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在 2003-8-2 15:05:01 发表的内容 有这么个说法:对于钢琴独奏录音而言,音场并不重要。 此说是否恰当呢? 近日正聆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
钢琴演奏有两方面很重要,一方面当然就是双手了,这个大家都明白;另一方面就是踏板的运用,这点很容易被听众忽略——因为看演出的时候大家都是注意演奏家的手的。
钢琴的声音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三角钢琴的反射板打开角度不同,出来的声音取向大大不同。当为演唱者伴奏的时候,一般不打开反射板,或者轻微开一条缝——这时钢琴就算很大力去弹奏,声音也是温文尔雅的;当演奏协奏曲的时候,反射板开到最大角度,这时候钢琴出来的声音,是能够和整个管弦乐团抗衡的。
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钢琴踏板“延长音”影响最大。弹德彪西的作品尤其如此——我在家里练习的时候,因为钢琴后面有一堵墙,所以踏板只需要稍稍踩一踩就能够出来圆润丰满的声音了;但在演奏厅里的时候,每次踏板都要踩到最尽,就算这样我有时候还感觉声音不够丰满,延长时间不够。所以演出/录音环境的不同,演奏的方法、力度都要随之改变,以满足演奏者心目中的标准。
因此,许多钢琴家在录音室里录音之前,都要在里面长时间练习、弹奏,以确定在这个特定环境下应采取的力度、演奏方式等。可以说,著名钢琴家之间的风格差异,主要都是在于对钢琴发出来的声音形成的音场进行不同的控制,产生微妙的差别(比如说季泽金弹德彪西的时候,往往一个踏板踩着就不放了,一过就是几页谱子都是延长音,所以他弹出来的效果十分有“缥缈”“幻变”的意境)。
另外许多作曲家写钢琴谱子的时候都不标明什么时候用踏板,该用什么力度——这都由演奏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决定。所以不同的钢琴家弹同一个作品,理解不同出来的声音效果也相当不同。所以钢琴的录音,不单只音场重要,并且音场是欣赏的重点。买钢琴唱片光注意听音色,忽略了音场是很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