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折腾LP黑胶转盘唱臂(P48转盘电源改造更新) [复制链接]

查看: 125711|回复: 553
1#

看到大家讨论,也凑凑热闹。
有关于超距和抵消角的确定,我也觉的有些混乱。我猜想,由于黑胶唱机在鼎盛时,计算机还不普及,功能和软件也不完善。因此,如何确定超距和抵消角的运算是很费神的。现在好了,利用微软的电子表格,我们就能编写出一些快速运算的表格,为快速求出超距和抵消角等调整唱臂的参数。

引人抵消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重放失真。即使循迹误差角相同,在不同的重放半径,重放失真是不一样的,重放半径越小失真越大。当使用合理的抵消角和超距时,重放失真有五个特殊圈(点),最内圈、中间某一圈和最外圈,这三圈的失真最大,中间某两圈失真为零。其它地方的失真在零和最大之间。


现在的问题是对已定的唱臂,如何选择抵消角和超距,使最内圈、中间某一圈和最外圈,这三圈的失真最小。

下面的图一是唱臂运动轨迹的一些几何关系图,图中的公式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式,它显示出唱针在每个点时的循迹误差角。图二是用自己编写的快速运算的表格计算的一个结果。图二中的臂长254,超距14.4、和抵消角预定13这三个红数据是可以随意更改的。输入不同的数据,对应的曲线立即显示出来(曲线形状和抵消角预定13这个红数据没有关系)。

表格里列出了最内圈、中间某一圈和最外圈的失真系数(注意:不是失真数)。当臂长已定时,输入不同的超距(抵消角预定13这个数不必每次都要输入)再查看三个失真系数,选出失真相同且最小时所对于的超距、抵消角和零失真的两个半径值。

通过表格计算得出一个有趣的结果,对于直径30厘米的唱片,接近零失真的两个半径值分别是60毫米120毫米,与臂长无关。
如果对三个失真系数的要求不一样,结果又是另一回事了。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6/24 16:06: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9-6-6 20:35:00 发表
俺的这款唱臂的有效臂长:294mm,其超距是……???……。  

帮你算出了,12.3毫米,抵消角17.7度。
TOP
3#

原帖由 地狱谁下 于 2009-6-6 22:32:00 发表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9-6-6 20:35:00 发表
俺的这款唱臂的有效臂长:294mm,其超距是……???……。  


        可以比较一下17mm和22mm两者之间的声音区别,哪个好声一些就用哪一个吧!(实在抱歉,刚才给错了其中一个,现已更正)

君子RB250、RB300都为9寸臂,有关资料推荐的超距也不过15到17.5mm。有效臂长为294mm,应为12寸臂。臂长越长,超距应该越小。超距17mm到22mm显然不理想。
TOP
4#

原帖由 无难 于 2009-6-6 19:20:00 发表
实际上我认为厂家给的超距都有问题,根据我的计算,超距通常在20.5左右时,唱头在每一个点的相对正负差是最小
另外:的确CAD出图很精确,至少肉眼没法分辨其误差...

根据无难兄提供的数据和图片中外圈和外圈的角度来推算,外圈对应的臂长是约233毫米,内圈臂长547毫米。显然有严重的问题。
TOP
5#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6-7 1:37:00 发表
讨论热烈,好现象!也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妥之处欢迎指正拍砖。

“臂长”其实应该包括超越唱臂“臂长”的唱头针尖的那一小段,不同的唱头针尖位置距离不同,安装到唱臂后,实际“臂长”会有小小变化,所以唱臂生产厂家推荐的超距值也是一个平均参考值,在这个参考值附近正负1~2mm范围内调整,以耳朵听音确定,这样即使有出入也不会太离谱。所有的调整都是为“耳朵认可”服务的,这个才是“本质”。[

实际的臂长不是这样算的,应该以实测为准。厂家给出的9寸、12寸等数据仅相当于无线电波里的波段值。不是加减1~2毫米就能解决的。
TOP
6#

回JWang兄:
JWang兄过奖了,互相学习吧。
是这么回事,当选定抵消角的某种补偿方式后,两个零误差半径的确和臂长无关。补偿方式不同,两个零误差半径也不一样,因此就有很多种说法,使人眼花缭乱,就看如何取舍了。
那个连接好象无效。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09-06-07 08:03:03
TOP
7#

回无难兄:
对不起,是我理解有误,没有理解你说的内圈和外圈半径的值。不知你说的内圈和外圈半径的值是多少。
如果臂长是211毫米左右,超距用20.5毫米,我认为多了。
TOP
8#

211毫米的臂,用20.5毫米的超距时,循迹角的变化下图所示,表面看来内圈(55毫米)和外圈(145毫米)的循迹角误差较接近(29度和28.6度)。但重放时的电信号失真就不是这样,内圈失真大约是外圈失真的2.7倍。为了使内、外圈重放失真接近且最小。可把超距调到17.4毫米,并采用24.7度的抵消角。这样就可以使内、中、外三个(失真较大)点的失真调成基本一致。这时循迹角的变化图所示。

TOP
9#

回无难兄:循迹角误差引起的重放失真的大小不仅与循迹误差角大小有关,还和刻录的速度、唱针所在点的线速度有关。线速度越大,失真就越小,由于内、外圈的线速度之比是2.7倍的关系,所以失真就有2.7倍的关系。
这个图是自动计算公式,由电子表格自动完成,每输入不同的数值,曲线立即改变。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09-06-07 16:14:2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