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头脑清新”提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21188|回复: 123
1#

bo 在 2003-6-18 11:15:40 发表的内容
游峡 在 2003-6-18 2:34:04 发表的内容
bo 在 2003-6-18 2:02:12 发表的内容
如果要换喇叭线,就要连音箱内部的都要换,才能完全体现线材的本质。

你根据什么要别人换箱内连线?箱内连线是鸡线?


来个全部大换血,岂不更爽。游侠,你在广州、深圳?我下周去,有空聚聚?我请喝酒。


你又开导我又请我,我怎么好意又让你请酒,你来我当然要尽地主之宜,就怕招呼不周。
收短信。
分享 转发
TOP
2#

bo 在 2003-6-18 2:02:12 发表的内容
如果要换喇叭线,就要连音箱内部的都要换,才能完全体现线材的本质。

你根据什么要别人换箱内连线?箱内连线是鸡线?
TOP
3#

头脑清醒也许是音响业界的头面人物。知名音响厂家负责人?
但言之无物,又没有实质和说服力的观点,很难引起共识。
你老哥有的是时间,何不现身说法,盲听就盲听,来点实在的东西,谁玄乎谁鼓吹立马见分晓。空谈太多非常乏味。
TOP
4#

bo 在 2003-6-18 1:08:18 发表的内容

游侠,有这么多的时间去研究原理干嘛?让我开导开导你吧。其实你根本不用去研究集肤效应的原理,只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了,因为它已经成为了真理。你要想知道它产生的原理就好像去看1+1的推论差不多,是毫无意义的。对吗?还是拿这些时间多练连耳朵吧。

谢谢你的开导
其实我更相信闭合导线的驻波影响以及导线的抗干扰能力等要比趋肤效应、6N和8N的差别都要大。
了解多一些我想不会有什么坏处吧?不然人云亦云只能做传声筒。
TOP
5#

你不是要铜包铁吗,怎会不懂?难道是瞎蒙?
TOP
6#

矮仔 在 2003-6-10 1:18:34 发表的内容
.................

游侠兄最近还多上吗?小弟知道你也是高手,有空多指导。小弟近日忙于研究网络与电子商务与市场直销的之间关系与利用。


谢矮仔兄。

矮仔兄太抬举了。
最近确实没有太多时间上网,行业和人才竞争都很激烈,革命仍需努力。HIFI权且当作发挥多余想象力的一种休闲罢了。

矮仔兄不也是以坚实的事业基础为重嘛!
TOP
7#

头脑清醒 在 2003-6-10 6:09:38 发表的内容
[来水力]下面这些回复无非是想表现一下自己是懂的,别再拿那个长文来吧,谁不知道,关键是你看到和知道后的结论。

高次谐波?16KHz以上你也听不到呀,谐波超过了音频范围有意义吗?退一万步说,即使高次谐波走外表也会让你不加屏蔽的导线而耗掉,难道音频还非得让发烧友搞出射频来???电学教科书确实该由发烧友来改了.......现实一点吧老兄。


趋肤效应的理论,头脑清醒你怎么看?别老是反问,也许概念不同。
TOP
8#

阿龙 在 2003-6-9 9:00:37 发表的内容
虽然讨论的是老话题,但每回都会有些新意。呵呵,我爱看。
不好意思地说一句,我一直没听出来我的金宝8PR与原来10多元一米的线有什么不同。
不过你千万别说:把金宝送给我好了。因为我还有点虚荣心。


尽干好事
TOP
9#

矮仔 在 2003-6-9 0:56:27 发表的内容
头脑清醒 在 2003-6-8 23:49:12 发表的内容
是趋肤效应。......................当然,本人也当过这样的人........

“集肤效效益”——我也没有听说过,但他说的应该是集肤效应吧?! 对音质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特别是在大电流传输的情况下。

而且谈到线材,还有很多开发厂商是不会说出自己秘密来的,并非你所说的什么电阻率,损耗角的东西……,不同的材料都有不同的谐振,信号导通时所生产的二次或多次谐频失真的不同均对音质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非常三言两语能说得清,在这方面我已经做过测试,测试方法非常简单,但也作为自己的专有知识,因为之前也交了不少学费。这是一种可以直接用眼看到结果的,非常客观的方法。不存在心理因素的影响。

还有就是集肤效应对音质的影响,建议看看这方面的教材,音响专业的教材,这么专业的教材我想你的手上也不能有几本。不要说什么研究了。你不要用其它专业提到的知识来说明对音质的影响会有多大。    在少年上学的时候,物理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存在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就是有一款国外的名牌电源线的确是用工业用的线料,的确非常暴利,但知道的人为数不多,因为音质会比直用工业线会好声。所以在这里没有人会直接使用工业线材来作电源线了。

不同的材料对电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对电产生了影响,音质就会发生变化。。。。就好像爱迪生为什么在发明电灯时最后采用了钨丝一样。不同的就是一个反映的效果是光,而别一个反映出来的效果则是声音。

还有就是不在再用什么心理因素影响来支持你的论点了。建议多复习一下电声心理学再上来说话。




矮仔兄,你不是“大”人家吧?对不起,我不是抬扛,只是想再弄清楚趋肤效应的问题。
如果弄清楚趋肤效应产生的原理,理论依据,问题就很清楚了,教科书也是经常修改的。
哪位DX知道趋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你的“专有知识”是不是对导线施加音频频率的外振动来测试导线音频信号传导的结果?
最后编辑游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