相当可观。
昨天体会了一下,大编制、大动态的节目,喇叭确实比耳机乱。
耳机声音清澈,各种成分基本不干扰,解析力高。
也可能系统不够高档。但如果是多普勒,高级音响又如何?

最后编辑yulihua 最后编辑于 2007-09-25 09:59:14
TOP
8#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9-25 11:00:00 发表
如果磁场足够强大,振幅会大吗?失真会大吗?低频会不好吗?只是你愿不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已了,从原理上是有解决方法的,如果采用航天材料,你会说找不到既轻又硬的振膜去做全频?只是太贵了而已...

与磁铁无关,一定低的频率,一定的声强,一定的振膜面积,就有一定的振幅。
面积大的振幅小,但高音方向性强。
TOP
9#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9-26 0:30:00 发表
从这个8寸单元的阻抗曲线看,他在以大约800Hz为中心处开始出现第一个分割失真特征阻抗曲线。

分割失真——是当频率不断升高,(振动)速度不断......

800Hz附近似乎不是分割,2300Hz可能是。3500Hz不是,因为0度线没有凹陷。30度线有凹陷,应该是波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