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面一番比较热烈的讨论,我忍不住也想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staccato啊,sonnet啊等等这些英语词汇,在中文里已经有了标准的对应翻译,都已经写进词典里了,所以如果你用中文来写东西,对于可以翻译成中文的那些外来词汇,就尽量使用中文。文字是写出来给大家看的,要尽量让大家都看明白——而不是用来显示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巨大或者是因为打字的时候打英文比较方便(其实你大字的时候,打一会儿中文,在一会儿英文,中英切换的时候还要按ctrl + 空格键,也并不见得省事啊);当然,中英文的混合使用是个人自己的选择,我这里只是提一个建议,希望规范一下,没错在专业圈子里,你说英文夹中文,搞专业的都听得明白,但具体在这里,这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讨论的地方,要适当照顾一下。另外这个建议也不是过分的,现在出版社编辑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把作者写的书中中英文混用里不规范的地方修正过来。中英文混用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的。
其次,可能别的专业的专业人员在该领域内很有发言权,并且他们的意见的确比业余的高明不少。但是对于音乐艺术来讲,特别是国内的情形,我不是信口开河:现在的音乐学院的学生的风气,不怎么样,或者说很不像样。真正去学习音乐理论是需要相当刻苦的,但是现在的音校学生的普遍情形是什么样子——眼见为实,你不信的话可以花几个星期的时间自己跑去亲眼瞧瞧。我这里不是想引起什么府第之争,但许多我亲身经历的事实让我觉得搞艺术,特别是音乐的,不学无术的人实在不少。我碰过不少作曲系的人,在业余爱好者面前夸夸其谈,天花乱坠,颐指气使,专业术语一大堆;但是一旦碰到同行中有水平者指出其中的荒谬错漏之处,就立刻衰的像一只缩头乌龟,其形象令人十分可憎。这些人在业余论坛我见过不少(他们最喜欢来业余论坛里“做大”了),因此我对他们的说话的方式特点、交流态度都是相当清楚的。我对音乐理论懂得不多,因此也觉得没什么可以说的,所以我很多时候潜水。但是,论坛上每一个人是怎样的,我却是看得清清楚楚——我这里不是特指具体是谁,各位不必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