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级旗舰 在 2004-3-19 20:02:31 发表的内容 两点感受:1 RCD是小日本搞的鬼,而鬼子的东西都有点变态,听多了小日本做后期母带处理(MASTER)的DD就知道了; 第二,<麦田之歌>里面的民谣歌曲太好听了,完全不沾人间浊气的感觉.十足的天籁 |
但无论如何,"小日本搞的变态"确实令CD的数码技术取得明显进步,通过大量对比已证实单纯K2技术处理过的CD已经比原来有明显进步,XRCD是更上一层楼。如果再研究一下XRCD的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就不能不佩服小日本在这方面技术的先进性及严谨性,起码在商品经济及竞争剧烈的国际市场中,迄今XRCD还被JVC独家垄断。
为确保声音质素,這項獨家技術包括以下重點:
1. 使用最高品質的模擬母帶再生,以杜絕數碼錄音難以克服的先天缺陷,音質更具備高度的自然感和活生感。
2. 使用JVC獨家開發的K2超級數字編碼器,進行模擬/數碼的轉換,這個20bit、128倍超取樣的模/數轉換器,可提供108dB的動態範圍,誤差0.05dB的平直頻響曲線,並極大地消除了低平信號的諧波失真。
3. 經K2超級數位解碼器編碼的20bit數碼信號被送入SONY PCM-9000光碟錄音機中,以磁光碟形式記錄,這樣的數碼儲存方式遠比傳統製作過程慣用的U-matic1630格式磁帶有更好的穩定性。
4. 20bit的SONY PCM-9000光碟進入JVC橫濱的CD加工廠後,再用K2超級數位編碼器將20bit信號轉換成16bit。值得一提的是,JVC這套K2數碼系統在20bit轉換成16bit時,保留了低電平信息的完整性,也保證了真正16bit錄音的動態範圍。
5. 16bit數碼信號經過EFM(8-14調製),被送至JVC另一個K2激光刻錄系統。這個刻錄系統與K2超級編碼系統一樣,所有電纜和連接都用SDIF-2接口,並由字符時鐘分配到其他步驟,以消除Jitter --【抖晃】的產生。
6. 為使數碼傳輸更為精確、穩定,xrcd2製作時所有設備的電纜連接均使用特別的SDIF-2接線端,測試證明,SDIF-2的數碼音頻傳輸性能遠高於AES/EBU的常規工業標準,是當今最超級的數字音頻傳輸標準。
7. 製作xrcd2的所有設備均經過獨立隔離濾波的電源供應器,以提供更純淨的電源,減少系統運行時不純淨交流電對數碼的雜波干擾。
8. 製作CD的片基和反射材料(包括24K金、純銅和鋁)也經過了大量的聽音測試,最後選定鋁反射層能提供最好的音質。
9. 整個xrcd2的製作系統從頭至尾除了嚴格的數碼測試,最終還要經過音樂家、製作人、工程師乃至資深發燒友的反覆聽音測試,是真正主客觀结合。
它的工作流程见于下图: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1923273582554.jpg[/upload]