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喜欢什么样的声音(SACD和CD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7168|回复: 57
1#

SACD机芯就是PCM,怎么可能还会有pure DSD?就算是pure DSD的数据,经过SACD系统后,就变成PCM处理的DSD数据了。
SONY搞这个SACD,最不应该的就是在宣传时把自己的SACD格式和EMM LAB的DSD混为一谈,再把DSD的技术指标套用到SACD上去。
分享 转发
TOP
2#

Raxel 在 2005-11-5 13:32:40 发表的内容


网络无国界,以前在那边的时候就常来学习.我也玩电脑hifi,主要把电脑当转盘,用外置声卡,和外置硬盘,说不定以后在这方面可以多交流.


有录音师建议,如果用电脑HIFI系统,使用SCIS卡接口的CD—ROM(或刻录机)硬盘的声音要比IDE口的好很多。升级电脑所使用的开关电源对音质提升也很明显。
TOP
3#

万里碧空 在 2005-11-5 16:19:51 发表的内容
浩龙 在 2005-11-4 22:06:26 发表的内容
我收了约百多张SACD, 有些旧录音翻录的SACD的确比CD好不了多少,但那些新制作直接用DSD模式录音的相当不错


严重同意!因为有同感,母带就是DSD制作的血统纯正的SACD相当不错。


至今世界上还未有任何一张SACD是“母带就是DSD制作的血统纯正的SACD”,全部是PCM来的。
TOP
4#

这就是说,目前的SACD技术未能超越模拟录音的技术指标。
但最令人心痛的是:现在主流的录音工业,越来越不“发烧”,绝大部分录音室,为了后期制作的方便,不要说模拟母带,甚至连DAT都弃置不用,全部用硬盘存储,CDR光碟刻录。更有甚者,很多国内和港台的唱片公司,为了保管方便,把原始的模拟或DAT母带转录进硬盘后弃置了原始母带!而更荒谬的是:国内的CD压片厂,居然只接受CDR光碟母盘。
TOP
5#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5 16:26:45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5 14:33:46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5 13:32:40 发表的内容


网络无国界,以前在那边的时候就常来学习.我也玩电脑hifi,主要把电脑当转盘,用外置声卡,和外置硬盘,说不定以后在这方面可以多交流.


有录音师建议,如果用电脑HIFI系统,使用SCIS卡接口的CD—ROM(或刻录机)硬盘的声音要比IDE口的好很多。升级电脑所使用的开关电源对音质提升也很明显。


看来以后打造HIFI和HTPC一体机要搞分体电源了----
还有要用SCSI的服务器主板,硬盘和光驱。。。


但我找了一年,还是没能找到SCIS卡口的刻录机,原本雨果的老易答应帮忙找台,至今还么着落:(
那位DX如果能找到YAMAHA的SCIS卡口的刻录机,型号非常好记——F1,请通知一声。
TOP
6#

就别指望SONY了,DSD技术和解码器由EMM LAB开发,目前用于DSD混音的设备由DCS开发(业内戏称为由“5个1BIT组成的假DSD”),SONY和PHILLIP负责的是光碟和机芯部分(借用了已经成熟的DVD光碟技术,所以很容易做出全兼容机)。SONY和PHILLIP更多是这项技术投资者而非开发者。
在SACD技术上,SONY目前是亏损的(负责SACD技术的CEO已经因此被解雇了),真正能赚到钱的,是卖了一百多套天价专业DA,AD转换器的EMM LAB,现在EMM LAB又开始更多地介入民用高端市场了。在专业市场上,我从业界得到的信息是EMM LAB宣布成功开发出DSD混音台,但在EMM LAB的网站上还没见到官方资料。
TOP
7#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5 16:26:45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5 14:33:46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5 13:32:40 发表的内容


网络无国界,以前在那边的时候就常来学习.我也玩电脑hifi,主要把电脑当转盘,用外置声卡,和外置硬盘,说不定以后在这方面可以多交流.


有录音师建议,如果用电脑HIFI系统,使用SCIS卡接口的CD—ROM(或刻录机)硬盘的声音要比IDE口的好很多。升级电脑所使用的开关电源对音质提升也很明显。


看来以后打造HIFI和HTPC一体机要搞分体电源了----
还有要用SCSI的服务器主板,硬盘和光驱。。。


但我找了一年,还是没能找到SCIS卡口的刻录机,原本雨果的老医答应帮忙找台,至今还么着落:(
那位DX如果能找到YAMAHA的SCIS卡口的刻录机,型号非常好记——F1,请通知一声。
TOP
8#

Raxel 在 2005-11-6 21:36:18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6 21:27:26 发表的内容
难道经过模拟台后,再转成数码,信息量比从模拟台出来的大了吗?多了什么?


我不是很清楚你的问题.

下面3种制作方式,

1.模拟母带 => 编码PCM => PCM调音台 => PCM转成DSD
2.模拟母带 => 模拟调音台 => 编码DSD
3.PCM数码母带 => PCM调音台 => PCM转成DSD

我个人偏爱2.


个人偏爱3,因为模拟母带出来后通常已经有我更喜欢的LP产品。而在第三种情况,制作出来的SACD比制作出来的CD提升非常明显,尤其是高格式的,比如说2496的录音。
但在这三种情况下,我们都没有得到能真正体现全部DSD技术的SACD。
TOP
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5 16:26:45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5 14:33:46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5 13:32:40 发表的内容


网络无国界,以前在那边的时候就常来学习.我也玩电脑hifi,主要把电脑当转盘,用外置声卡,和外置硬盘,说不定以后在这方面可以多交流.


有录音师建议,如果用电脑HIFI系统,使用SCIS卡接口的CD—ROM(或刻录机)硬盘的声音要比IDE口的好很多。升级电脑所使用的开关电源对音质提升也很明显。


看来以后打造HIFI和HTPC一体机要搞分体电源了----
还有要用SCSI的服务器主板,硬盘和光驱。。。


还有个非常搞笑的问题要解决——录音室的专业的音频软件好象是要在IMAG平台上运行的。
TOP
10#

当EMM LAB自己研发的DSD数字调音台被广泛使用,可以期望有有能真正发挥DSD技术优势的录音和唱片面世。
但从SACD技术的主要提供者SONY的近况,前景非常另人担心。而SONY的唱片公司又被对SACD持怀疑态度的BMG收购,更加重了业界对SACD的疑惑。再加上在目前的市场背景——卖的热,买的冷,更让业界对SACD设备的投资和技术开持保留态度,因为他们必需要解决投资回报的问题。
TOP
11#

Raxel 在 2005-11-6 21:09:44 发表的内容

我上面说的和技术指标好像没关系.我只是说和使用PCM数码调音台相比,我觉得模拟调音台还是更好些,因为少了一次转换.



难道经过模拟台后,再转成数码,信息量比从模拟台出来的大了吗?多了什么?
TOP
12#

这里要修正一下我之前的一些错误观点:
1:确实是有pure DSD,之前说没有,是基于目前录音室所使用的数字式调音台还不是pure DSD,而没有注意到有老虎鱼的两声道直刻SACD,实在没想到有公司会发烧到就两支麦克风不经调音台,放弃SACD的多声道,来进行SACD录音的。
2:之前接触过的几套SACD系统都是较高档机型和低端的全兼容机,而它们都使用PCM格式,就武断地认为既然最低端型号和高端型号都使用PCM,其它应该都是,没想到的是有中档次产品是用 pure DSD解码。不过这其中的问题令人非常费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