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实验做一些补充说明:
邝版所引用的实验,我查到的报道说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音乐心理学家Diana Deutsch所做的实验,对北京一所高等音乐学院(估计指的就是中央音乐学院)的88名一年级学生与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音乐学院的115名一年级学生分别作了绝对音感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52%的中国学生具备绝对音感(这个数字与邝版所引用的报道中的“63%”这个数据有出入)。相比之下,具备绝对音感的美国学生只有7%。
对于绝对音感,科学实验已证实:不管是什么地区,所有刚出生的婴儿都有具备绝对音感的潜能。
因此Diana Deutsch在她的报告中总结,中国学生之所以拥有高比例的绝对音高能力,是得益于我们所说的汉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在中文里,声调的不同决定了语义的不同。
所以说,绝对音高是一种大家天生所具有的能力,并非只有某些所谓的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能拥有的。但为何现实中这么多人表现不出绝对音高这种能力,是因为他们在婴孩成长的过程中不去训练它,使得这种能力消退,并且失去了。至于失去了之后,能否通过训练重新恢复,这还有待研究。
绝对音高与音乐创作、器乐演奏成就并无必然联系,更不会影响有志于音乐创作的人所能做出的成绩,跟音响发烧就更加没有直接联系。很典型的例子便是大家所熟悉喜爱的作曲大师柴可夫斯基,他便是一位不具备绝对音高的人。柴可夫斯基作品里面旋律的优美、和声的高度和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亚裔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世界乐坛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最大的原因是来自于他们的勤学苦练。刻苦、耐劳尤其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不信的话,各位可以去询问国外音乐学院的教授们,看他们会不会说:这位亚裔学生比赛获奖,是因为他具有绝对音高;那位白人学生没有获奖,是因为他没有绝对音高——绝对没人会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