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品实 在 2003-2-3 14:27:20 发表的内容 用照相来比喻也是绝对不恰当,正片是光合作用,化学变化的结果,与物理学的模拟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声音由始至终的传导完全在物理学的范畴之内,与化学反应的照片没有在模拟方面的可比之处。
唯一可比的是“像素”(不是像数),胶片叫“微粒”(不要乱以为胶片没有“像素”)。 在同一面积的画面上,微粒越细,密度越大,胶片的影象就越清晰。 在数码相机中,像素越多,密度越大,成像也越清晰,数码科技的进步,清晰度达到、超越胶片是没问题的。
但不要忘记,音频不论是数码还是模拟,都是在物理学范畴。 而数码相片与胶片,一个是物理学的,一个是化学的。
请不要再作这样的比喻,会笑死人的!
还有,如果用胶片作比喻,也能证明数码科技厉害。 数码科技能将“好莱坞”在模拟年代黑白的经典电影还原为彩色。 香港“邵氏”的粤语残片被奥洲的一家公司收购之后,通过数码处理后,声音、色彩、清晰度都非旧时可比(无线电视公开作了AB比较)。现在的LP比以前好听了,也少不了数码技术在后面的支持。如果这种支持叫“失真”,那么数码科技就叫“失败”了。
所以,何来数码只是99.9999...9%接近模拟这一谬论呢???
|
付片(我们日常照相的“菲林”)也和正片(常用于幻灯片,电影
片)一样,通过镜头成像投射到胶片上,由于成像的亮度、色温不
一样,暴光后感光层就产生不同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影像。不过,
正片的“微粒”比付片要细,清晰度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