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说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干巴巴的历史录音还值得听吗? [复制链接]

1#

我和大多数爱乐者一样,收藏唱片以“演录俱优”为衡量标准,不过也接触过一些爱乐者特别喜好历史录音的,和他们接触了一段时间,发现其中有一些是资深乐迷,而且已经有很深的造诣,对于音乐作品的内容甚至许多如交响作品配器,独奏作品的音色速度等变化之类细节已经非常熟悉,有些甚至能做到读谱聆听,他们听历史录音时,所关注的东西和我们这类入门级爱乐者往往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能够从历史录音中听出乐趣来。如同楼上听京剧历史录音的网友ccjbt,他肯定是在聆听过大量现代京剧录音,对京剧欣赏已经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才能听出民国时期用钢丝录音的历史京剧录音的内涵。
另外一部分历史录音爱好者,我觉得“附庸风雅”成分多一些,他们发现一些高水平资深乐迷喜爱历史录音,于是觉得听历史录音会显得自己高水平,如此而已。不过装装可以,当真正交流时,三五句对话下来,真实水平如何其实是瞒不了人的。欣赏心得这东西既虚无缥缈但又很实在,靠背书绝对骗不了真正积累了聆听经验的爱乐者。而且我觉得音乐欣赏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业余爱好,装高深既不能增加自己收入,也不会增加自己欣赏音乐的乐趣,完全没必要。
还有一种情况,曾经在一唱片店见到一位顾客说要找EMI富特文格曼的《贝九》,并说自己如何喜欢这个版本,我觉得奇怪,既然喜欢为什么还要买?于是和他交谈,结果发现他家中居然还没有任何版本的贝九录音,他只是按照《音乐圣经》推荐来购买,于是我多口建议他不妨先听听立体声录音的版本,等自己对作品熟悉一些后再听这个版本不晚,结果当然是我自讨没趣。不过我这样想:如果开始就听这个果类似矿石收音机收听单声道广播声音效果的版本,能听清这部作品相对复杂的配器来吗?能听出那些潜伏于暗部的主题吗?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又如何去理解这个经典录音的伟大所在?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0-09-12 00:44:16
分享 转发
TOP
2#

绝对同意,而且不光是能做到排除干扰,大脑除了对听到的东西除了“修正”外,还要有“插值”功能。说起来好像有点夸张,但我亲身接触过一些有足够聆听欣赏经验的高水平爱乐者,他们的听觉系统好像有一部功能超强的EQ,有对听到的东西进行超大幅度修正和修补的能力。曾经有一位知名的主播,他居然能在一套入门级低档小书架箱系统中听出不同文化背景交响乐团之间低音部间的差异来,而这样的差别恐怕绝大部分爱乐者,包括哪些使用落地大箱的高档系统的发烧友都不曾留意或提及,而且我还发现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关于唱片欣赏评论的书籍是没有怎么提及这个问题的。我当时觉得非常好奇,到底这位仁兄是如何做到的呢?后来发现,他除了听过数量非常庞大的唱片外,还有很好的外语水平,经常阅读外文乐评,而且还曾经多次到欧美音乐厅现场聆听的经验。
这里想起一段典故,早在60年代,在大提琴家斯塔克在认识杜普蕾之前,有一次他恰好在行进中的火车上听到杜普蕾演奏的电台广播,在这样的音响效果和超大背景噪音的前提下,斯塔克听后居然对友人说”照这样演奏大提琴,肯定活不长。“如果放在普通乐迷身上,我想能在自己器材上盲听能分辨杜普蕾和罗斯托波维奇的已经是少数了。我们自己听不出一些效果差强人意的历史录音中的东西,也没必要对喜爱这些录音的人大惊小怪,因为可能在某些人听来,这些历史可能就好像亲临现场一般。不过如果还没有真正入门的爱乐者,为了”证实“自己的水平去附庸风雅就没必要了。
另外,我自己觉得对于无论是录音效果还是演奏水平,总体来说,60年前后录音”黄金时代“录制的古典音乐唱片是一个巅峰阶段。以为年轻一代的唱片录音效果一定比以前好是错觉,就录音效果而言,绝对不是越新越好,比如说海菲兹,大卫,坎波尼这个时期分别录制的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其声音效果绝对比80年代后其他年轻小提琴家数字录音的所有版本更出色。
TOP
3#

回复 60# 古典之最168 的帖子

关于这个问题很早之前论坛上就讨论过,按道理科技越进步,录音技术是应该越来越好的,不过很奇怪的是情况并不是这样。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一些强调录音质素的发烧唱片公司都常强调“使用单点录音技术”,用“古董胆咪来收录”“使用模拟技术作后期合成”之类?而这些所谓的“发烧录音技术”在60年代是所有立体声录音都普遍采用的录音形式。为什么立体声录音技术经过超过半世纪的发展历程,现在又回到当时所使用的技术?我们不是专业录音从业人员,无法确切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和很多录音师接触过,他们却都赞同使用上面提及的这些“古老技术”会得到更好的录音效果。
TOP
4#

原帖由 yudeanwu 于 2010-9-13 12: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imontian2399 于 2010-9-12 17:19:00 发表
现代很多录音音效虽好,但大多有人工修饰的痕迹,就像做菜加佐料一样,喜欢因人而异,并非就一定合你口味;


基本赞同。
如果用烹饪来形容唱片制作非常形象。一般来说,越好的东西越不需要复杂的烹饪,以牛肉为例,最顶级的牛肉可以刺身或者用白开水稍烫一下,醮上酱油就搞定,厨师只负责选料和切片;比较好的牛肉解冻之后猛火煎到半熟,淋上调味酱汁即可,厨师要掌握好火候和调好酱汁,既要保留原来味道口感,又需要用烹饪技巧和调味料来弥补不足;差的牛肉就要用上很多调味料腌制,扭曲原来味道,口感。总之食材越差,烹调手法越复杂。回到唱片上来,在早期,因为技术限制,无法在后期对原始录音进行太多的后期制作,于是好的演奏或演唱,制作出来就好,差的出来就差,唱片公司要做一个好录音,就要找来好的音乐家,把麦克风摆设到好的位置,音乐家严谨的进行录音才能做到,如果效果不满意就只有重录;后期技术发展,稍差的素材可以通过后期制作弥补,音乐家演奏或演出有不足的还可以后期修补,素材差点就后期制作调整多一点。反正是前期工作可以大量减少,后期制作工作更多。
这么说大家可能觉得难道现在就没有用原汁原味的方式来录制的唱片了吗?坚持使用这样方式录音的唱片的“发烧”公司一直还是有的,不过因为这样录音所需功夫时间比较多,而且因为翻版盛行,音乐家的唱片销量带来收益有限,大牌音乐家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精力去录制唱片,而愿意花更多时间在收益更高的现场演出。“发烧”公司通常规模小,资金不足又请不起大牌音乐家,只能请二三流音乐家,结果是用劣质牛肉来做刺身;大唱片公司有能力签下好的音乐家,但双方都要注重效益,好的牛肉也被腌制了。
TOP
5#

奇怪!我试过在一台四面有贴金绘画,专门用在小型舞厅,当年最顶级的78转手摇上链留声机上听几乎全新的古典音乐唱片,完全没有体会到甜美的感觉,声音效果绝对比不上红灯711。如今这台机子还叫价3万元,相信已经是古董留声机中最高价品种了。
如今现代技术修复过的历史录音唱片,用现在的音响播放效果肯定比听手摇留声机播78转唱片好,但像楼上这样用电声器材直接播放78转唱片我还没听过,单声道粗纹唱头好像不用连接带RIAA线路的唱头放大?如果能把78转粗纹唱片放出比重制CD或LP好的效果,我也比较有兴趣。
TOP
6#

回复 74# 古典之最168 的帖子

近年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但不是大公司的录音不好,而是不如发烧小厂牌好;另外也有录音也不好,音乐家也蹩脚的唱片。
如今音乐家对于录音的态度也和早年不同了,当时卡萨尔斯分开三年录巴赫大无,克伦佩勒坚持不许把两次各有瑕疵的同一乐章拼接而坚持要完整重新演奏到整个乐章满意;放在今天,新一代音乐家都不愿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在录音上,而且唱片公司也不想浪费这么时间和金钱在录音过程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