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LP的一个奇特现象,本人百思不解 [复制链接]

查看: 29847|回复: 233
1#

用同一录音的LP和CD来比较,绝大部分情况下的现象。而且在播放最简单的人声流行专辑时已可以明显地感觉得到了。

这里奇怪的是为什么CD和LP会有不同“主观听感适合欣赏”的音量。
先不讨论LP的情况。绝大部分情况下,播放CD感觉“够听”时,应该就是觉得达到“细节清晰”的要求,但这时的声压就会影响人用正常音量交谈。而在实际中,如果我们听一套CD系统,如果感觉“细节清晰”而交谈并不感觉费力的话,房间的隔音和系统的档次必定有相当高的水平。
最后编辑dr kuang
分享 转发
TOP
2#

Wilmer威馬 在 2006-4-22 16:11:20 发表的内容
CD 在前期刻录到家中播放整个过程的多重转换中其实是一种压缩档的手法,某程度和 MP3 雷同,只是压缩比当然没那么高。

观乎历史上所有数码媒体,也存在比特位元/取样率/高频截止上限,美其名是媒体容量或高频噪音的问题,实质也是和压缩比有关。

压缩过的声音当然比较紧张,加上数码转换方式不管多少比特多高取样也不可能完全达到 100% 圆滑的波形,那就也显得吵耳。

LP 虽然在动态、噪音、失真等参数方面「似乎」比 CD 弱,但一来 LP 没正式频宽截止点,声音就没有那种压缩紧张感,二来 LP 的波形是 100% 或接近 100% 的圆滑波形,基上不会像数码般出现小方格(除了软件是数码录制,但也比 CD 少了重放时更进一步的负面影响),所以就不觉得吵耳。

另外也要探讨器材的搭配和电气规格;CD 输出电平以 2V 为标准,LP 经过唱放后输出电平一般在 1V 内,故此不排除某些前级输入级其实是因为 CD 电平而在接近过荷/削峰的情况下工作,所以放 CD 时就出现吵耳现像。

老外有些像转换头的小配件,以类似高档级进分流式电阻音量掣的手法,就是把 CD 的电平降低了才接进前级,但又不改变原来输入输出阻抗,坊间口卑什佳,更有被喻为数码救星,其实就是避免了前级输入级过荷/削峰,声音自然也不吵。


还是不能确定,如果是数字压缩的问题,那解释不了数码录音的LP和CD之间也会有这种现象。
另外,CD输出导致前级过载是一个可能原因,但同样不能肯定,在使用带解码的前级时也会出现这种原因。
曾经考虑过是否LP进行了动态压缩的原因,这样相当于在制成唱片前一些微弱的信号就相对已放大了,但在比较一些动态范围较小的录音,比如说流行人声,弦乐的室内乐录音时还是有这个现象,这个想法也不成立。
留意到在隔音条件良好的高档系统上听CD时才能做到“细节清晰而又不影响交谈”的现象,我比较倾向于认为是LP在人耳较敏感的频段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量。
TOP
3#

这个现象很早就发现了,原因我也不能确定,在感觉合适的欣赏声压下,如果是播放LP,两人之间的谈话不会觉得费力,但如果是放CD的话,谈话就必需加大音量。
这个不应该是“数码声”的问题,因为播数码录音的LP时这个现象同样存在。
TOP
4#

同样的正常欣赏声压不是指功放在音量调节旋钮相同位置,而是人主观听感音量相同的情况。
TOP
5#

三分频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分频方式还有些是中低音,高音和超高音的三分频;有些是低音,中高音和超高音高音三分频,而且分频方式和分频点并不一样,有的甚至是在二路分音上为超高简单地串个电容,断开高音的影响会有较大差异,所以楼上所说的试验不能完全一概而论。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关于LP和CD之间欣赏音压差异现象和高中音的平衡度关系不大,因为是在同一套系统内进行比较,除非是LP系统调整严重不当,否则两种声源的平衡度应该是非常接近的,不应该存在太大差异。
TOP
6#

细节呢?
TOP
7#

今天在电台又和雨果的易有伍先生讨论到这个问题,没想到最近他也留意到这现象,他认为原因来自于时基误差——JETTER造成的数码失真,在数码录音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减少JETTER,这个现象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他的说法和威马DX的第一个观点都比较符合在顶级的CD系统上听音响时交谈比低档CD轻松的现象。

留意到很多DX都强调自己的CD系统很“大声都不吵”,但应该注意到这并不能完全代表系统声音质素很高,还是应该以“细节清晰而不影响交谈”为目标,而且还要注意细节不单指中高频,还应包括低频甚至超低频段的细节。
TOP
8#

松香味 在 2006-4-24 21:08:43 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重视第一反射点中高频适当吸音的确才是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严重”注意的大问题。

不是新的LP,中高频衰减已经比较大,如果第一反射点不做中高频吸收处理,第一反射点会提供大约3dB的中高频增益,反而平衡了。
而CD频率响应就非常平坦,20KHz-0.2dB,是大多数CD都能够轻松达到的指标,如果第一反射点不做中高频吸收处理,第一反射点会提供大约3dB的中高频增益,中高频就多了,反而不平衡了。

如果第一反射点不做中高频吸收处理的环境,播放LP感觉平衡就很正常;但是播放CD就肯定中高频过量“吵耳”了。这是一个不合格的“环境效应”。

这大概是问题的关键吧。


如果是播一张全新的LP呢?
TOP
9#

调整时切记不能压抑太过,一定要保证唱片应有的信息量,否则音响系统就失去了HIFI的意义。因为如果是单一考虑平衡度解决办法简单得难以置信——买一台以前套装音响的均衡器加上去把高频衰减一下就OK了,价钱比换电源线便宜得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