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几张唱片图,与大家共赏! [复制链接]

1#

第九张《苏武牧羊》可是好DD啊!李娜的倾情之作!
    1、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
    2、娆歌:出塞
    3、牧歌:贝加尔湖的冬天
    4、琴歌:望月观花
    5、春歌:牧羊姑娘
    6、酒歌:归来
    7、尾歌:梦里草原
分享 转发
TOP
2#

《苏武牧羊》采用的是七段一体的套曲结构:1、序曲运用叙事方式,讲述了悠悠千年以牧羊为载体的故事;2、骁歌是对“手持一根节杖,胸怀万里江山”的流放者亦是英雄的热情赞美;3、牧歌为我们展示了一派凄风苦雨的艰难生存环境;4、酒歌把英雄归心似箭的心情表达得如水急泻;5、琴歌是一段英雄记忆如初的平常心路;6、春歌是英雄人生中绝美的一笔,一段爱情的传奇;7、尾歌是一种心潮起伏的寻梦,唱给依依不舍的苦难草原的赞歌。整个作品一气呵成,跌宕起伏,浑然一体。尽管李娜昂扬响亮的高歌、充满激情的呐喊、余韵延绵的低吟在很多时候让那些底气不足的流行歌手难以望其项背,但肯定地说,对于一直只零星地演唱影视歌曲(虽然多达200多首)的她来说选择演绎《苏武牧羊》,势必是选择了难度,也选择了挑战。不过,反过来说,李娜同时也争得了超越自我的机会。
    李娜的超越自我,绝少不了《苏武牧羊》的曲作者黄荟这位伯乐的慧眼。黄荟让中外民族上百件古老乐器齐鸣共响,合唱、古诗、高音大调一起有序流入,对严肃音乐进行了通俗化的处理,从而给李娜提供了歌唱高天远地,抒发豪情壮怀的极大自由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苏武牧羊》远远地逾越了流行音乐的界线,我情愿把李娜从此归入第三类音乐的旗手之列,尽管李娜认为“不要非把我们逼成第三类”。因为,在我看来,李娜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一种并不需要流行外衣包裹而是更注重内涵的东西,她早已不满足于中国歌坛的亦步亦趋和小里小气。李娜曾说:“如果能有何训田这么一批人的话,咱们中国的音乐市场可就繁荣了。”何训田何许人也,他就是发现了朱哲琴,在中国大地把第三类音乐的大旗高高举起的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人。李娜说这番话,其实是对中国流行乐坛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中国乐坛的一种期望。
    聆听李娜,摒弃浮华,静享高雅,让我们在李娜倾情的古老故事《苏武牧羊》中感受音乐净化灵魂、催人奋发的力量吧!(转)
TOP
3#

《苏武牧羊》相关的知识:
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相进犯中原。匈奴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中郎将苏武持旌节率副手张胜、随员常惠出使匈奴,由于副手张胜背着苏武剌杀汉奸卫津未遂。受到牵连,单于大怒,欲杀之,幸得大臣劝阻。进而威迫苏武降匈。不从。单于囚苏于北海边,令其放牧公羊,当公羊生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茫茫草原,冰天雪地,朔风怒号,形子影单。孤眠野幕,饮雪吞氈。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庭的落光了穗子的旌节。艰苦的环境丝毫不能改变忠贞不屈的精神。十九年后才回到长安,已是满头白发。
TOP
4#

后来,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