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大家为JBL平反! [复制链接]

查看: 39542|回复: 165
1#

怎么JBL的用家只是片言只语的评价,并不客观呀?!

看JBL能做什么?
让小弟通过电声指标,箱体结构特征对JBL-K2-S5500作听前基本的描述:
高频:弱细节的表现较好,顺耳、悦耳但不柔顺,玲珑浮特,颗粒感十足而有余(过强),纤细(幼细)不够,延伸不足。耐不耐听,因人而异。
中高频:高频音色偏硬,中频音色偏柔偏朦,中高频不协调。因此不善于表现弦乐作品。
中低频:不详!会不会偏朦呢?中低频并非S5500的强项。
低频:气势磅礴,量感十足,瞬态稍逊。
建议后级:胆机25W,最好45W。配晶体机音色不投好。

结论:适宜聆听流行、电声、舞台、电影音乐,钢琴、管乐尚可,弦乐不宜。大动态表现一般(如交响乐强音齐奏)。弦乐的声像聚焦不好。整体声音偏薄。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猜测,恳请JBL的行家指正!叩谢!
为了严明公正客观的态度,多多得罪。
欢迎讨论,批评指正!!!
分享 转发
TOP
2#

失敬!失敬!
论坛,论坛,有认有弹,公平的交流平台!
论坛这回可热闹了!也好!为JBL做做宣传,增加见闻,乐意之致。
首先看问题要看事物的全部,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不然,比较这个词就失去含意。音响器材也不例外,任何器材都有表现好和不足的面,否则音响器材就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灿烂景象!
其二、听(评价)器材要有目的去聆听,先了解器材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指标、出产地。在聆听前尽可能多得想到器材在各个频率段的表现,在某个频段表现优异,某个频段性能平平,还有分频点附近的衔接,低频的瞬态、解析力和量感,中频的透明度,高频的纤细和延伸。这些都是直接反应音响器材质素的基本指标,离开了这些,器材的高保真无从谈起!
听(评价)器材前,尽可能多的想得到器材不足的一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客观的评价。这就是我对JBL 5500指出疑问的原因。
第三、评论器材要在相同的听音环境,相应性能价格的器材配置下进行,否则,就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


======================================
每前进一步,后退两步,在前进一步的同时
想到后退两步,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TOP
3#

谢过JBL迷几位大哥的厚爱,竟然对小弟的发言如此感兴趣!
任何器材都存在不一样的电声学指标、特点、特征,反应出不同的声音表现,形成不同品牌的声音取向和特色,构成音响器材使发烧友着魔的魅力。就好比乐迷对音乐热切地着迷。
既然器材沿袭厂家和独有的声学特色,器材本身也就蕴含感知性。先知先觉并不奇怪,但难免看偏。
TOP
4#

George版主所贴的看来是好东西!
不过钛振膜号角和双10"纸锥盆中低单元,音色的一致性和中低频的透明度、不朦,很受到我的质疑!管弦乐中很多乐器的基础音中低频区,这样的话,弦乐的表现还生动,声场定位还准确吗?真是这样,单簧管像小提琴,小提琴似单簧管的高论不足为怪,小提琴和单簧管的音色可此差十万八千里!这样的器材对我来说一纹不值。George版主是最公正和最有技巧的FiHi版主之一,你说两句,我信你!我认了!
发S5500贴的原因有三:
1、这方面的论题还是空白,螃蟹总要有人去吃。但回复不多,反对意见的只知道提问题,这使我有些失望。
2、为器材的客观评论提供善意的帮助和启迪,做到有目的,有准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不仅仅是片言支语。
3、这几论坛来了不少高人,自命不凡,说什么五体投地,可喜可贺!可畏可敬呀!
To 问天:难道器材的技术指标和说明书是厂家多此一举,给各位当口水盅的吗?你热衷没有指标的器材吗?
你的回复只有笑和只信奉录音师,这样再讨论下去已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要知道市面CD五成以上的录音都很蹩足。

看来我要去为录音师递茶送饭去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