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5475|回复: 282
1#

KENTRYFO 在 2006-5-11 13:37:08 发表的内容
——震动在线圈和磁钢间完成了。剩下来的应该还是只是分割和相位的问题!分割问题由于盘面小且推动空气面积小而相对得到了较好的处理,相位差异问题如果从冲程上讲,问题也不会很大,问题出在了相位的绝对不稳定,低频的震动承载着高频震动在10——20mm范围内摆动,结果形成的干扰比5-10mm冲程的喇叭形成倍增的失真且不能控制、不应控制和无法控制。唯有控制播放频率范围,分工协作。——长冲程单元适合用于频率低而频宽窄的情况!

这不是有名的多普勒效应吗?
分享 转发
TOP
2#

那我就不客气了。
由于我的理解能力有限,看了几次才明白了个大概。有些个地方值得商讨:

“……在不考虑主动声波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当遇到主动声波的频率比基音更低的声波时,只有两个结果:一是通过产生基音与基音的泛音(包括奇次谐波与偶次谐波),二是房屋的物理结构的变化(损坏的过程)。而当空间内所有主动频率声音均低于房间基音频率时,可以认为空间特性并无产生其他频率!”

这段话里,我觉得:
1 “一是通过产生基音与基音的泛音(包括奇次谐波与偶次谐波)”这句话还没说完呢。
2  前后的结论是不是互相矛盾了?因为当只有一个主动频率,且主动频率低于房间基音频率时。按“只有两个结果”的说法,会产生基音与基音的泛音。按最后一句的说法,不会产生其他频率。这是不是有矛盾了吗?还是我理解错了?

后面的论述您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每个特定的空间都有一个能满意重放各个频率的分界频率点。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那是指有一定混响的空间,或者说是指用于演奏的空间而言的。对于听音室来说,为了避免过多的二次混响,通常要作一定的吸音处理。这时分界频点就不那么明显了。

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指正。谢谢
TOP
3#



KENTRYFO 在 2006-5-11 13:37:08 发表的内容
——震动在线圈和磁钢间完成了。剩下来的应该还是只是分割和相位的问题!分割问题由于盘面小且推动空气面积小而相对得到了较好的处理,相位差异问题如果从冲程上讲,问题也不会很大,问题出在了相位的绝对不稳定,低频的震动承载着高频震动在10——20mm范围内摆动,结果形成的干扰比5-10mm冲程的喇叭形成倍增的失真且不能控制、不应控制和无法控制。唯有控制播放频率范围,分工协作。——长冲程单元适合用于频率低而频宽窄的情况!


开心果 在 2006-5-11 23:52:11 发表的内容
这不是有名的多普勒效应吗?


KENTRYFO 在 2006-5-12 8:56:12 发表的内容

果兄!您终于也来了!刚才查了一下,应该就是了。您帮忙看看——在能量充盈的情况下,房间会发生基音及其泛音的论点是否站得住脚?对了,上面DR KUANG版回应我是通过驻波利用实现量感提升的时候,我还没有解释呢。


看到这么有趣的讨论,来凑一下热闹罢了。
您所说的论点是不是指下面的这些论述啊?


KENTRYFO 在 2006-5-2 11:22:02 发表的内容
不能这么看待的。
我理解:
任何固定结构、已知材质的物体本身震动特性而产生了它理论上的基音,所以具有一定结构的空间同样有着其基音。同样存在其泛音,在不考虑主动声波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当遇到主动声波的频率比基音更低的声波时,只有两个结果:一是通过产生基音与基音的泛音(包括奇次谐波与偶次谐波),二是房屋的物理结构的变化(损坏的过程)。而当空间内所有主动频率声音均低于房间基音频率时,可以认为空间特性并无产生其他频率!
    而如果主动声波频率大于空间基音2倍,小于空间基音3倍时,
它大量产生偶次谐波而其他不规则波形,如果主动声波频率达到空间基音三倍时,偶次谐波和奇次谐波都正常产生。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音箱能够产生30hz低频时,如果房间基音为20hz时,房间内的声音会包含着许多30hz和20HZ声波及其谐波之间的大量复杂波形。如果房间基音为10hz时,音箱的最低频率刚好激发房间基因及其泛音,同时不会形成相干。
    因此,房间基音才是音响器材的极限最低频率,其3分之一波长频率应该是音箱的极限最低频率。——这是相位不失真最大化对音箱与房间关系的要求。
    泛音论的目的就是要求重视泛音的相位不失真表达。
    如果房间不能容纳音箱的极低频(点),就产生着大量的房间基音及其往上延伸谐波,为我们聆听到的声音带来失真。如果房间刚好能够容纳音箱的极低频(点),也产生大量的房间基音的谐波,泛音也是多余地干扰我们聆听的声音,如果房间能够容纳波长等于音箱极低频点三倍的低频,那么,房间基音第一个藕次谐波和第一个奇次谐波就能顺利完成与音箱极低频点基音的过渡——从而避免无响室内音箱测试数据准确无误,实际使用上声音混乱不堪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房间扩展房间容纳极低频率的下限来进行音箱与房间耦合的调较,也可以通过提高音箱极低频点来迁就房间基音的限制。他们都是努力减少泛音失真的实际措施。实际操作上,第二途径更具可操作性,但是,如果实现不了音箱与房间的耦合,各种声音就不能充盈房间,单薄的现象就可能出现,如果能够让房间充盈声音能量,就是音箱极低频以下,房间也在为我们的聆听“出声”和出声,而且,相位失真的情况在空间声波关系上得到了有效的避免。
——以上这个表达可能不完善,但大意如此。
TOP
4#

KENTRYFO 在 2006-5-13 14:35:52 发表的内容
这上面的一段论述仅是一次灵感突发性的表述,逻辑、思维根本就还没有成熟,所以,下来,我就准备就此重作整理,那将是一个严肃的发言。。。。。。


小板凳,第一排。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