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惭愧,我虽然很早就知道这套纪念CD的选曲,但居然到今天才有时间全部听完两张CD。
毫不夸张地说,这次音展的纪念CD是这么多年来音响效果最出色的!而且这两张CD真的可以用来全面测试自家音响系统的效果。曲目众多,不一一细述,大约说几段最考器材的录音:
第一张第五段雨果的《方圆芳源》是对系统动态和瞬变的严格测试,希望在能听清弱奏细节时,大动态时你的系统还能承受得住。另外,这段录音有一个宽广高大的音场,而且在大动态齐奏时,音场绝对不能有塌陷或混乱的现象。
第一张碟中最后一段是EMI拉宾的帕格尼尼《第一小协》,拉宾的小提琴高频延伸很强,如果系统中高频段偏亮,这一段会很刺耳;小提琴和乐团应该有很良好的前后层次,而且小提琴和乐团的形体比例相当合理;如果是用落地大箱来听的话,这张唱片从未被人提及的超低频段表现会让人兴奋得坐立不安。
第二张唱片第二段《红旗颂》,一开场的小号高蹿入云,嘹亮而且充满金属光泽的泛音会一直向上延伸,如果这时候觉得声音刺耳,那么可以肯定系统的中频凹馅了;紧接着大鼓会有40Hz以下的重量级发挥,如果喇叭够大的话,甚至可以感受到一股气流在地面卷过来。接下来应该有如潮水般的弦乐,而且应该可以听到很清晰的擦弦质感,这一段音乐重播难度非常大,两端延伸和动态会超出很多音响系统的极限,并且对系统的分析力和平衡度要求很高。
接下来选自《无比传真—十大名家》一碟中刘德海的琵琶独奏曲《飞花点翠》简直可用“电光火石”来形容,最难表达清楚的是每一下弹奏瞬间,几乎都能感觉到明确的触弦,弦响和带点鼻音似的琴腔声,左手揉弦的力度变化清晰可闻,效果既是大师不同凡响的功架所在,也是对系统分析力和瞬态反应的考验,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音响上“看”到大师在音箱正中端坐演奏的每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