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同意,而且不光是能做到排除干扰,大脑除了对听到的东西除了“修正”外,还要有“插值”功能。说起来好像有点夸张,但我亲身接触过一些有足够聆听欣赏经验的高水平爱乐者,他们的听觉系统好像有一部功能超强的EQ,有对听到的东西进行超大幅度修正和修补的能力。曾经有一位知名的主播,他居然能在一套入门级低档小书架箱系统中听出不同文化背景交响乐团之间低音部间的差异来,而这样的差别恐怕绝大部分爱乐者,包括哪些使用落地大箱的高档系统的发烧友都不曾留意或提及,而且我还发现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关于唱片欣赏评论的书籍是没有怎么提及这个问题的。我当时觉得非常好奇,到底这位仁兄是如何做到的呢?后来发现,他除了听过数量非常庞大的唱片外,还有很好的外语水平,经常阅读外文乐评,而且还曾经多次到欧美音乐厅现场聆听的经验。
这里想起一段典故,早在60年代,在大提琴家斯塔克在认识杜普蕾之前,有一次他恰好在行进中的火车上听到杜普蕾演奏的电台广播,在这样的音响效果和超大背景噪音的前提下,斯塔克听后居然对友人说”照这样演奏大提琴,肯定活不长。“如果放在普通乐迷身上,我想能在自己器材上盲听能分辨杜普蕾和罗斯托波维奇的已经是少数了。我们自己听不出一些效果差强人意的历史录音中的东西,也没必要对喜爱这些录音的人大惊小怪,因为可能在某些人听来,这些历史可能就好像亲临现场一般。不过如果还没有真正入门的爱乐者,为了”证实“自己的水平去附庸风雅就没必要了。
另外,我自己觉得对于无论是录音效果还是演奏水平,总体来说,60年前后录音”黄金时代“录制的古典音乐唱片是一个巅峰阶段。以为年轻一代的唱片录音效果一定比以前好是错觉,就录音效果而言,绝对不是越新越好,比如说海菲兹,大卫,坎波尼这个时期分别录制的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其声音效果绝对比80年代后其他年轻小提琴家数字录音的所有版本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