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kuang 在 2006-8-18 1:21:13 发表的内容
wangj 在 2006-8-17 17:22:06 发表的内容 太太太太太太太漂亮了,眼谗啊! |
漂亮是漂亮,但始终主动正切的设计不够合理,因为理论上唱臂的循迹角总是处在“轻微误差”的角度,江湖传闻是很难通过TELARC的《1812》。将推出的新一代限量更少,而且听说针对以前主动正切臂的缺点做出了改进,方法非常昂贵而科学——先用激光预读一次整张唱片,处理好资料后然后再开始根据预读结果来控制正切臂的运动! |
绝对是江湖传闻,TELARC的《1812》我也有这张碟,而且一有烧友家访是必放的。在我哪个REVOX 795上从来没出现过跳线现象。还有个不得不说的事实,我还有台Technics SP-25同时在用,是斜切臂的。有些由于因唱片纹路损坏在斜切臂上走不动的碟反而在REVOX 795的正切臂上没事。这也是REVOX的正切臂让人折服的地方。
我也不同意“主动正切的设计不够合理”的观点,我认为被动式的更不可取。主动式正切主要依靠外力而不是纯粹依靠唱针与坑纹之间的作用力来带动唱臂,如果这一外力装置能够做到使正切唱臂与唱片坑纹保持稳定的90度切角那就达到了唱臂寻迹的最佳状态。我认为REVOX的正切唱臂做到了这点,它是依靠红外线感应唱臂的微动来控制主动电机及时调整整支唱臂的角度,使之与唱片坑纹保持90度切角的常态。反观被动式正切臂,由于纯粹是依靠唱针与坑纹之间的作用力来带动唱臂的,跳线的可能性反而会比主动式的大很多,而且作用力主要来自坑纹的外侧,长期使用显然会造成坑纹里外侧磨损不一致,也就是说被动式正切比主动式正切更毁唱片。这也就引申出为什么正切臂质量越小越好的道理。我们也看到日本的一些正切臂盘的唱臂设计得又重又长,如:yamaha,mitsubishi等,而且唱臂的跟踪感应装置又设计得不够灵敏,不跳线才怪呢。
总之,我觉得REVOX的正切臂是集简单、精密、巧夺天公于一体的产品,各位玩LP的DX有机会一定要试试。别看它价格不高,在我眼里Clearaudio的正切臂跟它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upload=jpg]Upload/20068181325061397.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