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楼主提供的信息对打击LP炒风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国内的情况是确实有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LP唱片情况不了解,把一些低值垃圾当精品来卖。在这点上,我非常支持楼主。
对于国内的二手LP唱片价格我是这样看的:比如说商家在北美只经粗略挑选买回2美元/张的1千张LP,加上运费和中间商利润,总成本假设是4美元,这个成本拿到的LP1000张大约算可以高价卖出100张,剩下的要以成本本价抛售,那么商人最起码就要在100张时回本,剩下低价抛售的卖多少就算毛利多少,而且还要支付铺租水电人工等支出。这样的生意老实说其实不能说是暴利,这类LP卖数十元甚至100元左右基本是合理的,但消费者一方就很难接受卖价高于进价数倍的事实。实际中,多数商家会选择进1000张中能卖出800张的品种,但这样当然进货的价格也会更高一些。
那么在北美为什么有这么便宜的卖价呢?不妨分析一下,同样按1000张卖出100张来算,商家的经营成本可要比国内贵得多,如何能得到合理利润呢?这里不外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进价更低,应该是如同收废品般按重量计价;另一方面的可能是拿出来卖之前已经有人用较高的价钱先挑选过了,否则很难解释为何楼主在每批两三万张中通常只能选到几张的情况,而且几乎没有找到过比如说BETA版,电台版,1A1S这类“珍品”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