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在的CD过几年后会不会也像LP和磁带那样成为昨日黄花? [复制链接]

查看: 6523|回复: 40
1#

这个问题不能把全部责任归在垄断商的行为上。因为我们还需要看:PC这个领域需要什么样的音源。可别说,我自己的电脑上存的音乐,多数都是mp3格式的;就算想把某张CD上的音乐存到电脑上听,我也会把WAV格式压成mp3存着,wav文件删掉——不是说mp3的音质能和wav的比,关键是我觉得电脑上听音乐,对我来说mp3够了;听HiFi的话,我还是用正规的音响听CD和LP去。

假如目前SACD的音质能强到让几乎所有人一听就能下定决心采用它,那么PC兼容等问题将不是问题,只要市场有如此强烈的需要,什么都不成问题。

垄断商的目的要赚钱,所以我就奇怪:卖DVDA,虽然可能有盗版,但能兼容得好,卖得好;卖SACD,虽然难些盗版,但卖得不好——这两种选择就未必见得哪一个会多赚些,为何垄断商现在似乎偏向于SACD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想,垄断商也就是大的商人,最终目的是赚钱,盗不盗版版不版权其实只是律师之间的字面游戏和规则,假如唱片商真的唯版权和真理至上,那么它们首先就应该立刻停止所有CD的发行,把这条这么明显的盗版的渠道先截断,以保护音乐创作的合法权益。但问题是没有唱片商这么做,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还是要看消费者们的反应的。

其实也不能说他们利用垄断来强迫制式的推广了:当年CD出来之后,LP也一直在生产着,对于古典几大品牌来讲,90年之前的不少出品都是CD和LP同时有的,并且要买的话都能买到,在这段时间内消费者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唱片公司没有强迫消费者选择谁;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还是眼睁睁地看着LP的销售量逐年明显下降,最后才停产的。
最后编辑felixcat
分享 转发
TOP
2#

bluesky 在 2006-2-24 13:08:17 发表的内容
不对,CD与LP是有本质的区别的,LP体积大,不易保存,而且不能过多的聆听,CD的出现对于LP来说是个质变


恩,我想虽然的确这些都是CD和LP的不同,但我觉得CD之所以能成为市场主流,主要的质变还是音质上(指“背噪”和“准确度”)。所以“LP体积大,不易保存”虽然是个缺点,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的,因为对于正经的HiFi欣赏来讲,消费者不太会觉得一张唱片体积是什么大不了问题(毕竟是在家里端坐着听音乐嘛,不需要像外出锻炼时的小巧玲珑的便携),保存也不会让这个阶层的消费者烦心——都到了欣赏HiFi这地步了,保养唱片这项工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TOP
3#

制式之间的交替,除了厂商的决策之外,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这就好比即使厂商决定用这种制式了,但消费者们普遍都不够买,厂商们又奈何?——难道用枪逼着消费者掏钱不成?

当年48年密纹唱片一推出,很快就占领了主要市场,为何?——当时的消费者在那之前听的都是背噪大、频宽窄、播放时间短的78转,现在密纹唱片背噪小这么多,音质又逼真这么多,并且一面还可以播上个十几二十分钟——这么划算的东西消费者能不欢迎?

再看58年,立体声LP推出,之前消费者听的都是单声道LP,音场营造无从可言;现在立体声来了,是人都听得出音效巨大的改善,消费者能不欢迎么?

再看83年,CD面市,之前消费者听的都是机械拾音的LP,或者不易保存的磁带,两者都要忍受背噪、磨损等痛苦;现在CD来了,母带背景有多宁静CD播出来也就多宁静,还永不磨损,音质性能指标又这么好,这此赚的事情,消费者能不心动?

假如翻翻旧的资料就能发现:其实在任何的时代,都存在新旧制式谁优谁劣的争论,但不管双方道理说得有多动听,市场销售结果才是最铁定的。这就好比当初上世纪20、30年代电声录音技术刚开始应用时,就有人就批评电声录音不够源自19世纪末的那种靠声波自身能量带动刻针刻母盘的最老式的录音方式,声音来得自然。不管那时候他们说得有多少道理,现在谁还会认为利用电来驱动录音设备是不好的?!现在还有唱片公司不用电来录音的么?

说回现在的LP和CD、还有CD和SACD之间的取代问题,道理说完了,辩论也辩够了,我们就看市场最后如何选择吧。音质好的,并且能让人明显听得出来的,最终肯定能主宰市场(假如不行的话,那说明它肯定有先天的、不可弥补的、特别明显的、影响欣赏质量的缺点)——至于“大部分消费者被厂商欺骗”的说法,只能是旧制式不死心者最后能使用的理由而已,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还像中世纪那么容易被骗么?

价格不是问题。CD当年推出时价格就特别贵,但这十几年下来,情况如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mp3等网络时代流行的格式,那它的确占领了便携式听音领域的市场,因为它的各项指标的确最适合这个领域;而至于正经的、严肃的HiFi欣赏,目前CD的确占领了主要的市场,道理也一样:它的各项指标的确最适合这个领域;为何SACD等新式格式现在仍未取得满意的业绩,这说明了可能时间没到,或者售价还要做调整,或者硬件设备没跟得上等等,因素很多。至于它未来会如何,我们说了不算,还是看看足够长时间之后市场的选择会如何吧。

等到某一天假如新制式在主流市场上取代了CD,那就说明那时候的新制式的各方面指标、因素必定是最适合正经、严肃的HiFi欣赏的这个领域了。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