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urtwangler Conducts Beethoven - Beethoven: sympho [复制链接]

查看: 5756|回复: 32
1#

看了我的评论你还对它有兴趣吗?可能用你的低档组合听起来录音上的问题不会太明显也不定。从音乐和收藏的角度来说这套是有其价值所在的,不过我就没你那个欣赏的本事了,有时还真觉得把器材弄得太好了也是件不那么舒服的事情,能听得下的录音就少很多了。
分享 转发
TOP
2#

bmgbmg 在 2004-3-21 22:56:44 发表的内容
"梦剧院"
thank you !再问这集CD要几钱呢?


240元,四张中价的价格,因为它是四碟装。
TOP
3#

bmgbmg 在 2004-3-21 21:48:03 发表的内容
请求各位,张这集各录音时间可以说一说吗?
录音时间?说一说好吧吗?


唱片后面就有各曲的录音时间。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122522627886.jpg[/upload]
TOP
4#

今天听这套唱片听了近一个小时,其间当然夹了其它版本的对比。要听好这套唱片真是要很接受单声道录音才行,和自己平时听惯的唱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很可惜的是我真不是很接受单声道录音的交响乐,老富在EMI那套贝九应该是我的极限了,这套我不怎么受得了。
全碟不可能一下子听完,我只选了第五和第九来听,录音时间不同,效果一样,那枝咪好象放在观众席中间(我不知道是不是现场录音,但是周围总是有很奇怪的杂音,又不象是母带噪音,偶尔还有几声很响亮的咳嗽,但是没听到有掌声出现过),乐队又远又小,动态又不是很够,声音有种糊在一起的感觉,弦乐部分带硬带薄,周围骚动的声音和不时的几声咳嗽比乐器声还要大,对听感真是很大的影响。合唱部分人声又明显突前,但是处理得很不错。这家音乐与艺术公司的出品真是原汁原味,丝毫没有美化加工过,典型的旧录音,而且不是录得很好的旧录音。我看不懂小册子上的洋文,不知是哪家公司的母带,反正从录音上来说我觉得不算好。
但是从演绎的角度来说,确有其独特之处,一时我也说不出来,反正在没有那些干扰的时候用心去体会的话是有一种魅力在内,可是对我来说这也未免听得太辛苦了些。
对比之一用的当然就是54年在EMI公司的贝九了,一开声就明显不同,动态十足,各部分比例恰到好处,弦乐很有美感,合唱部分也颇有气势。只是有两三个地方让我感觉好象是剪接过似的,过渡得不是很自然。另外给我的感觉就象完全不同的两次演出,真难想象是同一人的指挥。
再拿卡爷的63年录音来听,立体声的效果就硬是不同,只不过是同一个贝九,在听完老富的两个演绎后,就显得平淡无味了,虽然单独来说也是不错的演绎。
只是,我还是喜欢立体声录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