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说过:同一部作品,不同人听来有不同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听,也会有不同感受,有时可能相去甚远。这就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魅力。
由此而想到的演奏者的问题。一部作品,演奏者要完美地诠释当中的含义(假如还能“完美”的话),除了技巧上能完全胜任外,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揣摩”作者的意图、思想、当时的心境......现实世界的人与人之间,尚且难以毫无障碍地坦诚沟通,何况面对的只是五线谱?就算翻查史料,去了解作者当时的背景如何如何,那也最多能弄个大概,还未剔除历史的误笔。所以,实际上“揣摩”是很难很难。而且,这还是“揣摩”这一层次而已。
所谓“大师”,我以为,应当是开创一种前人无法达到的高度的方法,或是走出一条对后世影响极深远的路,又或是修炼至后人难望其项背的境界者。
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能懂得多少人世间的沧桑与苦难?明晓多少人间的道理?在座的30岁以上的朋友,你们自己也都曾经经历过这个年龄,回头想想。
就拿“拉三”来说,拉氏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是沙皇晚期,动荡不已的年代给知识分子心中烙下的那种难以名状的忐忑与焦虑,深深地埋藏在那代人心底。试问,有几位20岁的朋友能身同感受的理解?呵呵,看看那部《齐瓦戈医生》就通晓了,是吗?
大师。
或许,“大师”的定义早已不是我以为的那样了。可以分解成多层次、多段落。所以可以这样说“莫扎特写第一部传世之作的时候只有6岁,我们今天还在演奏他6岁时的作品,莫扎特6岁就已经是大师了。白居易写“春风吹又生”时几岁?我记得是8、9岁吧,你能说白居易写了这样的千古佳句就因为8、9岁就不是大师?”哦,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逻辑——因为莫扎特是大师,他6岁时写出作品,所以他6岁时就已是大师.....
饶了我吧,这矫情的大师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