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钻石高音,陶瓷中低音,請各方音响迷提供意見 [复制链接]

查看: 9771|回复: 75
1#

借用某资深音响从业人的话——男人的往往通过伤害自己而获得乐趣。
分享 转发
TOP
2#

这种喇叭类型是近年天价级锥盘单元扬声器的主流,盟主,威卓,荷兰之宝等高价品牌都以使用这类型单元的系列作为主力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这类喇叭较丝膜和纸盘确实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很容易暴露前端器材和周边环境的缺点,对使用者的功力和搭配器材的要求远较传统喇叭要高,相当有挑战性的选择,如果对自己的听音能力有足够自信又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发烧友应该尝试。
TOP
3#

VV 在 2006-8-18 9:51:55 发表的内容
cktony 在 2006-8-17 18:27:57 发表的内容
在香港音展中被它種接近号角单元的声低吸引下,有種換揚声器的衝動,希各方音响同好提供宝貴意见




钻石高音,陶瓷中低音与号角单元背道而驰的



听感上两者确实有类似之处,尤其是在重播铜管乐器时,只有这类硬质单元才会有接近号角喇叭的表现。以前我也不太明白个中原因,后来有人指出两者都使用了硬质的高音单元。
现在有些新的号角使用了丝膜球顶来做振膜,当然声音也和使用压缩单元的号角差别颇大,所以又有了“传统号角”的新名词。
TOP
4#

可能是物理特性决定,在重现铜管吹奏时金属质感的泛音时,丝膜高音极少有让人满意的表现。
不过使用硬质单元的音箱,往往在搭配和摆位上稍有差池,声音很容易变得尖利刺耳,尤其是在重播弦乐的时候,中频只要轻微凹陷,结果就会是灾难性的,对于环境搭配和摆位的宽容程度要远低于使用丝膜高音的音箱。
TOP
5#

我敢肯定这不是这些音箱的缺点,而是搭配和使用不当的问题。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6#

不要用音响展示或者销售商胡乱搭配效果来评价顶级器材的效果,我认识不少使用几万元总价一套音响系统的发烧友,其总体听感都要比音响展和销售店铺演示的数十万元天价系统效果要出色,但绝不会由此就确定这些天价器材的质素——因为自家系统是通过多年的摸索调整,和周边器材和环境都达到良好配合的综合结果。
认准一对风格特点和自己的喜好和环境都能能良好匹配的高质素音箱是建立自己的“理想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具决定性的一步,是其它全部的基础所在。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7#

那是因为使用者的水平还停留在传统的软质重单体水平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