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才能获得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呢?18页;亥姆霍兹共... [复制链接]

查看: 42366|回复: 258
1#

昨天有人对我说:
好的器材能发出好声!这个大家都同意的,搭配好、环境好才能发挥得更好,这个大家也是同意的。
不用很好的环境,也能听到近乎很好的声音,大家也是同意的。不作吸音处理,也能听到很好声音,这个大家也是同意的。
还有,他说房屋也能发声。。。。。。你信不信?
讲了半天,我这雏哥也听不明白了。。。。。。
最后编辑rgs11om
分享 转发
TOP
2#

davidrose 在 2005-10-10 22:17:00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你的观点,或者说你对有源无源的理解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我们所听到的声音,环境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若喇叭是声带,房间就是共鸣腔,它对最终出来的声音影响很大。



精辟!!!!!!
多谢这位大侠!终于为我们解开一个糊团了。
TOP
3#

davidrose 在 2005-10-11 7:18:05 发表的内容

先说知识。
除了消声室,任何房间都是“共鸣”腔。不论你当不当它是“共鸣”腔,它都在那里共鸣:在空间上改变声音的分布(驻波),在频谱上改变声音的质量(频响变异),在时间上改变声音的延迟(混响效果)。
想在一个房间内100%再现另一个房间的声音,除非它们一模一样,否则是不可能的。要想完整地听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声音,唯一的办法是到那里去。所以,欣赏唱片时,所谓“真实”的声音,都是经过听音房间再加工的。
再说实践。
对房间进行处理是必要的,但是效果难以预料,即使是专业人员。有三个原因,一是工具的能力有限。比如,想在很窄的频段内吸收声音就很困难,想扩散低频也很困难。二是,声音是动态的,各种环境声之间、环境声与直达声之间会有复杂的调制作用。没法预先计算,只能试着来。往往是将这个频段弄得好点了,那个频段又坏掉了。第三,房间还要考虑美观,处理也有成本,不是想怎么来就能怎么来的。
我对房间进行过处理,感受是,有些因素能处理,有些根本处理不了,还有些处理不好。房间的先天条件很重要,要进行些后期升学处理,但不能指望后期处理。如果有人说他将糟糕的房间处理的很好,那我很佩服他。



喜欢具实际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鉴定: 上海

更喜欢真诚态度
最后编辑rgs11om
TOP
4#

松香味 在 2005-10-13 18:24:42 发表的内容



aiyue1129兄;   软件的录音水平从技术指标上说"录音水平"是有高抵之分.   但是从听觉感受来说,   个人主观听觉感受就很难取得一致.   它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   通常不把它和听音系统并列讨论.  
我就喜欢收集五六十年代国内外当时评价比较高的曲目片源.   甚至还收集了二六年-------二九年录音,   九一年出版的cd.   喜欢古典音乐,   (交响乐\协奏曲\特别喜欢小提琴)    有人认为五六十年代的录音水平比不上现在的录音水平,   如果你的听音系统够水准.  个人主观"爱好"也和我相差不大,   你就不会轻出此言了.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好录音.   但一半以上很难和五六十年代国内外当时评价比较高的曲目片源比.   如果你不同意也不能说就没有水平.   只能说听觉感受和爱好不同.   因此,   "软件的录音水平"用听觉感受来评判时,   将会引起没有意义的争论.   所以通常不把它和听音系统并列讨论.
我同意davidrose 兄把听音环境\器材合并为"听音系统"的说法.   因为他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  



"有人认为五六十年代的录音水平比不上现在的录音水平, 如果你的听音系统够水准. 个人主观"爱好"也和我相差不大, 你就不会轻出此言了. "



我也喜欢听五、六十年代的歌曲,个人觉得无论人声、乐器都要比现在的真实、自然、好听。一曲由东方红舞蹈史诗合唱团演唱的《歌唱祖国》,在我那套过时的组合机里发出,那股气势,那股强有力的渲染力,能把你带回到那个年代、那种背景的感觉!
一套声音平衡的系统,个人也认为不单指在小音量下好听,在大动态下也要好听。而又不会觉得高音过高、中频太突,低频太肥,还有就是能感觉到;人声与乐器在空气的流动感。那才称得上是好的系统。
而个人还有一浅见:一套称得上水准高的系统(调音水准),除在大、小音量等等下好听之外,最好是不完全依赖吸音处理下才觉得好听的,那才是真正好的系统。

喝了点茶,睡不着,胡乱言论了一番,有不敬之处,还望多多原谅!
最后编辑rgs11om
TOP
5#

无论再有多少段落,理论和现实,都会是有差距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