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邝版探讨“为音乐而演出”?“为观众而演出”? [复制链接]

查看: 4298|回复: 15
1#

这里我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楼主的很多说法我觉得并没有错。但本身作为一个搞艺术创作的人,如何看待艺术的大众眼光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让我头疼的问题。
众所周知,艺术是有很强的前瞻性的。也就是说很多对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作品并不一定能够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凡高,斯特拉文斯基等等比比皆是。
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也许这并没有错。但也要看是为了什么样的大众服务的。如果是为了庸俗的大众服务的,那恐怕就称不上是艺术了。贝多芬等人很多乐曲确实是为了同时代的一些贵族们所写。但我们不要忽略这些贵族们本身的音乐修养是非常高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出钱养着一批音乐家了)。而且为了某人而写也并不等于就要屈服于某人的口味,很多只是题现给某人罢了。
一个成熟的音乐家,一定会有自己的坚定的观点,认为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才是值得自己奋斗和表演的音乐。而不能随便跟着观众的口味和潮流变换。这样的演出才是为音乐而演出。
最后编辑闲云野鹤
分享 转发
TOP
2#

谢谢你的交流,我这几天工作忙得晕头转向,实在没有很长的时间写这个问题.只是说明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要补充一些的是.您提到了史特拉文斯基,似乎帮我补充了一些证明当时史特拉文斯基是不太受欢迎的.至于后来的盖棺定论.当时的史特拉文斯基肯定是无法预料的.假如抱着满足现代音乐音乐爱好者的欣赏品味和口味的原则,当时的他如何能够创作出那样的作品?正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见解,才能在艺术的发展上迈出更远的一步.
在大部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就是发展是超前的,欣赏是滞后的.就是说很多前卫的艺术无法在同时代被欣赏,而被后人所慢慢消化.正是有这些勇于创新,不为世俗所困的艺术家,我们今天才有这些精彩的作品可以欣赏.
还有您的逻辑我有些不太明白,到底您是认为音乐应该是为同时代的听众而演奏,还是认为音乐应该是为后代的听众演奏的.我想这两点是有天壤之别的.因为后者需要创新,勇气和承受失败的力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