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在 2003-8-2 17:29:58 发表的内容 预言家先生,要说“缠”,恐怕你用错了对象,翻翻前面几页,是谁“缠”上谁的。而且,再看看你发言的角度、语气,包括从你的第一篇开始,就已是一副全盘否定的不屑,这是我开的帖子,如果就事论事,讨论艺术,无任欢迎。但张口闭口就是不耐烦的“缠”,那我实不知你到这是出于何种目的了。
好,前言说完,让我们再看看你的宏篇伟论。
|
为了节省篇幅,引用回复之列出原文一部分。
为什么我说“缠”,原因是这样的,我首先是评论Maksim,并没有对在座各位说过什么不好的话,TOM兄的回应开始也是相当有礼貌的,但是接下来的某篇开始(第三页第6篇,是TOM兄写的),是对方首先对我个人的意识进行了不必要的讨论,那我不得不回应,所以这样下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第三自然段,我想TOM朋友不必为了在讨论的时候讨论辩论对方“为什么你的事业会这样”“为什么你不成名”类似这种问题,莫非乐评者必须是著名的演奏家?
为了让您以后都不再问这个问题,我现在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为什么我不选择音乐演奏作为专业呢?原因是我发现,原来我学另外一门学科能力竟然比我学习演奏更强,我当然选择更强的哪一个方向来发展——但同时我一直没有放弃练习钢琴。您知道Ansermet吗?指挥技术很棒,但同时他还是苏黎世大学的数学教授;听说过Borodin吗?化学教授、作曲家;听说过爱因斯坦吗?物理学家,小提琴页演得很棒,据说和海菲兹在家里合作过。
并且我很奇怪,为什么您认为弹琴弹得好的人,一定要通过开音乐会、出唱片来证明呢?
另外为什么音乐学院里弹琴好的人,为什么不会像Maksim那样由公司帮他包装呢?难道Maksim的音乐真正有特别厉害的地方吗?如果您认为有的话,我前面就跟您打赌了,过几年,看看Maksim的情况怎样,您这里先不用着急得到结果。
如果唱片公司在为新人制作唱片时,“靠包装才成名”的痕迹太明显了,那么这个公司也策划得太糟糕了。
TOM兄这么欣赏Maksim的演奏,为什么这么多次老是不具体说清楚他究竟在哪些地方比较有创意?就好像我挑他弹的其中《黄峰飞舞》来讨论那样,你也具体说一说嘛,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证明我不行。
我觉得TOM兄的思路大概是这样子:既然EMI这个大公司力捧Maksim ——〉Maksim的演奏、编曲一定好 ——〉所以我听Maksim的唱片,应该能够听出好的地方。如果真是的话,说明您的判断是基于EMI品牌的;如果不是的话,请您说出Maksim的具体优点。
剩下的几段,TOM兄的讨论就是引申不正确了。
举几个例子:
1. 您说“现实中难道要求大多数平民每听完一段音乐,都得相当于接受一次教育,思想境界离我党崇高目标的要求又近了一步”:观众一看您这样写,大都能猜到您此时心情。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章里写的,如果您把对于音乐的理解学习,跟党的政策联系在一起,未免牵强了一点;另外,学习音乐知识也不见得夸张到每一次听音乐都要学习一次,对吧?我知道您这种写法,效果很奇特,但是除了“出气”之外没有作用。
2. 您说:“把几个新人的不行就看作某一大类别新进音乐的不行”。首先,我前文里没有意思表明“一大类新进音乐不行”,我只是说,好像Maksim,Bond,陈美具体这种不行,另外我还表明,经过事实验证,已经不行的那些类型确实不行(很显然吧),除此之外,我没有对其他任何新音乐形式说不行。
3. 还有您说“其他那些行的老人当年不也是踩着一大堆前面不行的新人身上过来的吗”,从您这句话,我得到两种意思,一就是虽然Maksim会失败,但新音乐不死(对于这个意思,我很赞成,的确音乐需要发展,但Maksim这种不适宜,也就是说,您认输了);二就是,Maksim日后就是“踩着不行的众多新人”走过来成为大师,对于这一点,我上面就已经说过,您不用这么着急去得出个结果来,等上几年,让时间去考验考验就知道了。所以在这点上您不必再说了。
4. “远的不说,如果哪位研究中国民歌的人闻此说,定会大掉眼睛”。很奇怪,为什么会大掉眼睛呢,应该相反才对啊!原文我说的话不是我首创的,严宝瑜先生就说过这句话,我亲耳听见的。并且他也不是首先提出这个看法的,这个是他的同学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说的,并且这个意见作为我们学校开设音乐系的建议,提交给校长的。我自己想想也觉得很有理。
5. 您说“同样一首《命运交响曲》,在你20岁时听和60岁时听,感觉是不是一样?离开了感觉,音乐还有生存的价值吗?”
首先我没有说听音乐要抛开感觉,这是您自己引申出来的。您的这句话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作品要经得住时间考验,否则的话,您60岁的时候找不到这个作品的录音演奏,怎么办?在退一步,就算您现在听Maksim,很有感觉,但是既然您说了,不同岁数的时候听,感觉不同,那您就不能现在这么快就认为Maksim的作品好,对于大部分听众都合适,能够流传下去。历史上很多音乐作品刚出来的时候很受欢迎,但是后来就被冷落了。所以您不可以现在就下结论Maksim的作品怎样。唯一的方法就是等,等上几年、十年再下结论也不迟啊,我在这里按照一般音乐发展的理论去分析预测一下Maksim的未来,无甚不可嘛。
最后我有多了一个帽子——“卫道的预言家”,先前我已经有了一顶叫做“不负责”的帽子。这里请TOM兄看看,我所有的讨论都没有对您本身下过什么结论、甚至根本不讨论您;但是您跟menn朋友,一边不断在问我“为什么你连这么久琴还不成名”最后又说我是“卫道士”,还很奇怪地说我“伟大,很伟大”;另一边又是说我“不负责任”。您想想,抛开音乐不说,你们这样语气说话,真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